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程管理的认识及其模式探究论文_朱永斌

绿色工程管理的认识及其模式探究论文_朱永斌

南京中建未来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党提出了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思想和方针政策,希望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并改善生态环境现状,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建筑业的发展关乎着我国的国计民生,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四者为主要控制目标,往往忽视了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传统的工程管理更加注重利益的最大化,多数施工单位和企业都选择先发展后治理的施工模式,忽略了对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此外,该模式还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工程不能有效的、持续的发展下去。在发展建筑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此,研究绿色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工程;工程管理;绿色化;生态环保

引言

近年来,在生态可持续性理念基础上发展起来了绿色工程。绿色工程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模式,它主张在工程施工中实现清洁施工、生态友好以及环境保护,从而促进人类和资源、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并要求同国内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相结合。

1分析绿色工程管理和遵守的原则

工程管理是为在一定程度完成预期所拟定的目标,而更好利用资源且在系统管理下,对整个工程进行过程控制。但是更高层次的绿色工程管理还需在整体工程管理中融入绿色观念,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去对环境开展保护,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工程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在过程中要追求更多的生态保护,同时让生态环境得以不断完善。工程施工不单会涉及到社会,还会涉及到自然,所以会间接造成工程管理任务增加一定复杂性,因为在过程中不可能只片面追求社会效益,还必须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让其共同发展。

1.1绿色工程具有导向功能的生态目标

一般而言,应该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此类管理的指导,将生态目标本身的导向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将以生态工程为核心的价值观构建起来,所以就绿色工程管理来讲,一定要有效地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实实在在地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

1.2绿色工程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多重目标

针对整个建设工程而言,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绿色工程一定会影响到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所以在管理绿色工程时,不能只是简单地通过计算经济价值来决定它的管理目标,而是需要把社会环境因素划入到考虑范围当中,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1.3进行绿色工程时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质量和工期进行有效的控制

针对绿色工程管理来讲,成本、工程质量和工期等方面的控制力度是几大要素,而且更凸显出除了关注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需要高度地重视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才能将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4绿色工程管理遵循的原则

1.4.1系统性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泛,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在绿色工程管理的全局系统中,可以借助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充分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分析和合理判断。

1.4.2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原则

处理好绿色工程管理中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保障,即在先进性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保障,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经济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及评价体系

2.1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分析

实现绿色工程管理,就必须形成以价值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同时以建立更具价值的世界为目的,其本质是一个具有价值取向的活动过程。在形成工程价值观之后,还需要不断地对价值目标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最大化。绿色工程管理有其明确的价值观,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实现与传统工程管理相似,也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法实现的,最终目标表现在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方面。与传统工程管理相比,绿色工程管理在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四个方面又有了新的要求。在工程的质量上,除了传统工程管理要求的质量达到建筑产品本身品质标准外,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和生态不断进行优化;在工程的工期和成本上,不在只追求工期时间最少和工程成本最低,而是综合考虑了保护生态环境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在工程安全上,除了要满足施工过程和建筑本身结构的安全外,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安全,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2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想要建立一个系统、合理、科学的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就需要将宏观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通过层级的划分和评定指标的建立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量化。本研究在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从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四个目标出发,建立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实施绿色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的绿色工程管理意识

这种工程的管理意识指的是社会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生态学知识、伦理学知识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高度统一,所以有关的管理人员在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其他相关学科,此外,还要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环境保护使命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加大力度构建绿色工程的过程中,要积极地组织和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各种知识,培养工作人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提升其综合素质,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3.2突破制约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制度障碍

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和突破,需要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与积极配合。对于传统体制下的规划、建设和环保而言,企业设立了不同的部门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若依旧按照传统管理的制度进行施工,必定无法将绿色化理念渗入到建筑程序和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因此,想要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就需要突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绿色工程管理制度,将绿色化理念全盘灌输到工程建设中,让绿色工程管理确切可操作,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优良发展。

3.3创造有利于绿色工程管理实施的政策环境

在投资方面,绿色建筑因生态设施和附属设备的增加,相对于传统建筑项目来说,其前期的投资幅度较大;在投资回收方面,绿色建筑投资回收周期较长、速度较慢,前期增加的投入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在效益形式方面,绿色建筑在传统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这种效应不能很好地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也就无法吸引绿色投资人。因此,想要更好地实现绿色工程管理,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国家、使用者和开发商三者的利益能够得到很好的协调。例如,国家对实施绿色工程管理的开发商给予一定的“生态补偿”或是减免税收,充分调动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民绿色建设的投资热情。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对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未来我国绿色工程管理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郝亮.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与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15).

[2]李少东.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

论文作者:朱永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绿色工程管理的认识及其模式探究论文_朱永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