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爱兵,冯桂友,刘磊通讯作者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爱兵,冯桂友,刘磊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225400

【摘 要】目的 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弹性固定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2),将行坚强固定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8),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关节形态和愈合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下胫腓复位丢失。结论 弹性固定与坚强固定均对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且弹性固定更好地避免下胫腓联合复位丢失。

【关键词】坚强固定;弹性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常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皮质骨螺钉坚强固定恢复其稳定性,但为避免术后发生螺钉断裂等并发症,患者常需在术后3个月时取出螺钉[1]。有研究发现弹性固定也可用于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且可避免二次手术[2]。但当前关于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较少,弹性固定的临床应用效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固定方式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 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2.31±8.16)岁,Lauge-Hansen 分型:Ⅲ型11例,Ⅳ型 21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1.79±8.25)岁,Lauge-Hansen分型:Ⅲ型9例,Ⅳ型1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1.2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且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

1.1.3排除标准: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坚强固定。患者行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位钳进行胫腓联合复位,使足面与胫骨呈 90°角,选取胫腓联合处上方约3cm 处作为固定平面,由腓骨外侧向胫骨侧前呈30°角钻入直径为 2mm 的导针,选取1枚直径为 3.5mm 的皮质骨螺钉进行皮质固定。

1.2.2 观察组采用弹性固定。患者的麻醉、固定、取位均与对照组相同,由腓骨外侧向胫骨侧前呈30° 角钻入直径为 2mm 的导针,X线透视确定导针位置正确后,沿导针钻取1条直径约为4.5mm 的孔道,深度需穿透 4层皮质,在导针引导下,将缝线钢板系统由腓骨外侧向胫骨内侧导入,确认胫骨内侧钮扣钢板位置准确后,拉紧腓骨侧缝线并在钮扣钢板上打结,完成固定。所有患者均在固定完成后再次确认胫腓联合处的复位情况。

1.3观察指标:① 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② 采用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评分和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下胫腓关节间隙(TFCS)、内侧关节间隙(MCS)及胫腓骨重叠(TFO)水平评价患者关节形态和骨折愈合情况;③ 观察两组切口感染、螺钉断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踝关节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 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 FADI、AOFAS 评分、TFCS、MCS 及 TFO 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均随访1年,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螺钉断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情况发生。术后对照组 4 例患者出现踝关节不适症状,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后,2 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另外 2例患者症状未缓解,其中有 1例患者出现复位丢失。观察组均未出现下胫腓复位丢失情况。

3.讨论

螺丝坚强固定是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消除不稳定下胫腓联合的生理性松动,为下胫腓骨性愈合创造条件[3]。但踝关节受力较大,承担负荷时产生的应力极易使螺钉断裂,故常在术后3个月时患者需行二次手术取出螺钉,但取出过程中易发生螺钉断裂、切口感染、下胫腓联合分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术中固定方式的选择对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至关重要。

近年来,缝线钢板系统的弹性固定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4],其在保持胫腓联合复位的基础上允许骨折部位存在些许生理性活动,使患者可进行早期恢复活动,且螺钉断裂风险较低。刘珵等人发现[5],在解剖复位的情况下,弹性固定对下胫腓联合分离有较好固定效果。本研究发现,采用弹性固定加以干预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明显高于行坚强固定者,但其骨折愈合时间与坚强固定者相比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弹性固定对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有较好疗效,但由于术中操作较为繁琐,因此其手术时间略长。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弹性固定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关节形态和骨折愈合情况均较为理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有1例行坚强固定的患者在取出下胫腓螺钉后出现了复位丢失,而行弹性固定的患者均未出现该现象。Laflamme 等人也发现,经螺钉固定的患者其内植物失效和复位丢失的比例更高[6],这说明弹性固定可在获得与坚强固定相似复位效果的前提下,更好地避免下胫腓复位丢失。

综上所述,弹性固定与坚强固定均对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且弹性固定可避免下胫腓联合复位丢失。

参考文献:

[1] 翁科捷,钟志刚,张育锋,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641-642.

[2]王帅,王成伟.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现状 [J].医学综述,2016,22(8):1509-1512.

[3]王永伟,石文生,牛连生,等.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62-63.

[4]缪一奇,丁文鸽.Endobutton纽扣钢板弹性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 [J].中 国 骨 与 关 节 损 伤 杂 志,2017,32(6):647-648.

[5]刘珵,王诗军,刘宪义,等.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 29 例疗效分析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00-101.

[6]Laflamme M,Belzile EL,Bédard L,et al.A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comparing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 with a static or dynamic implant for acute ankle syndesmosis rupture[J].J Orthop Trauma,2015,29(5):216 -223.

论文作者:赵爱兵,冯桂友,刘磊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爱兵,冯桂友,刘磊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