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选编中的党建思想_党建论文

论江泽民选编中的党建思想_党建论文

简论《江泽民文选》中的党建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选论文,党建论文,思想论文,简论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6)06-0035-05

江泽民是第三代中央集体领导中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担任党的总书记长达十三年,历来极为重视执政党建设,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全面地探讨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深入总结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思想,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思想和观点,集中表现在他的三卷文选中。《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认真学习和研究《江泽民文选》中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对于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泽民党建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1989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江泽民担任党的总书记十三年的国内形势可用三句话概括: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从那以后的十三年,第三代中央集体领导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嘱托,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考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来之不易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发生剧变,一些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失去了政权,社会主义运动骤然出现低潮。此后十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企望中国步苏东的后尘,制裁与反制裁、孤立与反孤立、颠复与反颠复的斗争异常复杂,有时相当激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冷静观察形势,从容应对挑战,既坚持正确原则,又灵活处置突发事件,毫不动摇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巧妙利用矛盾,善于趋利避害,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捍卫了国家主权,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维护了世界和平。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进行党建实践的探索中,带头推进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丰富的新内容,我们在这里作如下概括。

(一)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

“三个代表”是着眼于回答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出的重大战略性思考。“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质的规定与时代发展新的要求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无论对党的整体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的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和基础。“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应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江泽民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创造性地探索出“三讲”教育这一能妥善解决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有效方法。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必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坚持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为党的队伍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的同时,应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3]这一科学论断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吸取新的思想,不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4]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就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

(四)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有示范和带动作用。”[5]为此,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要求的新机制、新规范。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

(五)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来实现,建设好能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的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是保证党的路线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基层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6]尤其要有一批具备既善于治党又善于治国的政治家素质的优秀人才。

(六)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紧紧围绕党的建设总目标来进行,为实现党的建设总目标奠定基础,提供保证,创造经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7]基层党建统一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七)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8]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执政为民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党的群众路线不能改。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解决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作风。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既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紧迫感。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反腐倡廉。“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9]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和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对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砺。必须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的状况。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二、江泽民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色

(一)战略思考的全局性。

江泽民善于从战略全局高度、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其党建思想是在深悟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精神实质,精通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理论体系以及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它辩证地运用于、贯穿于执政党建设实践中而形成的战略的、全局的指导思想。因而江泽民党建思想,看似平常,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他从很高的层次思考问题,视野广阔,立意深远,高瞻远瞩,综观全局,具有战略特色。江泽民党建思想,立足于国内外环境和党的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党的建设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江泽民党建思想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体现在他的党建论著中,都是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来指导党建工作的实践。有预见而又善于领导,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清晰而深刻地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方面基本的、倾向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为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理论内容的创新性。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迫切需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党建思想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江泽民党建思想所体现的创新动力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以及从宏观大局中观察、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世界眼光。新时期党建实践不断发展,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实践探索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已有半个多世纪,对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实践探索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逐步总结、丰富和发展,最终达到认识的飞跃,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江泽民党建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新的实践、分析新的情况,回答新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关于党的八十年基本经验的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关于“三个代表”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的论述;关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论述;关于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论述;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论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的论述;关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关于世界发展主题和各国文明多样性的论述;等等。这些论述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新概括、新创造,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三)始终如一的坚定性。

始终如一的坚定性,就是自始至终,一以贯之,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坚定不移,永不变异。它要求我们党不论面对的客观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论所处的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党的八十五年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的业绩,根本原因在于党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探索着前进的道路上犯的严重错误,归根结底也还在于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管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三个代表”,但在革命的征途上,它在某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不一定都能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9年,党在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先后发生了两次严重挫折,这就是三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进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个中兴盛世。江泽民在毛泽东、邓小平的丰富的“三个代表”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反复强调:实践“三个代表”一定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做到这一点,就要志存高远,眼界特别广阔,胸怀特别宽厚,理想特别坚定,思想特别解放,能力特别高强,做好长期当好“三个代表”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战略准备。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11]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是“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又互为前提和条件的。具体言之,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明确提出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纳入党的先进性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就使党的先进性更加突出,党的领导作用更加明确,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更加完备。“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摆在前提和首要的地位。其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先进性的又一重要体现。党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而且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不仅要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这个科学论断的精髓在于“前进方向”,党不是一般的去领导文化建设,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高瞻远瞩,把握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前瞻发展的方向,努力走在文化进步的时代前列。其三,实现上述两个“代表”的要求和方向,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代表”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离开这个代表,前两个代表就失去意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三个代表”的核心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强调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明确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三个代表”的深层内涵,实质上是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原则。

(五)遵循规律的方向性。

江泽民党建思想初步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党对这“三大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我们党要提高执政水平,领导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认清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江泽民在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成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执政中遇到的各种新课题,使党的执政水平有新的更大的提高。江泽民关于“三大规律”的论述,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在适应时代和实践要求的层面上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水平。它表明江泽民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造。坚持“三个代表”,实质上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我们党就会无往而不胜,民族振兴的伟业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正确把握江泽民党建思想的真谛,必须坚持科学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一是坚持历史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江泽民党建思想;二是坚持全面的观点,准确地理解江泽民党建思想;三是坚持实践的观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灵活运用江泽民党建思想,力戒从个人情感出发,以情感判断代替理性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采取非理性主义,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花大力气研读原著,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通弄懂。”[12]

江泽民担任党的总书记十三年中,是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经受住各种考验,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十三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求真务实、积极开拓进取,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给我国人民不断带来新实惠的十三年;是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全党受到了新的锻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明显进步的十三年。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党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前进和人民利益实现而不懈奋斗,并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十三年。十三年的丰富实践和经验教训,为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丰厚的源泉和极为有利的条件。十三年不平凡的经历,给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三条。

(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定要解决好“举什么旗”和“怎样举旗”的问题。

这实质上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党的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动摇的。因为,其中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是真理。但要真正举好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就必须在面对纷繁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和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的时候,能够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善于在正确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实践中,在回答人们思想上的疑问和困惑中,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较量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命题。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形势和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我们就能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与时俱进中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真正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就要结合新的实际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自觉地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才能在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定要解决好“走什么道路”和“怎样走”的问题。

这实质上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个政党的纲领,也是一面旗帜。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员标准、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等方面,体现在党的各项主张始终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要求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党的先进性,只能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非常漫长的社会主义历程的正确把握上,建立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了解上。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走改革开放之路,以“三个有利于”衡量工作是非得失,到江泽民阐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矛盾等重大问题,再到胡锦涛论述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方略,表明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刻了。只有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变为全党的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在前进中排除各种干扰和破坏,避免走弯路、走邪路,不再重复我们自己历史上的以及国外一些党发生的失误,直到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定要解决好“为谁掌权”和“怎样掌权”的问题。

这实质上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权力是人民给的,党必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地位,尤其必须以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前提。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是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本质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党的领导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也必须认真加以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党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保持先进性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影响力。

收稿日期:2006-10-10

标签:;  ;  ;  ;  ;  ;  ;  ;  ;  

论江泽民选编中的党建思想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