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农机具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机具论文,农业生产论文,当代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后,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有经验也有教训。建国初期,在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的同时,传统农具的革新与改良生机勃勃。我们本应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但在大搞农机化的年代里,不去扶植土生土长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良农机具,而是一味的追求引进仿制国外洋农机,使中国农机发展至今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传统农具还是顽强地生存着、发展着,一直支撑着中国农业生产的大半边天,并使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中国的国情,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传统农具仍将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传统农具的管理,对传统农具的改革与创新,给予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1993年,笔者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农机调查。经过对新中国40多年农业机械发展道路的回顾与思考,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一向不被人们重视的中国传统农机具,在新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却发挥着农业机械半边天的巨大作用。
一、小农具解决了大问题——从“渴乌”到拉水井
中国广大农村的人畜饮水,历来是一个大难题。山区不说,就是平原地区,人们也常为饮水而愁苦不堪。回顾二十几年前,大部分人畜饮水靠的是河水与井水,不仅卫生条件极差,就取水本身来说就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强体力劳动。那时的农村,家家都备有贮水的大缸、挑水的水桶。每天早晚都要到几十米、甚至数百米之外的井上或河边,挑水数担,贮之缸中。井水河水本来就不卫生,缸中贮水更易污染。由于饮水不洁造成的传染病增多,成了难于解决的社会问题。国家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曾作过许多努力,如在一些农村兴办自来水工程等。但由于村庄分散,管道难以铺设,加之农民人畜用水量大,收取水费高,兴办的自来水工程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根本没办成。即使办了起来,限于农民经济条件付不起水费,可能还得照样挑水。
随着拉水井(或叫拉水机)以及它的前身压水井(或叫夺水机)在在农村的普遍推广使用,农村的人畜用水竟神奇般地解决了。
那么拉水井是何等神妙之物,竟有如此的神力呢?
原来拉(压)水井乃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渴乌”一类汲水工具的演化和革新。
《后汉书·张让传》中有这样一段话:灵帝时(166-189)令毕岚“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唐·李贤注:“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据考证,渴乌就是“以气引水上”的“曲筒”一类汲水工具。说的形象一点这种工具就像是现代生活中孩子们玩耍的竹筒水枪。拉(压)水井正是应用这类汲水工具的原理制成的。
要说拉水井的结构,实在是简易灵巧得很:用一根长约八、九米的八号铁丝,一端接一小小的活塞,塞入一直径约30毫米的塑料管内。管的下端塞一木制进水活门,上端将露在管外的铁丝弯成钩形,然后将塑料管装入打入地下的外井管里,一个拉水井就做成了。制成一眼拉水井全部费用仅50元(1993年价)左右,如用压水井改造,仅20几元就够了。用手拉动铁丝钩,地下水就会从塑料管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活塞和进水活门也十分简单精巧,只要用一根地排车辐条和几片橡皮垫,就可以很方便的制成了。
因为拉水井是在压水井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而压水井恰恰也是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并加以推广的。那是18年前,当时的压水井是利用拖拉机的废旧缸套、活塞等制成的。由于那时的塑料制品还比较少,打入地下的外井管还是使用金属管。下井管的方法是,采用农村打井用的井杆,往地下撞击出地洞,然后穿入外井管,所以笔者给这种井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子叫做“撞井”。撞井一出现,就深受农民的欢迎。为了尽快推广撞井,使更多的群众受益,笔者按照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整理出图纸,并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一种新的打井方法——撞井》在《农业机械》杂志1975年第4期上作了介绍。山东人民出版社编印的1976年《农家历》作了转载。两文发表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全国各地纷纷来信寻问细节,于是我又在《农业机械》77年2期作了补充介绍,从此压水井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现在,压水井和拉水井在一些地区几乎达到每户一井、甚至一户数井的程度,有些菜园、瓜地也建造了这种井。农民们从此摆脱了缺水之苦、挑水之难。农村用水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革掉了农民家里的大水缸、挑水桶;也革掉了过去无法解决的水源污染,使农村肠道传染病大大下降。取水方便,随取随有,又不花水钱,试想什么样的机电排灌设备能有如此的优越性。这种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在是很难用数字来说明的。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由于拉(压)水井的大面积推广,还引起了社会和经济的一系列变化。然而不能不让人十分遗憾的是,这小小水井引出的一连串的大变化,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果全国仅此拉水井一例倒还罢了,然而事实是:在中国农村,从古老的传统农具发展演化而来的、具有大小不等经济价值的革新农具,绝非仅此一例。
二、传统农机具在不断发展、完善
80年代初期,陕西渭北地区的农民,改制了一种倒拉犁。当时这个地区正推行玉米麦垅点播,最初用锄头进行此项作业,但很费劲,欲借牛犁代锄,一因畜力不足,二因幅狭苗矮,牛犁回转不便,于是人们想到用钩形木倒装小犁铧的办法,代锄完成,使用结果比锄头高效且省力,于是倒拉犁就自发推行开来,如今已成为这个地区农家常备之农具。
倒拉犁和拉水井一样,并非从中国久远的古农具直接传承而来,而是创制于80年代、现代化都市西安的远郊。然而这倒拉犁的结构与原理,均不难从类似传统农具中找到根据。
使用石滚碾压脱粒,在我国不仅分布地域辽阔,而且历史久远。200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用碌碡(石滚)碾压脱粒随处可见,直到今天应用仍很普遍。不过出现了一种有趣的变化:许多地区拉碌碡使用的不再是牲畜,而是拖拉机。自石滚被用拖拉机牵拉以来,使石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改革,笔者将另作专文论述。
山东微山湖地区使用的一种悬挂钉钯,是在传统钉齿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悬挂机构,从而使只可用畜力牵引的传统农具发展成为可用拖拉机牵引的机引农具。为了便于装接悬挂机构,有的将木制耙身改为铁制。这是农民群众对行之有效的传统农具自发改进的又一实例。
上述这些都是传统农具发展演变的典型事例。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传统农具和机械化现代农具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人们去研究、去探索,它们互相结合走到一起的道路是畅通的。
此外,还有许多传统农具,长期以来,农民用之得心应手、倍受欢迎。如汉代发明的耧车,结构精巧,制作方便。适应不同播种要求,有独腿、双腿、三腿、四腿许多种。耧铧的种类更多,如用于沙壤土的蝙蝠铧,用于粘壤土的泥鳅铧;用于退水沙地的犁耧铧;用于潮湿粘土地的镢耧铧;以及用于湖滨涝洼地的孔耧铧。直到今天这种耧车仍在全国许多地区与各种播种机并驾齐驱被使用。
发明于春秋、定型于唐朝的曲辕犁,是大田作业的主要耕垦农具。这种犁适应性强,作业质量好,能满足各种土质耕作要求,目前仍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用的主要农具。
水转筒车用于自流灌溉。它具有传统农具的许多共同优点,它的最大长处是,不需要任何外来动力,只要安放在有流水的河边,就可以日夜不停的为人们提水灌田。
龙骨车(翻车)据说也是汉朝毕岚发明的农田灌溉器具。南方许多地区一直使用。在急于实现农机化的年代里,机电排灌设备曾一度把龙骨车挤得数量急剧下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龙骨车的拥有量又迅速回升。农民们喜欢它是因为它轻巧灵活,一人可以搬动,两人可以操作。两台龙骨车的抽水量相当于一台小型抽水机;而抽水机的价格相当于龙骨车的20倍。而且龙骨车不用花电钱、油钱,所以不缺劳力的农村,农民很欢迎它。
只要到江西北部农村就可以看到,用于清选粮食的木制手摇风车,几乎仍然是每户一台,可见农民是多么需要它。
只要到农村看一看,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本文受文字限制,不再多作胪列,但由此引出的思索还得略说几句。
广义的讲,农具是包括在农业之内的,没有农具的农业,过去和现在都是不可思议的。农业活动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农业技术和农具是以继承为前提的。一些成熟的农业技术和农机具,常常会相对稳定地延续若干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按照中国的历史道路向前发展,不能割断中间的历史,不能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截然分开。也不能在一个早晨用机械化农具完全取代传统农具。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从旧事物中脱胎出来一样,现代农业科学也必然是传统农业科学的继续和发展。对中国的农业、包括农具,既不能全盘肯定,更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否定其糟粕,肯定其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在提高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传统农机具,是适应中国传统农艺要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形成了它自身一系列独到之处。例如,这些传统农具能善于利用当地资源,能巧妙的利用物体的自然形态,适应性强,通用性广,制作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经济耐用,使用周期长,闲置时间少,结构比较合理,“用力小而见功多”,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仍然能基本满足当前农业加工要求。正是这许多的优越性,决定了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还将会继续存在和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传统农具支撑着新中国农业的半边天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0年全国机耕面积为全部耕地面积的52.5%,机播面积为49.3%,机收面积为23.2%,所以总的说来,全国机械化作业面积在50%以下,而且这其中还包括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各类农场。如果扣除这个因素,我国农村平均机械化作业面积还要低。这也就是说,中国农业加工量的50%以上,是由传统农机具来完成的,传统农具支撑着中国农业的半边天还要多。而传统农具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大数量的发挥作用,一方面说明这些农具确有如前所述的许多独到之处。同时也说明,我们还没有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农具的中国式的机械化农机具。对此我们是有教训的。
早在建国初期,农机界老前辈、清华大学教授刘先洲就提出要研制“中国式的新农具”的建议。为此他拟定了《中国古代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发明》一书,系统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农业机械方面的发明创造,为继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具提供了物质基础。他还经常带领一些科技人员深入工厂农村,和工人农民一起研究改进中国式的新农具。中国的农业机械本应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但是急于在短期内实现农机化的指导思想,把中国农机化引上了一条以引进和仿制国外农机具为主的所谓“捷径”,结果使中国农业机械出现了一种断层的局面:一面是工作效率很高,但在大部分农村无法推广应用的机械化农机具;另一面却是作业效率很低,而在广大农村很受欢迎的传统农具。
纵观新中国农业的40多年,大体可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时农村的经济体制是以个体农户为经营单位的小农经济。刚刚解放了的农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个积极性是非常之大的。这个期间在农业生产上是恢复和改良中国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上是恢复和改良中国的传统农机具。可以说还是走的中国传统农业的道路。这个阶段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很快,粮食和主要农作物连年增产。从1949年到1952年短短三年,粮食的产量从113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690万吨。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32%,平均每年增长10.8%。
第二阶段是从1953年以后,农村逐渐实现合作化。土地从个体所有转化为集体所有。这个转化过程中没有解决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使农民又失去了土地主人的责任感。对土地的经营从主动渐渐变为被动,从积极渐渐变为消极。而这个时期在农村大量推行引进和仿造的各种机械化农机具,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农机动力,成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增长。与之配套的各种农业机械也大量增加。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为25万马力,到1978年就发展到15975万马力,增加6383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加426倍。进入农村的农业机械利用率很低,而损坏率却相当高。拖拉机用于农业耕作者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去从事农业以外的运输业。这个期间农业是集体经营,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1978年。这25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6683万吨,增加到30497万吨,平均每年增长552万吨。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99.8%,平均每年增长39%。
第三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土地虽然仍为集体所有,但使用权承包给了个体农民。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对土地的责任感。农业又基本上回到了传统农业的道路(这里所以说“基本上”,就是说不是完全,而是回到了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强化了的传统农业道路)。农业机械经历了一次自然淘汰,适合农村经济体制和传统农业技术的农机具得到了保留和发展,不适合的被冷落一旁。这个阶段农业机械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往年,机械化作业面积也有所下降,但农业生产却发展很快,粮食连年丰收。从1978年的30497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31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705.7万吨。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110.6%,平均每年增长18.4%。
从1984年到1989年可以看作是第四个阶段。在1984年农业获得历史最好收成之后,改革后经济体制和传统农具的优越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但是这种经济体制和传统农具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也逐渐有所暴露。加之国家对农业基础地位的某些动摇;社会对农业的种种干扰;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加重,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又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又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1984年粮食总产40731万吨,1989年为40755万吨,4个年头粮食总产几乎没有增长。
1990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解决了困扰发展农业的“白条”问题,农业又开始出现了新的回升,1993年粮食总产达45640万吨,创造了农业生产的又一个新水平。这个期间总体上讲,各种农机具面貌没有大的改变。
回顾农业发展的这几个阶段,至少我们可以看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农业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机发展的兴衰。在中国,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
2、农业的发展、农机的应用,和农业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只有农业经济体制适应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3、保持农民对土地的责任感,是农业和农机能否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4、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的增多并不一定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拖拉机和农用动力的高速增长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并不成正比关系。
5、传统农机具在新中国40多年的农业生产中,一直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四、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的长与短
上面的讨论,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大型机械化农机具不如传统农机具。显然这样看问题也是片面的。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大型机械化农机具和传统农机具在发展中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呢?只要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了。
对于传统农机具的优越性,前面已作了不少的分析、介绍。正是它们的这些长处,使之在40多年的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很多短处和局限性。最大的短处就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农忙季节常因此延误农时,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再就是作业质量不稳定,常与操作者是否精心有很大关系。同样的农具,会因使用得认真与否而效果完全不同。
那么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在哪里呢?
我国使用的大型机械化农机具,多数都是引进和仿制的国外产品。若干年来虽然作过这样那样的改进,但基本原理和结构没有根本的变化。我们分析一下孕育这些机械的时代背景,就不难认识它们在发展中国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了。
世界许多国家的农业机械,都是在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萌芽的。当时发展十分迅速的工业,促使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大量转移。以英国为例,工业革命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村人口迅速下降为总人口的20-30%。由此导致了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出现了农业资本家。农业经营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求使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机具。这就是孕育机械化大型农机具的历史背景之一。另一背景是,这些国家本来就人少地多,是我国人均占地的几倍到几十倍。这些条件决定了这些国家发展农业的道路主要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对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主要不是精耕细作,而是粗放耕作,但效率越高越好。国外许多农业机械就是根据这种要求设计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些农机具一般都有较高的效率,都不具备精耕细作的能力。
我们曾作过这样的调查对比:经营同样土质的农场和个体农民,用同样的投入,所得单产相同。但农场工人和个体农民所创造的净产值之差,一般要在4-8倍之间。这就是机械效率所创造的贡献。所以在地广人稀地区,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土地是一个常数,人均占地极少,而劳力十分富足。用效率较低的传统农机具满足农业加工要求,劳力还有剩余,如再采用效率很高的机械化农机具,剩余劳力就更多了。如果这些剩余劳力不再参与农业劳动成果的分配,而去创造新的价值,那么机械化农机具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但是实际上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来说,剩余劳力还找不到再创造价值的新场地,仍然要参与这部分劳动成果的分配,这样人均所得,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为机械化作业成本高)。而这部分剩余劳力却成了社会的累赘。这就是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无法普遍推行的症结所在。
在中国农村有没有可以推行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的地方?有。有三个地区:一是地广人稀的农垦区;二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郊区;三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农村。但是这类农村在中国尚是极少数。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的机械化面貌是:以传统农机具为主,在农忙季节,在某些关键工序,如三秋季节的耕耙,三夏季节的收割等,由拖拉机等机械化农机具完成。
五、当前发展农业机械的几个问题
也许是由于前几年搞农业机械的口号喊得太响了;也许是这几年没有大喊农机化农业照样取得了大丰收。于是一些人、甚至某些领导人觉得,似乎有没有农业机械都能发展农业。以致在1994年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尽管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喊得很响亮,却对农业机械提得很少。这很令人感到不安。不按中国的特色大搞农业机械化不行;对农业机械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也不行。当前对农业机械最关键的问题是一个“管”字。怎样管呢?
第一,适应目前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传统农具的作用并不断改良和创新。
调查证明,自然条件和投入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在农业生产中不论使用传统农机具还是机械化农机具,所创造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不相上下的。这说明,所有这些农具都能满足当前的农艺要求。在机械化大型农机具无法往农村推广,而传统农机具既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又有许多独到之处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来对待传统农具,不要一概嗤之以鼻,不管不问。
首先,农机管理部门要改变不管传统农具的做法,把传统农具也要管起来。
要管制造、管维修、管使用、管数量、管质量。用现代科学手段改进和加强传统农具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特别是名牌产品的质量,并扩大使用范围,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促进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发展和作业效率的提高。
举一小农具的例子。例如使用了几千年的镰刀,一张铁板、一根木棍而已,实在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然而您可知道什么样的铁板耐用,什么样的木棍好使。铁板有多少种,木棍有多少样。据不完全的调查,用铁板制作的镰刀头有宽的、有窄的、有直线刃的、有弧线刃的、有光刃的还有齿刃的。木棍作的手柄,有长的、有短的、有直的还有弯曲的。请问那一位农机专家能正确地说出这些镰刀各有什么优缺点?没有。因为从来没有谁对镰刀作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而实际上它们确存在着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而且因选材的优劣和制作工艺的差别,而在许多地区都创出了自己的名牌产品。请设想一下,如果农民在收割时使用的是好镰刀,既锋利又耐用,三天不用修磨一次,其效果会是怎样?而如果使用的是孬镰刀,既迟钝又不耐用,一天修磨好几次,其效果又会是怎样?如果千千万万把镰刀都是好的或都是孬的,其整体效果又该是怎样的?怎样才能扬长避短,取好弃孬,这不是需要有人来管一管、抓一抓的事情吗?
所以农机部门将传统农具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管理起来是绝对必要的,是对农机事业的重大贡献,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其次,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深入农村,低下头来细细研究一下农民们得心应手的传统农具并加以改良和发展。
这里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设法采用现代科学强化各种传统农机具的制作手段,使之更加好用、耐用。
另一方面是发掘民间自生自长的新创农机具,如前面提到的拉水井、倒拉犁、碾压器等。采用现代技术加以指导和改进,并加以推广,以使这些农具的优越性得到更多更快的发挥。
第二,要积极创造条件更多更广的使用大型机械化农机具。
如前所述,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影响大型机械化农机具推行的主要因素,一是经济体制(土地分散经营),二是剩余劳力(人多地少)。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目前已探索了许多途径,如发展种粮大户;向城市转移劳力发展第三产业;创办乡镇企业等。这些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定问题,但也各自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
1、种粮大户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家庭农场。这类农场的基本特点仍是:土地集中,农机效率提高,农业用工量减少,单个劳动力创造价值提高,其社会效应仍是造成大量劳力剩余。所以这种经济模式仍不可能在中国农村大量推行。
2、城市第三产业可以不断容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力。然而其用工量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容纳城市自身的部分待业人员。
3、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容纳许多农业人口。但目前乡镇企业发展中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个问题是,乡镇要和城市企业平等竞争。乡镇企业既然是企业,其性质和其他工业企业没有根本区别,仅仅是管理体制不同罢了。尽管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是广阔的,但市场对某商品的需求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虽然市场经济的规律是“自由竞争”,但竞争的结果总是“你干我不干”。国家在政策上给乡镇企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再加上它自身的所谓比较“活”(其实质主要是规章制度不严),致使乡镇企业相对发展较快。乡镇企业的这种“竞争”却成了导致部分城市企业不景气的原因之一。这些城市企业人员剩余、工人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其实质是这些工厂工人的失业、半失业。所以这类乡镇企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容纳了部分农业人口,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城镇人口失业率。这种双向效应互相抵消之后,对社会的表现是个等号。所以这样发展乡镇企业并不是解农村剩余劳力的最佳途径。
另一个问题是,乡镇企业要摆好和农业的关系。
部分乡镇的乡镇企业的确很兴旺,其规模之巨大,资金之雄厚,使许多大型工业企业无法与之相比。而这些企业却与“农”字毫无关系,而农业却成了这些乡镇微不足道的副业,甚至成为乡镇的累赘。乡镇企业之所以叫“乡镇”企业,是因为它的根基在乡镇。发展乡镇企业的宗旨应是为了“兴农”。如果因为发展企业而把农业挤垮,那么还有什么“乡镇”企业可言。
中国的乡镇企业应立足于农字,其经营项目主要是为发展农业的工商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其结果是工农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才是乡镇企业的正确方向。
4,尽快调整工农业产品的比价,使在工业和农业投入(资金、劳力)相等的情况下,取得基本相等的报酬。这就解决了“无工不富”的问题,使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同样能致富。这样农民就会自动的在农业中投入更多的劳动量,从事精耕细作,农村剩余劳力也就减少了。
总而言之,发展农业机械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要把它看得太简单了。国家既不可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既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就用,也不能让自己的东西一成不变。农业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综合工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机械,也需要认真研究、认真对待。
最后还须说明一个与本文有关的大问题。通过本文的讨论,人们已看清了传统农机具对新中国农业所发挥的半边天作用。然而,一些人常有一种错觉:似乎以传统农具为主所创造的中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是落后的。对此本文不想多作解释,只要看一下如下数字,错觉也许会消除了。
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8%。而这个期间美国为1.2%;原苏联为3.0%;日本为1.8%。
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3.5%。而这个期间美国为2.6%;日本为0.1%;法国为2.3%;西德为2.1%;原苏联为3.7%。同期,我国的粮食单产平均每年增长3.8%。而美国为2.6%;日本为2.2%;法国为3.7%;西德为1.9%;原苏联为3.0%。
以上数字还不包括发展速度更高的近10年。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民使用以传统农机具为主,结合部分机械化农机具,创造出了世界一流的农业成就。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太多了,农产品人均占有水平还是较低的。
看完了这篇文章,也许以为我是个保守派。是的,我是保守。但我保守的是在发展中国农业机械上的中国特色。
请不要忘记,邓小平同志说: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