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探究论文_黄志军,康俊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探究论文_黄志军,康俊廷

温州市铁投集团运营分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研究,可使相应的管理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有效管理,保持其良好的运营状况。因此,在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对其管理方面的规范化进行充分考虑,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营管理措施并进行高效利用,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避免对其运营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

1导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开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作为城市的“名片”,城市轨道交通是集多专业、多工种为一体,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新交通、磁悬浮等一系列先进运输设备的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不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属于政府规划性产业,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从工程投资、建设规划,再到管理平台构建,都表现出很强的地方特殊性。个别城市遵循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个别城市则形成了成熟的企业运作模式,一些城市将投资、建设、运营、乘务统一管理,而有的城市却是分开管理。同时运营企业本身规范化意识比较薄弱,对规范体系建设认识不足,甚至很多地区直接使用地方标准了事,表现出来的总体管理模式就千差万别,这也导致运营管理的实际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

2.2管理标准不规范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的规模、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渠道等都存在差异,这种个体性使建设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标准、线路形态和设备选择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再加上个别运营企业对管理标准的随意篡改,导致轨道交通管理系统过于混乱,尽管后期申请和在建的城市都充分借鉴和吸取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经验,但是受城市规模、资金、筹建时间、线网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自成一派的尴尬局面,整体上不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体系。

2.3管理制度不规范

当前依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都属于框架型的宏观要求,使用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每次都是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以后,才开始匆忙地采取临时补救措施。虽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是这种临时的、急着增加的规章制度通常情况下都是站在自身需要的立场上,并不能满足大局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在全行业形成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标准体系。这种非标准、临时拼凑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4规范化资源不足

这里的资源主要包括人才和企业投入。一方面作为飞速发展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个技术领域交叉较多,对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规范化、标准化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企业的规范化投入不足。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研发过程,需要足够的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才能保证,如果企业不重视,规范意识不足,即使是引进国外标准,也将面临“桔生淮北则为枳”的窘状。

当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问题不仅仅只是以上这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基本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持续地总结经验才能改善现状,提高规范化水平,进而增强运营效率。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

3.1完善管理制度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行过程中,规范化的理念实施已经成为了必要性的手段和方法,继续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开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还会造成新的挑战。本文认为,完善管理制度,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地方的项目建设、运营情况,选用针对性的方式来管控,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的可靠性、可行性,尤其是在管理依据上不断的增加;其次,管理制度的套用和借鉴,必须适度开展,应更好的提高管理的创新性,对于国家最新的理念和标准积极实施,从根本上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

3.2提高管理素质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开展阶段性的培训、指导,要最大限度的按照团队作业来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行过程中,很多任务都表现为紧急的特点,个体管理人员并不能产生较高的协调效果,而且对于多项工作的开展,无法做出卓越的贡献,此种情况下,团队管理的实施是比较可靠的手段;第二,管理素质的提高过程中,还必须对一些特殊情况做出良好的应对、解决,例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表现为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有效、快速撤离所有人员,并尽量的对相关数据、信息做出记录,为事故处理提供较多的帮助。

3.3加强项目规划

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未来的项目还会进一步的增加,而且对于大城市而言,项目的整合建设、重新利用等,都会是比较重点的工作内容。此种情况下的项目规划,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必须拥有详细的数据、信息记录,并且坚持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合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自身的可靠性、可行性,减少一些过于理论化的内容,从而能够与实践工作相互结合;其次,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现有成果比较显著,新的项目操作,尽量不要与原来的内容展现出较多的冲突现象,应坚持对项目的综合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在管理体系上不断的改进。

3.4其他方面的管理措施

3.4.1健全运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实践中从法律视角出发,在总体原则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细化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逐步实现从定性化管理向定量化管理的转变,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促使其管理目标和管理规范化得以顺利实现。

3.4.2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保持信息化管理模式良好的利用状况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多样化需求的考虑,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不断提高这方面管理过程中所涉及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并通过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考虑与科学使用,保持其良好的利用状况,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有效应对其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正不断的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很多工作的实施都可以按照正确的标准和规范来完成。未来,要继续在管理工作上不断的改进。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方案设计,必须加强备案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防护体系上不断的改进,由此来对外部的影响因素更好应对、解决,从而确保每一项工作的进行,都可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其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内涵必须有所增加,例如,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打造优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行,可以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提高管理的综合成就;第三,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对人才团队不断的壮大,促使各项工作任务的安排,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执行。

5结束语

总之,现如今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正不断的对规范化理念积极落实,整体上创造的效益是比较值得肯定的。日后,应继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度关注,促使管理工作的发展,可以不断的取得更加高超的成就,推动地方建设向前进步,为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乔松.探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J].知识经济,2018(23):8,18.

[2]陈如柏.浅析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以轨道交通管理为例[J].山西农经,2018(5):137.

[3]李春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分析[J].智能城市,2016(11):107.

论文作者:黄志军,康俊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探究论文_黄志军,康俊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