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钱新娣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钱新娣

湖州亿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1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虽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但是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对于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也不例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初衷是造福人类,但是实际建设中却是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研究力度,针对当前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水体以及水文造成的影响

首先从对水体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染水体,影响水质。还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另外,水库的水温有可能会升高,温度升高,水质就很容易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水污染的出现。还有就是水库不断的蓄水,其水面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会造成水体蒸发量的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大量的水雾以及水汽出现。其次分析其对水文产生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引起局部水流变缓,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水体稀释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当水库的水体逐渐变大后,对水文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1.2对局部气候条件造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区域气候情况是由大气环流所控制的,但是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后,原有的陆地会逐渐转变成为水体环境或者是实地环境,增强了地表空气的湿润程度,对区域气候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域水体面积增加,受阳光照射水分蒸发程度提升,区域环境内空气含量水增加,导致降雨量的增加。施工后会导致陆地湿度增强,不仅导致降水量改变,还会导致气温变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域原有的路面会变成水面,与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形式与强度都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区域气温产生了较强变化,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年平均气温增加。

1.3对土壤、地质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水库的蓄水工作,导致周边地区的地表及地下水状态发生改变,特别是靠近大坝的地下水水位会增高,造成土壤中的盐碱程度以及沼泽的程度加大。而土壤长期浸在水中,其肥沃程度也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周边植物的生长。另外,水库蓄水过程中,水库水位会逐渐提升,随着水位提升,岸坡土体结构的强度、抗剪性会逐渐降低,再加上水体压力使得地壳应力程度发生了改变,逐渐深入到断层中,起到了一定的润滑作用,最终导致岸坡土体结构发生塌方情况。因此,较大规模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完成,进行蓄水处理后很有可能导致地震灾害出现。

1.4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物也有较大影响,这里所说的生物,不仅包括水生生物,还包括陆生生物。第一,大坝的建设会切断河流,阻断鱼类迁徙的线路;第二,水库建成后会对水文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鱼类,栖息环境是不同的,水库建成后水文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影响了鱼类的栖息环境;第三,水库蓄水以后,水库的水流量减缓,从而出现泥沙淤积的现象,一些习惯在水流急促的环境下产卵的鱼类就不适应这样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水库的建设中,因为造成大面积土地淹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陆生生物的觅食和栖息地造成破坏,不仅大大减少了河边植被,还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2.控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

2.1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想要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首先就要求水利企业应该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由于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每个施工环节都会影响到当地环境,因此,在施工规划、施工过程、后期维护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化企业整体的环保观念。其次还要从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施工期间关注当地环境状况,发现污染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后期继续受到污染源的不良影响。施工后要及时的做好相关景观的恢复以及绿化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且要结合各个环节施工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施工建设对其的影响。

2.2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要想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必须加大施工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做好环境污染调查工作,一旦出现环境污染,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且发现破坏环境、违规操作现象,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环境,还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设置专门的条款,对建设项目进行规范。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是不适合进行水利建设的,比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区域内,就应该禁止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利项目应该进行评估审查,之后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2.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必须对相关环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要从根本上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正常进行。不仅要加强对动植物成长的保护,还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尽量多的选择绿色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度,从根本上避免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出现。另外还要对相应的反馈机制进行完善,一旦发现不良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解决。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法律化的补偿机制。比如说针对开发河流对水里的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的这一问题,就应该在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实现对这些鱼类的保护,从而确保生物资源不会产生衰退。

2.4积极探索多样的生态补偿办法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即:以环境影响测评结果为依据,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措施,如增殖放流和过鱼设施等,合理协调水生生物保护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按照“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对于补偿资金来源,一方面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做为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补偿费用;另一方面,可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办法,从后期运行的受益中拿出专门资金,用于项目区生态环境补偿,做到责任主体明确、补偿范围清楚,补偿办法多样。

结束语

水利建设是服务于人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对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气候、水质、地质等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给人们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正在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来减少水利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真正实现其为人类造福的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旭庆.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展望,2017,04:330.

[2]王洪兴.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2:12+19.

论文作者:钱新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钱新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