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工智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引言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基层党建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建设,因此必须得到高度关注。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需要积极做出新的调整。
1基层党组织工作概述
1.1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内涵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创新实践,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从概念范围来看,覆盖面比较广。党的基层组织分布在各行各业,主要是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基层单位的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也就是说,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涵盖所有党的细胞,针对每一位基层党员。我们党从最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八千九百多万名党员,活跃在四百五十多万个基层组织中。提升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以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为着力点。
1.2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促使中国在各个方面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不仅包括经济层面,也包括文化、思想、政治和人文领域。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尤其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情况下,基层党建工作就需要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条件。具体来讲,虽然新媒体环境也为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了较多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基层党建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占领新闻宣传的领地,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正向的引导和作用,降低或者消除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从而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组织建设效果。
2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现状
2.1管理方面出现松软现象
在党员队伍管理方面,有时候存在宽松软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层党建人才缺口大。相比机关单位和城市社区,这种现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表现更明显。有些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基层党组织老龄化现象严重,党务干部来源不足,后继乏人;有的村级组织根本就配不齐班子,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一些非公企业员工入党积极性不高,党组织工作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或多或少存在重成绩轻政治的现象。二是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有待提升。不光是农村、社区和各类社会组织有这种现象,在一些机关、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存在这一问题。不仅表现在工作能力方面,在工作经验、工作作风等方面均有不足,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培养。
2.2党建工作落实不彻底
现今,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将整个工作重心集中业务量上,忽视党建工作新闻宣传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期在这样的发展下,基层党员对党的政治理论研究学习了解的深入度不够透彻,造成这一方面的原因还在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因此在新闻宣传党建工作中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长期高压力的办公学习环境从而导致基层党组织在针对新闻宣传党建工作态度上,缺少党建组织生活的仪式感。要想改变这一现象,便需要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视性,增强党建工作落实彻底。
3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途径
3.1强化党建与业务四个同步,推动党的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全过程
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树立“党建是最大政绩,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党建工作同业务工作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党建考核体系,与经营管理目标考核体系相结合,通过科学构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量化党建考核指标,把考核党建账与考核经济账深入结合,用改革发展的成果对党建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用好用活考核这根“指挥棒”,与干部绩效考核、提拔任用挂起钩来。。
3.2管好党员队伍,强化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党员的脚步不松懈,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党员教育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党员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实施,不仅明确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而且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作出了制度性规定。管好党员队伍,要以此为遵循。一方面,要建强队伍。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事业心强的党务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严把党员发展入口,严格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把好党员培养关、考察关、准入关,保证基层党员队伍质量。另一方面,要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加强培养锻炼,提升业务水平,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基层党员队伍。同时,精准管理不同党员群体,尤其要注意流动党员管理,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跟进到哪里,实现无缝对接。
3.3通过宣传工作塑造品牌形象
为了真正强化人民群众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知水平,有必要利用新媒体工具塑造相关的品牌形象,为具体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在实践层面,首先要注意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可以建设具体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站,也可以利用各种传媒软件如微信、微博、QQ等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传播,在此基础上建设具有良好实践效果的舆论宣传体系。资料显示,基层党建实践过程中,很多地区积极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利用网络途径在当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新闻传播环境,将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以及精神思想进行解读和宣传,强化人民群众对基层党建的积极认识,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
结束语
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我国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这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新闻传播模式和信息接收模式,尤其是各个新闻客体转化为新闻的双向接受者,因此给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为了积极应对新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各种困难,就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注重利用新环境带来的新信息路径,建设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工作模式,将基层党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为实现良好的基层党建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会岩.人工智能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创新研究[J].探索,2020(02):137-148.
[2]李和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科技创新坚强战斗堡垒[J].旗帜,2019(09):12-13.
[3]周显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应在创新上下功夫[J].领导科学,2018(36):41.
[4]孙蕊.创新“一带三”项目化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J].奋斗,2018(08):37.
[5]王晓渊.在提升组织力方面狠下功夫[N].云南日报,2017-12-12(010).
论文作者:邢惠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