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分析_跨国经营论文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跨国经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国经营,是指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跨国经营企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跨国经营企业,不仅包括境外投资企业,而且包括对外贸易企业;不仅包括境外合资企业,而且包括国内合资企业;而狭义的跨国经营企业是指以生产国际化为中心的境外投资企业。本文采用狭义的跨国经营企业概念展开分析。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比较

1.跨国投资规模

(1)总体投资规模。截至1999年底,全国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已达5976家,协议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9.5亿美元。由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相当部分是没有经过官方批准的,因此,这一数字所反映出的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规模还比较小。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是联合国专门从事全球跨国投资问题研究和制订政策的权威部门,其每年出版一本《世界投资报告》。据2000年版《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金额,1994和1995年分别为20亿美元,1996年为21.14亿美元,1997年为25.63亿美元,1998年为16.00亿美元,1999年为35.34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为256.13亿美元(详见表1和表2)

表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1998 1999

金额

2020

21.14 25.63

16.0035.34

资料来源:联合国《2000世界投资报告》(表2同此)。

表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85 1990 1995 1997 19981999

金额 1.3124.89 158.02204.79220.79

256.13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数据,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全球中的比重,其中5%以上的国家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荷兰、法国,美国最高,为24.13%,英国次之,为12.11%;1%-5%之间的国家或地区为瑞士、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与卢森堡、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1%以下的国家或地区为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这里,中国大陆仅占0.54%,基本上与韩国接近。当然,如果把大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全球中的比重则高达5.22%。

(2)单体投资规模。根据外经贸部数据,截至1999年底,中国平均每个海外企业投资额仅为116.3万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260万美元,发达国家平均约为600万美元,大型跨国公司平均约为6000万美元,显然相差甚远。根据《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全球有59902家母公司建立的508239家国外分支机构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经营,其中平均一母公司拥有国外分支机构8.5家。关于这一指标,发达国家则为1.9家,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25.8家,中东欧国家为205.5家,中国高达382.6家。由此可见,中国海外分支机构单体规模小得可怜。

2.跨国程度指数

跨国程度指数是一个跨国公司国外资产额与总资产额、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与总雇员数三个比率的均值。目前,这是全球范围内衡量企业全球化程度的权威指标。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比较。根据《世界投资报告》,1997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程度指数为55.4%,其中传媒行业最高,为72.8%;食品和饮料行业次之,为72.5%;以下,建筑行业为68.6%,化工和制药行业为65.9%,电子和电气制备为55.9%。1997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前50名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程度指数为34.2%,其中运输行业最高,为46.6%;食品和饮料行业次之,为40.8%;以下,纸张和纸浆行业为39.8%,电子和电器设备为37.2%,多样化经营行业为35.8%。

(2)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比较。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前50名跨国公司中,中国大陆共有6家企业入围。其中贸易企业2家,运输行业1家,建筑企业2家,生产企业1家。关于跨国程度指数,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最高,为43.1%;首钢最低,仅为16.2%,不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前50名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世界最大6家跨国公司,其跨国程度指数均在90%以上。其中西格兰最高,为97.6%,苏尔威最低,但也高达92.3%。

3.跨国投资区域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截至1998年底,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累计金额,其中68.1%流入了发达国家,29.8%流入了发展中国家,2.1%流入了中东欧国家。也就是说,全球近70%的国际直接投资是投向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既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也是吸收直接投资大国,不仅如此,就发达国家言,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38.4%流向了西欧,24.9%流向了美、加;就发展中国家言,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17.5%流向了亚洲,10.2%流向了拉美与加勒比地区。

据外经贸部统计,至1999年底,中国境外投资存量绝大部分在港澳地区,占全国境外投资总额的52.23%,亚洲地区仅为7.77%;就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言,在中国境外投资中,投向发达地区比重较低,其中美、加为13.81%,欧洲为5.33%。而投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多为非贸易性项目,即非贸易性投资;投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多为贸易性项目,即贸易性投资。

4.跨国投资产业

根据外经贸部统计,目前,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近6000家境外投资企业,投资领域包括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资讯服务等。按照投资金额比例划分:资源开发型投资占19.4%,生产加工型项目占11.5%,贸易型投资占60.1%,交通运输占1.8%,其他类型占7.1%。由此可见,在中国境外投资中,第一产业约占20%,第二产业约占15%,第三产业约占65%。尽管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较大,但是其中贸易型投资项目占据绝大比重,其他投资项目也是一些较低层次的三产行业。

纵观国际直接投资,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70-80年代前期,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产业构成发生了又一重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跃居首位。据统计,这一时期第三产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已由70年代初的25%提高到50%;每年流量所占的比重已达到55%-60%。近几年来,这一比重还在逐步提升。例如美国,其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顺序是60年代矿业石油业居第一位,制造业居第二位,其后是服务业;70年代制造业居第一位,矿业石油业居第二位,其后是服务业;80年代服务业始居第一位,制造业居第二位,其后是矿业石油业。再如日本,50-60年代,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首位是资源开发业。70年代,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首位产业已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80年代,日本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已高达60%以上,这一数据值在发达国家中位居首位。由此可见,尽管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第三产业已居首位,但是,它是在没有完成第二阶段即第二产业位居海外投资首位的情形下出现的,因此,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在与国际比较时,看起来相近似,实质上不一样。

不仅如此,80年代开始,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就制造业言,行业结构出现了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向,目前投资的行业重点已由传统的重化学工业转向了汽车、精密机械、电子电器等高精尖产业,并进一步向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信息通讯、海洋工程等高技术产业转移。反观中国第二产业对外投资,基本上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项目。从1999年起,中国加大对生产领域对外投资的力度,特别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境外加工贸易的开展。根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开展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共有151个,其中1999年新批准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50个,补办确认手续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101个。就服务业言,目前,传统的商业、运输和公用事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整个第三产业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大大下降,而银行、保险、电信、媒体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整个第三产业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大大上升,反观中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基本上都是低层次的传统三产项目,例如贸易、旅游餐饮等。

5.跨国投资方式

一般而言,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在境外举办的生产性项目绝大多数采取的是与东道国或第三国的企业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贸易性企业则主要采取中方独资的方式;境外资源开发,尤其是石油勘探开发项目主要采取国际上惯用的中外合作开发的方式;在香港的中资企业则有不少采取了由中方控投的股份制上市公司的方式。目前,我国也有少数企业的境外投资采取了BOT等项目融资方式。整体看来,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约占70%,独资经营企业约占20%,其他约占10%。另据统计,中国境外投资项目约有85%属于新建项目,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等方式设立的企业比重很低,约占15%,而且大多集中在香港地区;而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其绝大多数是通过兼并、收购方式来实现的。

目前,国际直接投资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已经转向跨国企业并购。据统计,跨国并购投资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1996年为76.4%,1997年为73.7%,1998年为63.8%,1999年为83.2%。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以合资、合作、独资等传统形式为主。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形式对接上差距太大。二是全球跨国并购的主导产业已经转向第三产业。据统计,在1997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中,第一产业仅占6.97%,第二产业占34.47%,第三产业则占58.56%,而第三产业跨国并购目前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电信、媒体等领域,中国这些领域由于基础薄弱,尚未全面对外开放。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动在内容对接上差距也大。三是全球跨国并购的主导类型已经转向强强并购,即“大并大”。尽管中国目前已组建了近百家大型外经贸企业集团,但其无论在资产规模还是企业素质上仍无法与全球跨国公司相比较。因此,在以强强并购为主流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直接投资流动在类型对接上差距也大。可以说,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对外投资实际上还处于“非主流”的状态,没有融入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之中。因此,调整中国境外投资战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应更多、更好地利用跨国并购方式取代传统的新建方式。

现在看来,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输出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品输出,第二阶段为资本输出,以上皆可称为有形资本输出。第三阶段则为无形资本输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纯粹资金投入外,各种非资金投入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越来越多。由于巨型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无需投入资金,可用理念、文化、机制、品牌、管理、生产工艺、设计手段、配方、诀窍、商誉、商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无形资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已是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的重大转向。反观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方式,几乎全为“清一色”的有形资本投入。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力差距

1.宏观经济潜力很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已由短缺经济步入相对过剩经济状态。在过剩经济下,不仅劳动力过剩,而且商品过剩、资金过剩,可谓“三个过剩”并存。在商品过剩中,不仅一般商品大量过剩,而且名牌产品也在过剩。目前看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已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一并直逼第三阶段。所谓第一阶段,即出于国内经济建设用汇的需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出口换汇;所谓第二阶段,即迫于国内严重过剩、企业竞争加剧的压力,企业开始拓宽国外市场,寻找“国际空间”;所谓第三阶段,即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需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资源配置,获取最佳效益。

(1)中国对外投资潜力。近几年来,中国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一直名列第一,在世界一直排名第二或第三,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大。根据国际资本输出规律,关于输出国际直接投资和引进国际直接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166∶10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8∶100。根据外经贸部数据,1999年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46∶100。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数据,1997年FDI(国际直接投资)输出额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平均为13.9%,其中瑞士最高,为62.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为5.8%,其中中国香港高达78.6%;中东欧国家平均为1.2%。这里,中国仅为2.2%,尚不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数值的一半。如果从FDI输出额占GDP的比重与FDI输入额占GDP的比重之差额看,在正向差额中,瑞士最高,为40.3%;在负向差额中,中国最高,为21.3%(详见表3)。

表3 1997年世界各国FDI输入与输出存量占GDP的比重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联合国《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

综上所述,无论从外经贸部数据观察境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关系,还是从《世界投资报告》数据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其二者均说明中国对外投资潜力巨大。

(2)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决定其企业跨国经营程度的最终基础。根据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1994年为第34位,1995年为第31位,1996年为第26位,1997年为第27位,1998年为第24位,1999年为第29位,2000年为第31位。可见,这一排名1998年以前,“稳中有升、升幅有限”;1998以后“有所下降、降幅较大”。如果以1998年最好排名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基本上是少数几个国际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一,甚至还超过意大利、希腊等一些少数工业化国家,更把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巴西、印度等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尽管这两年来排名有所下降,中国对外投资依然具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平均水平以上的潜力。

2.观微主体能力有限

(1)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中国企业单体规模偏小,这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据统计,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的销售总额小于通用汽车一家;中国电子行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只相当于IBM公司的1/5;中国零售商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还不到沃尔玛公司的1/10;世界炼油企业平均年生产规模是533万吨,而中国16家炼油企业平均年产规模仅为167万吨,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5%;中国汽车整车生产厂家数排世界第一,但所有汽车厂的总产量加起来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产量的1/5。

如果以1997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与中国工业前100家企业进行比较,则前者的单个平均资产金额为后者的24倍,前者的单个平均销售收入金额为后者的37.5倍,前者的单个平均雇员人数为后者的3.4倍。

(2)研究开发水平偏低。拥有竞争优势是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首要因素,竞争优势的形成则需要企业不间断的领先一步创新,而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形成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水平。目前,国际企业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生产中心阶段、营销中心阶段和研发中心阶段,研发地位已经大大高于营销地位。有定性研究结论认为,R&D经费支出占企业产品销售额1%以内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经验观察表明,大凡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都是非常重视R&D投入的。一些国际著名企业的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0%以上。根据英国《金融时报》1998年发表的资料,1997年世界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最高的10家公司是:美国孟山都22%,微软公司17%,辉瑞16%,德州仪器16%,瑞典洛奇16%,爱立信15%,加拿大北方电信14%,美国葛兰素威廉14%,朗讯科技12%,瑞士诺华12%。据统计,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997年为1.21%,1998年为1.28%,1999年为1.35%。如此低下的研究开发强度,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的形成。

(3)政策体制约束偏紧。目前,中国有关的企业政策、体制是基于“引进来”的思路设计的,缺乏一整套促使企业真正“走出去”的政策、体制。例如,关于外汇管理体制、境外投资权限、境外融资政策、对外经合制度、对外担保规定等等,在推进企业跨国经营方面都暴露出一定缺陷。以产业规制政策为例,我国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拥有企业股权,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被严格限定在债权债务关系之内。但是,纵观世界上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无一不是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方面,现代股份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集团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产权融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及其由此而来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也需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高层次融合。这里,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政府要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一个和国际惯例接轨、相对宽松的政策体制环境。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对策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潜力巨大,说明中国具备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微观主体能力有限,说明大规模、全方位构筑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必须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上加以推进。为此,按照国际惯例运作,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这是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性对策。

第一,在多大程度上“走出去”,这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引进来”的道路,今后要特别强调“走出去”,使“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在数量上保持一个“适度”的比例关系。只有真正“走出去”,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战场”作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中国经济才能更具国际竞争力。

第二,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这是决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根本所在。目前,中国虽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大而不强,这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矛盾所在。就微观言,中国企业需要尽快做大做强;就宏观言,中国经济需要尽快由大转强。只有宏、微观一致起来,中国企业才能够顺利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第三,要把跨国公司建设置入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加以认识。跨国公司是企业国际经营的载体。载体不行,一切都无从谈起。跨国公司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如果在某一产业内形成一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那么在对外开放中这一产业的经济安全就有了现实保障。跨国公司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为此,必须为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这应成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

第四,以品牌扩张为主线构筑巨型跨国公司。无型高于有型、无型统治有型,这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的名言。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应贯彻以品牌扩张为主线的“做大做强”企业战略。一是名牌延伸。一个品牌到了登峰造极之时应当适时全方位地延伸,包括品种延伸、产品延伸、行业延伸、产业延伸等等。二是名牌克隆。异地克隆、“走出去”克隆应成为中国名牌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三是名牌集中。即将绝大部分企业纳入名牌产品生产体系,以上迅速膨胀名牌覆盖范围。四是名牌整合。经过一定时期,某些生产同类产品的名牌企业需要整合起来,并由此将名牌的知名度再提升一个层次。名牌整合属于“强强联合”。从全球看,目前“强强联合”已成为名牌发展的主旋律。

第五,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对外投资风险保障。例如设立国家对外投资基金、对外投资保险险种、对外投资担保机构等等。二是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截至1999年底,中国已与88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约占同中国有贸易投资往来国家和地区的55%。三是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截至1999年底,中国已同61个国家正式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约占同中国有贸易投资往来国家和地区的39%。与中国尚未签定上述两种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作需要抓实、抓全,以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开展。

第六,不断提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层次。80年代初期以来,世界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已出现重大转向,即由国际贸易中心阶段转向国际生产中心阶段。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量与在国内生产后再出口的量相比较,前者远远超过了后者。二是跨国公司生产分为国内生产和海外生产两部分,后者大大高于前者。也就是说,国际生产已比国际贸易更为重要。不仅如此,9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与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形成了空前的高潮,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开始步入了国际研发中心阶段,亦即国际研发已比国际生产更为重要。因此,中国跨国公司应当尽快适应这种转向,适时由国际贸易中心阶段转向国际生产中心阶段,并进一步转向国际研发中心阶段。

第七,实施“与国外跨国公司捆绑在一起发展”的跨国经营战略。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某一工业行业领域,如果其市场份额做不到全球前五名,其最好的出路就是将自己纳入国际生产体系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借此融入跨国经营。而企业跨国战略联盟则是企业全球化的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新的国际经营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与其直接或间接竞争者结成战略联盟,目的是从中受益并对抗其他竞争者。因此,中国一些大型企业可以考虑采取加入跨国公司国际性战略联盟的方式从事跨国经营。

第八,树“大中国”概念,联合香港、澳门、台湾共同经营。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一个“大中国”的概念,因此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企业优势互补,如果整合起来可迅速形成顶级层次的国际竞争力。目前,香港、澳门已经回归,台湾不久也将与大陆分别加入WTO。这将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力量之一,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产生重大影响。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分析_跨国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