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宁夏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本文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原则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完成一项完整的土木工程,包括从工程项目的图纸设计开始一直到工程项目的施工完毕,这期间的资本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采购以及施工人员的聘用等的花费是一笔巨额款项,一旦对这些成本款项控制不当,那么将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一、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员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通常情况下,通过该指标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考核。由于工程项目成本涉及施工单位的各部门,同时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组织或部门,以及个人等担负起责任,通过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利用规章制度将成本责任具体到个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员工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成本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形成项目成本的全过程中树立成本意识。首先投标阶段,做好成本预测工作,进而为签好施工合同奠定基础;其次中标施工阶段,通过制订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成本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事中成本控制;最后竣工验收阶段,对于工程结算要及时的办理,同时做好相应的成本核算,进而为下次的成本控制积累经验。
3、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通过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形成成本的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一方面“以收定支”,对成本进行定期核算和分析,同时查找成本节、超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对合同加强管理,及时办理合同价款的结算。
4、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是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也要遵守设定、分解目标→落实目标责任→检查执行结果→对目标进行评价和调整的原则,同时确保目标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定的目标进行分析,确保目标的真实性,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组织或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具体,一方面有工作责任,另一方面有成本责任。例如,在选择施工方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既要符合工作的责任要求,又要满足经济方面的要求;及时检查目标,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对目标进行评价时,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1]。
5、责、权、利相结合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将责、权、利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项目经理及各管理人员需要担负相应的成本责任,进而对项目成本形成责任控制网络。进一步落实成本责任,同时赋予责任人一定的权力,从实质上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例如,采购人员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在不违规的情况下,需要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材料价格的最低性。
二、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成本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作为项目经理需要在成本管理、项目效益两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直接负责,需要与责任、权利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上对各业务部门主管及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和激励。施工企业当前使用的成本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将责、权、利进行结合,主要表现为: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划归为成本管理,并且其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进一步打击了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进而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成本管理与控制忽视了工程质量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没有受到我国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质量,放松了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或者只追求经济效益,淡化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前者提高了工程质量,但是施工成本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效益,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的积累;后者提高了利润指数,但是质量却大打折扣,由于不符合工程项目质量标准,进而付出额外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导致成本支出增加,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信誉受到影响。
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薄弱,缺乏考虑企业整体利益
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沟通,这种现象在多数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在项目内部,技术部门负责技术和质量,计划部门按照工程进度计价,忽视工程质量,材料部门只负责采购材料,同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点验。从表面来看,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但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技术部门选用的施工方案缺乏可行性和经济性,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对于材料部门来说,如果只是采购高价材料,即使没有浪费材料,但是整体的成本还是无法降低[2]。
三、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1、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确保4类质量综合成本达到最低值,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根本目标。通常情况下,在最初阶段,质量预防费用都比较低,但是,成本将随着质量要求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质量检验费用方面,一般较为稳定,但是随着质量的提高,其质量检验费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恰恰相反,开始阶段质量要求比较低,成本损失相对很大,但是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相对应的成本损失逐渐减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三者进行协调,尽力找到三者的平衡点,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2、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期越短,那么对应的工期措施成本也就越小,但是,如果不断地缩短工期,在这种情况下,当工期缩减到一定限度后,工期措施成本就会骤升。对于工期损失来说,恰好相反,由自然条件造成的损失额度相应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予以赔偿或者给予较小的赔偿。
3、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同时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需要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进行充分考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
4、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技术组织措施,进一步降低项目成本。
5、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现场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等按照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通常情况下,在提高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前提下,都要采取相应的节约措施,进而对成本进行控制[3]。
6、健全成本管理办法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来说,通常情况下,都有自身的特点,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成本管理办法,同时落实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有相应的参考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土木工程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让工程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根据企业与市场新的形势来制定出一套新的控制与管理方案,全面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体制,提高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配合财务成本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学群.工程成本控制分析与探究[J].中国外资,2013(03):64.
[2]赵迎花.关于土木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各个阶段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06):25-26.
[3]李盛斌.浅析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J].商,2013(14):17.
论文作者:高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6
标签:成本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项目论文; 工期论文; 目标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