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巧鸯(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浙江3 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麻醉复苏室患者1000 例,观察所有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并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与不良刺激、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之间的关系密切,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降低患者的躁动发生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躁动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躁动;原因;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2-0107-01
现阶段,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属于麻醉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出现异常或者是不自主的兴奋表现,主要包括定向障碍以及胡言乱语等[1]。如果对患者的这些异常行为不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则可能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2]。为了探讨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本文选取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麻醉复苏室患者1000 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麻醉复苏室患者1000 例,其中男性患者480 例,女性患者520 例,年龄在18-8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2.2)岁;所有患者中属于头颈外科的患者的有154 例,属于胸外科的患者有145 例,属于乳腺科的患者有121 例,属于腹部外科的患者有261 例,属于妇科的患者有102 例,属于骨科的患者有217 例;出现躁动的总例数是205 例。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方法 根据所有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情况来评价患者的躁动等级,具体的躁动评价方法是:0 级表示患者入睡,或者是清醒的时候非常安静,没有杂动作;1 级表示患者存在吸痰等的刺激性动作,并出现一些杂动作;2 级表示患者在没有刺激时候的身体存在部分小幅度的杂动作;3 级表示患者存在较大幅度的杂动作,并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其镇静药物。此外,0 级以及1 级都不在躁动的范围之内,而2 级以及3 级则属于发生于复苏期的躁动。
1.3 观察指标 (1)患者躁动发生率情况与不良刺激之间的关系,其不良刺激主要有疼痛刺激、气管导管的刺激、心理应激刺激、制动不合理刺激以及导尿管的刺激。(2)麻醉方式与患者躁动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包括静吸复合全麻以及全凭静脉麻醉两种。(3)手术方式以及患者躁动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头颈外科、胸外科、乳腺科、腹部外科、妇科以及骨科。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 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 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采用t 进行检验;P < 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者躁动发生率情况以及不良刺激的关系 所有患者中出现躁动的患者有205 例,其中由于疼痛引起躁动的有92 例,占44.88%,由于气管导管刺激引起躁动的有61 例,占29.76%,由于导尿管刺激引起躁动的有41 例,占20.00%,由于心理应激刺激引起躁动的有9 例,占4.39%,由于制动不当刺激引起躁动的有2 例,占0.98%。
2.2 麻醉方式以及患者躁动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静吸复合全麻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是33.48%,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是7.73%,两种麻醉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表1 麻醉方式以及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关系(n,%)
3 讨论从麻醉患者的躁动原因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患者的不良刺激包括疼痛、气管导管刺激以及导尿管刺激与患者的躁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疼痛主要是患者在手术后复苏期尽管神志已经恢复,但是神经系统没有完全恢复,对于疼痛呈现出高敏感状态,而气管导管是由于患者的咽喉部有异物感,使患者的呼吸不畅,从而出现躁动[3]。此外,麻醉方式与手术方式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躁动发生情况。从患者躁动护理角度出发,相关研究人员要准确找出造成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具体来说,为了降低患者的躁动率,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控制疼痛手段,并应用躁动率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法,在患者手术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正视现实,稳定好情绪,减少患者手术前的焦虑,从而降低手术后的躁动率[4]。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后要固定好患者的导尿管,减少导尿管对患者尿道的刺激,有效控制躁动。
本研究中,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与不良刺激、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之间的关系密切,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为了降低患者的躁动发生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躁动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1] 汪瑛, 赵缙, 魏慧容等. 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433-2434.[2] 杨天凤, 黄雪梅, 李琴等. 麻醉复苏室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7):153-154.[3] 张代英, 田华菊.3760 例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结果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82-183.[4] 刘玉, 李玲. 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苏醒影响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2014,11(7):1200-1202,1203.
论文作者:项巧鸯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方式论文; 导尿管论文; 原因论文; 统计学论文; 关系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8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