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需要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具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并在通过完善自身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同时,对各种完善的投标方法与标价技巧等进行掌握。在设计国际工程项目招标期间使用不违法的特殊措施与方针对中标率进行提升,促进自身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际工程;招投标;关键问题
引言
在国际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国内较为成熟规范的招标流程难以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项目需求,招标团队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可利用资源情况及项目自身特点编制一套符合项目实际需求的招标流程。邀请招标更适于工期紧张项目,招标、议标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围标、串标的发生,算术平均值评标办法能够避免不平衡报价现象的发生,但需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投标单位。
1招标管理
1.1招标模式的选取
在一些较大型国际工程施工招标中,进行公开招标,需耗费一定的人力及物力且周期较长。因此,公开招标不适用于工期紧张的国际工程项目。通常,在国际项目所在地,总承包商对分包的选择范围也极其有限,一些分包商的特点是管理能力强、成本高,另外一些分包商成本低但施工能力低下不利于总包的管理。因此,在当地注册的国有企业及施工能力较强的中国私营企业成为总承包商对分包选择的潜在对象,这些企业的管理能力及成本水平往往也更适合总承包商的实际需求。鉴于此情况,邀请招标方式往往更适合国际工程项目,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一定的招标成本,也能为项目节省一部分工期。
1.2评标方法的选取
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评标方法为综合评分法及合理的最低价中标法[2],此外近两年许多学者也依据各类理论提出新的评标观点:张新宁等[3]提出基于维克里理论(拍卖理论)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即采用第二低的价格作为中标价,更利于项目自身;冯一晖等提出了在评标中设置另外一个与招标控制价相关的价格,作为评标依据,可更准确地反映招标工程项目的预算,避免一部分不良的竞争,更利于项目后期的管理;江伟等基于博弈论,运用理论分析提出了要提高投标损失费用(投标机会成本),更利于招标人本身。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评标办法随之产生,以更合理的应对各类特点的工程项目招标。在国际项目招标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类问题,也应根据项目实际需求,选择更为合理的评标办法以实现预期目标。如中国某国际承包商在非洲某国家对一工程项目进行分包招标工作时,由于市场环境特点,导致可选择的分包商极少,加之分包商之间存在围标、串标的现象,导致各单位的投标价格皆大大高出招标实际预算(招标团队已对招标项目进行详细的预算)。即使不考虑不平衡报价等其他因素,选择最利于招标人预算的最低价中标法,也不能满足成本的实际需求甚至会直接导致招标人亏损的情况。如选择废标并再次招标,势必会影响项目工期,且即使再次招标也不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情况下,该公司招标团队首先通过综合评分法针对投标人的资质、价格、财务状况等条件进行综合打分,进而选取分数最高的前三名作为入围单位,再针对价格、施组方案等与入围单位逐一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真正有意承揽项目的投标单位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最终会与招标人就谈判条件达成一致。通过实际案例发现,在分包商选取范围狭窄的情况下,招标、议标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解决工期紧、利润低、体量大的项目的分包招标问题。但针对预算价格的详细计算、施组方案初步编制等工作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
1.3如何规避招标过程中不平衡报价的风险
目前,工程量清单招标较为常见,一些投标人在投标的过程中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对于相对容易施工的分项工程采取高单价,对于相对困难的分项工程采取低单价,整体以相对于其他分包单位较低的报价呈现给招标人,后期再利用不良的方式进行索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完成高利润部分工程后,对难干的、低利润的部分工程不进行履约,而总承包商在工期的压力下,不得以与其重新进行定价,致成本抬高。此类实例在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胜枚举,这往往会给总承包商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并存在很大的成本失控的风险。鉴于此,可以对招标流程进行灵活的修改,针对专业工程直接进行议标程序,以及对于常见工程进行先公开或邀请招标,通过前文所述的招标、议标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定中标人。如此,可通过邀请招标方式体现公正公开,使各分包单位具有平等的机会参与项目投标,也可根据最终谈判结果可使分包成本满足总承包商的预计控制目的,同时大大削弱了不平衡报价给总承包商带来的合同风险。通过非洲某国家实际招标案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2投标管理
2.1合理计算工料机单价
目前,国内派出劳务成本较高。因此,雇佣当地劳力已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地劳力水平参差不齐,薪资也高低不等,建筑工人通常按专业种类划分为Labor、Carpenter、Electrician、Equipment Operator等,按级别划分为Labor、Foreman、Engineer、Site Project Manager等。同时,相同种类的工人在不同地域的薪资也不同,此时除可能的固定管理班组外,应对项目实施地点的各类工人薪资待遇进行详细的调查。对于材料,首先应对招标材料中针对关税一项及对当地税法进行详细的了解,明确哪些材料可以申请免税,哪些材料税法中明确不免关税,根据以上再针对材料询价结果及成本比对,选择进口或当地采购,最终计算出材料费。
2.2计算出最佳的中国及当地工人投入比
在国际工程实施中,对于材料及机械设备台班的消耗量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但笔者认为最终会反映在中国工人及当地工人的投入比例上。中国工人投入过多,会一定程度地节约材料及提高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但人工成本上势必会增大企业的经济压力;当地工地投入比例大,人工成本低廉,但在消耗量上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计算出最佳的中国及当地工人投入比,在投标中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地化管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进行工程实施活动的企业在海外的管理能力。因此,在平时工程实施中,不仅要对消耗量进行及时的统计,同时也要学习先进的施工工艺及工法,进一步优化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
2.3精心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完成投标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初步的编制,组织投标团队对项目现场进行详细踏勘,对项目投标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根据项目整体的沙石料需求及经济对比,选择自建碎石场并确定初步位置,根据土样实验结果及当地条件确定取弃土场位置等,再按照整体的安排计算项目的人工机械投入比。通过施组方案进行正算成本,再根据各分项工程消耗量算出的单价乘以工程数量对成本进行反算,正算与反算结果差距越小,说明成本计算越精确。但计算结果也仅反映目前投标团队的报价及管理水平,一个施工工艺先进、施工组织方案质量高、管理能力强且成本较低的单位往往更能在竞争激烈的投标环境中胜出。
结束语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政策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随之“走出去”,承揽国际工程已成为不少企业发展的趋势。招投标管理关系到项目的利益,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作者现场实际管理经验,阐述了项目管理过程中招标方式选取、评标方法选取、避免不平衡报价及投标时价格组成遇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措施。
参考文献
[1]丁义戬.国际工程投标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J].工程经济,2017,27(07): 35-38.
[2]袁相国.国际招投标过程中施工合同的谈判要点解析[J].招标与投标,2017(03):52-55.
[3]黄胜华.国际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6(08):245+249.
论文作者:孙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国际论文; 成本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评标论文; 工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