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概况及分类_文物论文

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概况及分类_文物论文

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概述及其分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宜昌论文,文物论文,地区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宜昌,古称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夷陵,一是《汉书·地理志》所说:“因西北 有夷山”而得名;一是据明代《夷陵州志》载:江水至此而夷,高山至此而陵,故称作 “夷陵”。又因其地控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宜昌历史悠久,是古代巴文化 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宜昌文物资源丰富,考古工作者在该地区发现了不少重 要的文化遗存,出土乐器数量较多。

一、宜昌地区出土音乐文物概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宜昌地区先后出土许多音乐文物,迄今为止,出土近15种,43 批,至少70多件音乐文物,现概述如下:

1.枝江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溪文化地层中出土2件陶响器,保存完好,皆为泥质红 陶。其一为陶响球。其二成哑铃状,现藏于枝江县博物馆。[1]

2.枝江施家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中出土1件陶响球,泥制褐陶,手制,圆而中空,有 对穿孔。[2]

3.当阳曹家岗5号墓出土的铃,属春秋晚期,共4件。该铃出土于1984年,铃保存较好 ,青铜质。形近喇叭状,舞顶穿孔,形制大小略异。[3]

4.在宜昌出土的铜钟多件,年代最早的为长阳东周时期的1件素钟,1971年出土于长阳 县永和坪。钟体基本完整,斡断失,枚略有残缺。甬断面略呈圆角方形,上小下大,不 封衡;中空,与钟腔相通;旋宽厚,周施4枚乳钉。枚做二节犬牙形。除篆、钲间有弦纹外,通体素面。重4公斤,合范铸造。[4]

5.1985年,在秭归县周坪乡怀抱石村出土3件春秋时期的楚式甬钟。钟体基本完整,通 体绿色。1号钟甬上有勾,可悬挂。通高29.5、鼓间12、舞修13.3、舞广10.2厘米。钲 面左右两区各有三排每排枚景三枚。枚形较尖,长2.1厘米。篆部为阳刻变体回纹,细 线框边,隧部有两组阳刻变体回纹。正背同纹,无铭,重2.8公斤。2号钟通高29、甬长 10、钲长12、鼓长7、铣间16、鼓间9.1、舞修12.8、舞广9.4厘米。舞面有四组细线阴 刻回纹。枚长1.8厘米,篆部为阴刻变体回纹,细线框边,隧部有两组阴刻变体回纹。 正背同纹,无铭,重3.2公斤,甬上有勾,可悬挂。3号钟通高26厘米、甬长8.7、钲长9 .4、鼓长7.9、铣间13、鼓间9.4、舞修10、舞广7厘米,舞面为素面。钲面左右两区各 有三条细线。素面。重1.35公斤,隧弧度较之1,2号钟要弯。[5]

6.秦王卑命钟属战国时期,共1件。该钟于1973年出土于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 之下,是成套编钟之一。该钟保存完好,钟体呈绿色,有光泽,钟通高38、铣长27.5、 两铣间距20.7厘米、重11公斤。器身大部分有花纹,以蟠螭纹为主,间有贝纹、云雷纹 、绚纹、鳞纹等。钲上有钟乳36枚,上饰涡纹。制作非常精美。器上有铭文12字:“秦 王卑命(钲间)竞墉王之定救秦戎(左鼓)。”该钟正鼓音为#g[1] + 11、侧鼓音为b[1] + 12音分。音质较好。[6]

7.1981年,秭归县归州镇天灯堡出土虎头甬钟1件,其时代为战国。基本完整,柄部断 裂。甬端成虎头形,张口贴耳。甬柄如龙颈,饰有龙鳞状纹。具有三列枚式编钟的一般 特征。测音为B[,3] + 40音分。[1]

8.1985年,秭归县归州镇天灯堡另一座战国墓出土编钟。该编钟保存完好。钟体略修 长,为三列枚式编钟,36枚,作三层圆台形。[1]

9.1978年,于五峰县长乐坪区洞口村发现战国编钟1件,保存基本完好,甬端略残。通 体绿锈,为典型三列枚式编钟。唯钟体尤扁,钟胎极薄。于口以40°角内折为三棱状唇 ,宽1.0厘米。四侧鼓部各有1枚状乳钉。[1]

10.1972年长阳县枝柘坪回龙坳出土战国编钟1件,一面残破,一面大致完整。于口以4 5°内折为唇,宽2.0厘米。四列枚式编钟。三层圆台形枚。[1]

11.1984年,长阳县榔坪区马坪乡渠安头村民挖基时,出土编钟1件,时代属战国。甬 略残,呈扁圆柱,系四列枚式编钟。[7]

12.1971年,长阳县贺家坪乡春潮村出土战国铜钲1件,柄大部断失,钲腔多裂,一面 正鼓部有一残孔。柄中空,与钲腔通于口内折为棱唇,唇宽1.2厘米。腔内有音梁断面 呈半圆形,径1.3厘米、弧高1.0厘米,通体素面。[4]

13.1979年,在长阳县津洋口发现战国铜钲一件,为当地土产收购部拣选文物。扁圆形 棱柱柄,中空,与钲腔通。[1]

14.1981年,秭归县归州镇天灯堡一战国墓葬出土钲1件。该钲保存完好。柄作棱柱状 ,柄端为盘形衡。钲体修长,近圆筒形。通体素面。通高30.0厘米。测音为#F[,2] + 3 0音分。[1]

15.1985年,秭归县归州镇天灯堡一战国墓葬出土钲1件。[1]

16.1971年,在长阳县废品公司征集战国铜铎2件。形制相近。铎体较修长。[1]

17.1957年,在长阳县出土战国錞于1件,现在藏于湖北省博物馆。[4]

18.1964年,长阳县鸭子口千渔坪出土战国錞于1件。保存完好。通高80.5、口径29.0 ×36.0、肩径40.5×54.0、钮长38.0厘米。盘边外侈,立单虎钮,重45千克。据考古所 见,它是目前已知的一件最大的錞于。[1]

19.1971年,长阳县贺家坪乡春潮村出土战国錞于1件。通高64.5厘米、肩宽35厘米、 虎高9.5厘米。椭圆形盘径26.6×31厘米。[4]

20.1981年,秭归县城归州镇天灯堡一战国墓出土錞于1件。器壁厚0.3、通高44.0、口 径15.4×18.5、钮高6.5、肩径24.0×30.0、盘径18.0×23.0、钮长14.0厘米。[1]

21.1985年,秭归县城归州镇天灯堡一战国墓出土錞于1件。保存大致完好,性质较小 。器壁厚约0.10.2、通高31.0、口径12.0×15.5、钮高4.5、肩径16.5×23.0、盘径14.0×18.0、钮长9.0厘米。[1]

22.1985年,宜都潘湾熊渡村农民于屋后发现战国錞于1件。保存较好。通高62.5、口 径23.5×26.0、钮高10.0、肩径40.5×44.0、盘径32.0×36.0、钮长23.0厘米。[8]

23.1986年,秭归县杨林镇下马台村出土战国錞于4件。据县文物部门调查,出土地点 无墓葬迹象,应属窑藏。四器保存基本完好。编号为155、156、157、158。155测音为F 音。为战国时巴人遗物。[1]

24.1985年,在长阳县榔坪区杨林头发现战国錞于1件。器形大致完好。通高55.0、口 径18.7×26.0、钮高12.0、肩径30.5×38.0、盘径29.5×33.5厘米。[1]

25.1986年,长阳县丰山渔泉村农民上交战国錞于1件。该形制较大,残破甚。残高57.5、盘径35.2×44.5、钮高14.0厘米。重约10千克。[1]

26.1988年,长阳县三里店发现战国錞于1件。局部残。残高58.0、口径22.8×28.0、 肩径33×41、盘径31×37.4厘米。[1]

27.1986年,秭归县水田坝马营村一窑藏坑中出土战国錞于一件。该錞于保存较好,通 体泛青黑色,器表光润。通高45.0、盘径22.5×19.0、肩径28.0×25.5、口径17.0×15 .0厘米。[1]

28.1994年,宜昌县土城乡三叉口村的一窑藏坑中出土战国錞于1件。该錞于为单虎钮 。[9]

29.1980年,五峰县仁和坪区莲花岩出土东汉錞于1件。该錞于形体很小,为同类器物 中罕见。通高26.0、口径10.5×13.5、钮高2.2、肩径16.0×20.0、盘径11.6×13.5、 壁厚约0.2厘米。[1]

30.建国前在五峰县渔洋关镇水田街花桥头出土磬2件。1953年为渔洋关文化站征集。1 974年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商磬,其中,磬Ⅰ形制略近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 的虎纹大石磬,只是更为粗陋,无精美纹饰,年代当更早。测音结果表明,二磬均有#C 一音,与已知商磬的音响资料及商人的某种绝对音高观念相吻合。该磬保存完好,系巨 型石片打制而成,未经琢磨,制作粗糙。两面均为天然的水溶蚀面,高低不平。麻青石 质(石灰岩),含硅量较高。磬Ⅰ,股底几呈直线,夹角近直角;磬Ⅱ,股部为圆弧形, 底略带凹弧,与磬Ⅰ形制有异。二磬发音清亮,音高明确。磬Ⅰ击其鼓端可得基音f[1] -50;略偏上可得上方五度音#c[2] - 6;略偏内可得上方大十度音#a[2] - 5音分。磬 Ⅱ,击其鼓端可得基音#d[1] - 12;略偏上可得上方音#c[2] + 17音分。二磬上所得各 音独立性较强,即各音在发声时很少受其他较强频率的干扰。[1]

31.1992年,长阳县磨市镇白庙出土了一件青铜猪磬。此磬为青铜铸造,整体作板状, 外观剪影呈猪形,嘴微张,唇上翘,尾短,背上有立凤,腹两侧各有十个乳状枚。整个 板饰阴刻云雷纹,身上部有一长方形四角穿,腹下有呈卷云足两个(缺后足),通长46.4 、通高25.3厘米,上部嘴厚2.8、颈厚2.2、下部厚1.5厘米,重9.1公斤。保存完好。无 锈蚀,从其形体与纹饰看,当为商末周初之器。更为重要的是,该磬作为体鸣乐器,靠 板震动发音,触其枚竟然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多个音,令人惊叹不已。[10]

32.最早的鼓见于枝江关庙山大溪文化第一期遗存中的鼓形大器座。[11]

33~35.此类陶鼓在宜昌县中堡岛、杨家湾、秭归朝天嘴等大溪文化遗址中也有发现, 不过以前多以器座称之,没有把它当作乐器看待。[11]

36~37.当阳赵家湖金家山墓地37号墓出土木雕虎座凤鸟鼓悬座2件。木制。只残剩虎 座。漆已脱落。虎长28.8厘米。其时代为战国早期。这类木雕虎座凤鸟鼓在当阳时有发 现。[11]

38~41.当阳、枝江、秭归、宜昌等地墓葬中常有手鼓、手柄木板鼓等出土。另在当阳 、枝江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中还常见有盘鼓、建鼓等图象,暗示着此前流行着这 种乐器(盘鼓、建鼓)。[11]

42.宜都博物馆收藏铜鼓1件,保存完好。通高26.3、面径49.7、足径48.5厘米。器形 偏矮。鼓面中心饰太阳纹;胸饰乳钉纹一周,置宽扁耳两对;足饰复线三角形纹。属麻 江型铜鼓。时代为明末清初。[1]

43.1984年,当阳曹家岗5号春秋楚墓出土漆瑟、木瑟各一件。瑟长210.0、宽38.0厘米 。瑟面弧拱,首端大于尾端。通体木质,局部用铆钉加固。原系整木制作,因纵裂为不 相等的两块,首端上面用一个长2.6厘米的铜抓钉将二板接缝加固。有三种榫卯结构: 其一,用一根圆木销垂直插入挡板中间,以防挡板内曲;其二,一侧有1个曲形铜铆钉 ,系直接凿眼灌铸而成;其三,首端面上有2个燕尾形销榫。瑟面近首部,横嵌一条与 面宽等长,宽1、高2厘米的首岳。紧倚首岳外侧有26个弦孔(依首岳与尾岳上的弦痕计 数),孔距1.3厘米左右。瑟面近尾部嵌尾岳3条,外岳长13.1、中岳长10.4内岳长12.4 厘米,分别有弦孔:外10,中、内各8个,孔距1.0~1.3厘米;弦孔由瑟面外侧向内渐 大,据弦孔的外口测量,外岳侧弦孔径为1.0~1.8、中岳侧2.0~2.5、内岳侧3.3~3.5 毫米。弦孔的出入口因张弦成喇叭状。瑟尾有3个弦枘,枘头作禽喙状。尾挡接“过弦 槽”之后附设一长6.6、宽4.8、中间厚1.1厘米的凹字形承弦槽,其内侧磨有很深的弦 痕。底板纵向开凿一条宽7.6厘米、连接首、尾岳的槽口。未见弦柱。瑟身除底板外, 髹漆朱黑彩绘及浮雕装饰。尾部雕一饕餮纹和禽、龙等动物图案。档面饕餮纹之上1只 鸟,其后1只鸷雕类猛禽,身饰鳞纹,尾分两叉,两爪各爪一条龙,龙体环绕弦枘。内 、外两侧也浮雕对称的龙兽类图案;瑟体以朱漆为地,以黑漆勾勒出物体轮廓,再描绘 动物眉目及肢体纹饰,辅以少数几何形纹和边沿装饰。纹饰总体以龙凤为主体,以勾连 雷纹为装饰,分述如下:面板右端,一组饕餮纹,由内、外对称的两组异首连体龙凤、 蟠虺纹、龙纹、半卧回首兽等组成。侧板右端:内、外两侧各有4条同体异首龙凤纹、 中间一鸟。面、侧板饰两种蟠龙纹,一排为二龙交叉勾连成方形的二方连续图案;二排 纹饰,以“绾线夹”式几何纹分界;左、右边框花纹由两行镞形几何纹夹一行雷纹组成 。首挡面:一尊饕餮纹,由蟠龙、蟠虺、兽、鹤等组成。

木瑟通长191.0、宽31.0厘米。形制与漆瑟相近。面作拱形,首端大于面端。瑟体用整 木凿成,瑟面首端横嵌一条宽0.8、高1.0厘米的首岳;首岳右侧有21个弦孔,孔距0.8 ~1.4厘米。尾岳3条,左侧弦孔分别为外6、中8、内7个。瑟尾插立2个浮雕的矩形弦枘 。底板中间纵开一条宽8.0厘米、直通两端的槽口。首岳较宽,距档26.2厘米处有一厚3 .2厘米的隔梁;无尾岳。尾部浮雕。尾部浮雕图案:档面一饕餮纹,左、右各7条呈经 纬勾连的喙式龙,内、外侧各4条龙,呈方圈连环形卷曲,由右向左延至尾挡。在音乐 性能上,漆瑟弦痕分明,为器主久习之物、当时一种流行的实用乐器。曹家岗5号墓瑟 是迄今发现的楚瑟中比较完整、且制作精美的最早标本。[3]

44.1988年,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漆瑟2件,时代约为春秋中期偏晚。瑟均残破。其中1 件漆瑟虽然残破,但仍保存有完整的面板、侧板、挡板、衬板和瑟尾。尾上有弦孔18个 。面板一端有3个弦纽。瑟两头呈梯面下收,致使底板小于面板。面板及侧板雕刻蟠蛇 和变形窃曲纹。底板素面。长约2米左右。[12]

45.1985年,枝江姚家港3号墓出土瑟一件,时间为战国中期,仅见瑟柄。[13]

46.筝在宜昌地区较为罕见。1984年5月,枝江姚家港2号墓出土一具木筝,在清理时, 木筝是由木筝架支撑,但木筝身已残破,仅见残片,筝身装饰从残迹看极其讲究,表面 上局部有圆卷纹,每排五个共30个圆圈装饰。木筝架已残掉一半,仅剩一个较完整,呈 凸形,两端呈弯月形,中间呈凸字形,均插入弯形架内。时代属战国中期。[13]

47.1984年,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出土笙2件。两器均残,仅存匏质笙斗。形制基本相同 。表面光洁,吹口平整,吹管呈喇叭状。深褐色。其一长26.6、斗径14.7~15.5、吹管 长13.0、管径3.4、壁厚0.3~0.4厘米。斗上有两排管孔,每排残存8孔;斗下亦存一排 孔。残见6孔以上,孔径均在0.8~1.0厘米。未见笙苗、笙簧等物。该器形制与今天常 见的笙类乐器差别较大,而与今天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的葫芦笙相近。据其结构,演奏时 应笙斗横置。其笙苗直排朝上、且入匏透底,发音原理与今笙不尽相同。该器是目前笙 类乐器最早的实物标本之一,比曾侯乙墓所出同类器物的年代要早出大半个世纪。[3]

48.1988年,当阳赵巷4号楚墓出土笙1件。该器残破甚,仅能略辨其形,可知其为匏笙 。[12]

49.1984年,枝江姚家港2号墓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竹、墓管乐器。其中可辨器形者有篪 。[13]

50.1984年,枝江姚家港墓出土战国中期木号角1件,疑为乐器。[13]

51.1987年,当阳半月中学1号东汉墓,墓室底部发现大量残破画像砖,经拼对,复原2 4块。砖均呈方形,边长约38.5、厚4.8厘米。青灰色,背面有斜绳纹,正面为浮雕画像 。乐舞百戏画像砖有两种,计4块。Ⅰ:建鼓舞乐画像砖2块,画面全同。画面可分上、 下二部,两边各立一人,背挎长剑,右手播鼗,左手执五管排箫吹奏。中间自上而下: 一人袒胸露乳,分腿下蹲,正作跳丸之戏:下置特钟,二人宽衣大袖,跪坐两侧,一人 执桴扶架,作击钟状;一人双手掩口,似在吹埙(?)。画面下部,为建鼓舞。中置建鼓 一架,上饰羽葆,鼓身施以彩绘,鼓座似为伏虎形;一楹作连珠状,自羽葆穿鼓而过, 植于鼓座上。鼓两侧各一人,双手执桴,击鼓对舞。Ⅱ:盘舞对弈画像砖2块,画面全 同。画面上部,二人头戴进贤冠,身着宽袖袍,对面跪坐;中间设一六博棋局,似正难 分难解之状态。下部,为盘鼓长袖舞。地上置覆盘、鼓各二,樽、壶各一,樽上置一勺 ;舞者柳腰轻盈,一足踏鼓,甩动长袖而舞;两侧各有一人跪坐,其一仰面扬袂而歌, 另一人抚琴伴奏。[1]

52.1974年,枝江县姚家港交通管理站院内征集7块画像砖,时代为东汉晚期。画面内 容5种:导车、主车、宾主拜谒及乐舞百戏2种。砖皆残。呈方形,长39.0、宽38.5、厚 5.5厘米。灰陶质,模制。砖表用细泥,中间填塞小块生土。砖背面为平行细绳纹,正 面为浮雕画面,浮雕高1.0厘米有余。Ⅰ:建鼓舞乐画像砖2块,画面全同。画面分上、 下二部。上部:左上角钟架饰有流苏,下悬特钟;一乐人侧身向右,一手执桴击钟,一 手执桴下垂;右边一人拱手捧埙(?)吹奏。中立二人,腰系绶带,脚登圆头履,斜负剑 ,左手播鼗,右手执排箫作吹奏状。下部:中置虎座建鼓,鼓楹若连珠,鼓上有华盖、 流苏及羽葆;鼓身饰菱纹,鼓两侧各置一盘状物;二人弓步相向,执桴挥袖,对鼓而舞 ,衣角随舞飘动若燕尾。乐人均笼冠、着袍。砖面左下饰为斜方格形。Ⅱ:对弈与盘鼓 舞画像砖1块。漫漶甚。画面为上、下二部。上部:二人席地对坐,作六博之戏。下部 :左二人着袍跽坐,一人播鼗(?),一人吹埙(?);中一舞人,戴冠,着紧身衣,双手持 巾,足踩盘鼓,作顾盼之姿;其右一俳,上身赤裸,似作跳丸之技。[14]

53.枝江县马家店镇熊家窑取土场发现宋代魂瓶1件。原有器盖,盖上堆塑停棺灵堂等 内容,今失。器身保存较好,为泥质红陶。器略呈橄榄形,近肩部堆塑祭祀场面:中间 置灵台,上有长明灯及贡品;左边7人为奏乐僧侣,姿态各异,分执锣、钹、笛、鼓等 乐器,作演奏状;右边5人中,1人手提引魂灯,余皆为披麻戴孝、手柱哭丧棒的孝子, 作哀哀哭泣状。器腹周饰“四灵”塑像:左白虎,右青龙,前朱雀,后玄武。两层堆塑 下面各饰一周木耳状边。该器较为完整地塑造了当时世俗丧礼时的音乐场面。[15]

二、宜昌地区出土音乐文物分类

1.按时代来分类

到目前为止,宜昌地区出土音乐文物最早为新石器时代,至少7件,皆为陶质,计有陶 响器、鼓形大器座、鼓;商代的音乐文物出土3件,为磬;东周时代的1件,为素钟;春 秋时代的共14件,包括铜铃、编钟、笙、瑟,战国时代的至少32件,包括钟、钲、錞于 、铎、瑟、筝、篪、虎座凤鸟鼓、木质号角;东汉时代的音乐文物共6件,包括兽钮小錞于、乐舞百戏画像砖;宋代的4件,为魂瓶;明末清初的1件,为铜鼓。

2.按地区来分类

宜昌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主要集中在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宜昌县和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其他地区暂时还没有公布有出土音乐文物的资料 。

(1)秭归县属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资料,在距今7000年以前,就 有人类在这一带定居生活。商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距 今已有3200余年的文字史。迄今为止,秭归县出土音乐文物可分为4种,至少16件以上 。

(2)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清江流域,东邻宜都,南与五峰接壤,北接秭归和宜昌,西 毗鄂西恩施自治州的巴东县。为古代巴人生息的地区之一。著名的“长阳人”化石及多 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4000多 年前的巴部落在这里开疆拓土,开创了古代巴国的历史。长阳县出土音乐文物可分为5 种,至少14件以上。

(3)枝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在问安镇关庙山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境内出土的 文物证明,早在6000年前,枝江地域上已有原始的农业、畜牧业生产,并形成了原始的 社会部落。枝江是大溪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西汉元年始置县治,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迄今为止,枝江县出土音乐文物至少15件以上。

(4)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西部沮漳河中下游,荆山山脉以南,东与荆门市接壤;东南与 江陵相邻;南抵枝江;西与宜昌相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当阳市建制,迄今已有 2100余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已出土至少18件音乐文物。

(5)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宜昌市南缘。东邻宜都市和松滋县,西与 鹤峰、巴东二县接壤,南靠湖南石门县,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邻界。

迄今为止,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出土的音乐文物4件,包括:1950年征集的2件商代石磬 ,现藏于五峰县博物馆;1978年五峰县洞口村出土战国时期编钟1件,现藏于五峰县博 物馆;1980年五峰县莲花岩出土东汉时期兽钮錞于1件。

(6)宜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5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其地位于湖北 省西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隔长江与枝江相望,东南邻松滋,西南、正西与五峰、长 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接壤。迄今为止,已出土音乐文物2件,包括:1985 年在潘湾熊渡村发现的1件战国錞于,现藏于宜都市博物馆;明末清初的铜鼓1件,藏于 宜都市博物馆。

(7)夷陵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西陵峡畔,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地带,属鄂西山区向江汉 平原过渡地带。到目前为止,已出土音乐文物至少4件,包括:出土于中堡岛、杨家湾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陶鼓;手鼓、手柄木板鼓在宜昌的墓葬中也时有发现;1994年,在 土城三叉口出土虎钮錞于1件,现藏于宜昌市博物馆。

3.按实际功用分类

宜昌地区出土音乐文物按实际功用可分为乐器类和非乐器类。其中,乐器类按演奏方 式又可分为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

到目前为止,通过现已公布的资料,已知宜昌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共有2类,15种,数 量多达70多件,出土地区多集中在秭归、长阳、五峰、夷陵区、当阳、枝江,其他区县 暂时没有公开的音乐文物出土资料。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商周,至春秋战国,至汉 代,到明清,其中,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物最多。春秋战国时期,宜昌地区是巴、 楚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长阳是巴人生息的地区之一,其地出土了大量的巴式编钟 。秭归、当阳、枝江也发现了许多春秋以后的楚文化遗址,很多音乐文物出土于楚墓中 ,带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巴楚、巴蜀数相攻伐,但其文化交流仍然继 续,所以楚墓中也出土大量巴国的音乐文物。此外,以上涉及到宜昌地区出土音乐文物 的资料以文献较多,为我们以后研究其音乐性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我们对宜昌地 区音乐文物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意义,新的切入点。对宜昌地区这些丰富的音乐文物从多 方面进行分类,以利于我们进一步作更深层次的专题研究。

标签:;  ;  ;  ;  ;  ;  ;  ;  

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概况及分类_文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