也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_马晓华

也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_马晓华

(南部县楠木镇小学 南部 637300)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谓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哪些生活化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语文生活化教学呢?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的教室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例如:在教室布置时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家里,大家积极思考,尽情交流,主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在这样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里学习,大家心情舒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必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活化了的教学环境,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的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更培养和塑造了他们强烈的探索精神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语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并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比如,在教学《第一场雪》一文,由于我们南方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下雪,也没亲眼目睹过雪景,很难想象课文中“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粉妆玉砌的世界”的奇观。我就利用多媒体将雪花飞舞,柳树挂满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松树堆满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近景、远景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惊叹的同时,体会到了瑞雪带给人们的欢喜,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合生活现象教语文,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语言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语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和课本,社会、家庭、现实生活中都有取之不尽的语文素材,都可以学到语文。拼音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工具,如何让枯燥的拼音教学焕发活力呢?我根据华特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拼音的字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学校、在街上、在商店等实际生活中与拼音相似的事物。每当此环节时,学生个个发言踊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有的说,“m”像麦当劳的标记;有的说,“k”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有的说,“j”像我搭的积木;有的说,“l”像我的玩具金箍棒;有的说,“z”像我写的数字2……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字母的字形。对于字母的读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亲口实践着这些读音,储备了丰富的口语经验。在学习中只需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结合“生活现象”,进行巧妙迁移即可。例如“ai、ei、ui”教学,我启发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或用过这几个读音,学生很快从口语中提炼出这些读音:“挨着”,“我爱老师”,教师让学生互相扳手腕不约而同发出“ei-”的声音,“冬天我要围围巾”……教师巧妙地迁移出“ai、ei、ui”的读音,让学生练读几遍,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所以在拼音的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结合生活实际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坚持生活“语文化”,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也要把言语表达训练放到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因为社会生活环境是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最好场所,也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试验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训练学生这一点。例如,学生在校园里拾到一部手机,我首先表扬他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后,就叫他写一则招领启事,写好后贴在告示栏,再让班上的同学扮作小记者现场采访他,采访后叫他们练习写表扬稿交到广播站,这样,从拾金不昧,到招领启事,到采访先进,报道先进,这是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学生的交际、言语表达训练,按照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训练学生养成美好的品质,把语文课的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际紧紧结合起来,把学校发生的一件常事,成学生“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的资源。其实语文课还可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当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的多元智能,通过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素养。

五、组组织学生表演,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过去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由于学生的原认知与文本之间很难建立起某种联系,这就为学生体验教材中的作者生活的感悟增加了难度。建立起学生的原认知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是解决学生与文本脱节的重要手段。然而单纯依据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表演文本内容,以再现文中原有生活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作深入地体验与探究。例如,在教学历史题材《将相和》一文时,文本所提供的内容是三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的故事情节。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容,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我组织他们分别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体会当时皇宫生活状态,之后让他们先在小组内预演一下,然后再组成评审组评定最佳演出的小组。通过相互比赛、相互评判,学生体验了当时皇宫生活的情境,对当时人所穿的服饰以及表演时的人物语言都有所感悟,表演起来惟妙惟肖,引人入境。情境演绎在学生的原认知与文本间架起了桥梁,为学生很好地体验文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使学生在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真切理解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才能真正地实现寓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热爱语文,更热爱生活的有用之才。

论文作者:马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也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_马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