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旅游论文,生物多样性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形成和实施则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国际自然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前一时期的自然保护实践相比,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地将保护目标划分为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McNeely 等,1992;WRI等,1993),使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明确化、 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特别是对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从过去关注的焦点濒危物种和珍稀物种等扩大到了普通物种和常见的物种;对其实施先行的保护,体现了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深化(Noss,1990)。其二,认识到并强调地方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必要性。由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实施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公众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还以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目的,强调和重视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求得实现这一计划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世界资源研究所等,1992)。
保护区是世界各国进行资源保护所采用的最重要、最普遍的保护机制之一,因而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实施所依赖的重要基础。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采用保护区的方法是人类不能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反映,是一种不得已的被动作法,因而在保护区的经营管理方面所遇到的困难由来已久(Dasmann,1976)。 保护区一直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大。从外部讲,由于保护区建立目的的多重性使得保护区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开放以满足社会公众现实的多种需求,从而证明其继续存在的必要。从内部讲,绝大多数保护区的资金来自政府部门的拨款,因而许多保护区管理机构一直面临着经费不足。管理人员不足且缺少培训的难题。同时,保护区的建立削弱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基础;因此“偷猎、偷伐”的现象屡禁不止。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重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旨在通过合理的社会经济手段,在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同时为资源保护筹得资金,并获得地方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期达到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而持续地发展的长远目标。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自然保护运动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影响。像许多国家的情形一样,我国现存的动植物资源多集中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多以保护区,林场等形式加以保护,但是长期以来,经费严重不足、投资水平过低一直是我国自然保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诚等,1989;郭方,1992;赵宏等,1992)。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拉大了这些地区同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而保护区,林场等形式的保护机制使素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习惯的当地居民的生活发展进一步受到限制,无形中加大了这种差距。经济差距的压力和外界资源需求的激增,使地方居民在致富热情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合法或不合法手段利用和消耗现有的资源,而忽视国家、地区和个人的长远利益。长期、低效的消耗性开发利用使得这一局面更加严峻。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正生存于保护和利用双重要求的狭缝之中。
改变目前的困境,宣传和教育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外,更应通过各种合理而有效的经济手段使保护管理部门筹得必要的资金,并使地方居民从资源的多种开发利用中获益,从而减少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多种方式中,开展适度的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手段之一。
2 自然旅游的作用及其特点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用业,预计在21世纪将成为收益最高的行业。旅游业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对各国政府,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相对于传统的以人文景观为基础开展的旅游活动,以自然资源和景观为基础开展的旅游活动称之为自然旅游。许多国家业已开展的,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主流之一。自然旅游在为政府和地方带来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方面也是卓有成效的。
保护区在负有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大历史使命的同时,还具有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意义(朱靖等,1985 )。 进入80年代,我国的自然保护工作者已注意到国外开展保护区旅游活动的意义,并探讨了发展我国自然旅游的战略(张桂新,1986;赵青儒,1988;刘东来,1991)。自80年代初在湖南大庸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我国的自然旅游,特别是森林旅游也步入了实践阶段。
建立保护区的多重目的性、旅游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为保护区筹集资金方面的作用、以及我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特点,都决定了我国在保护区开展旅游业的必然性(魏湘岳,1993)。然而,由于缺少科学管理经验和认识上的不足,使我国保护区的旅游业在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与建立保护区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不良后果(张建列等,1988;韩也良,1991;陈钟镇等,1991;胡德良等,1992)。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营管理思想上存在着误解,以为保护区开展旅游业同传统旅游业一样,因而在保护区内修公路、造宾馆、建索道,甚至修建一些缺少审美意识与自然景观不相称的建筑和景点。这不但使自然资源和景观遭到破坏,而且过高的基础建设投资使保护区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从而使许多游人望而却步。仅此而言,就表明这种开发的得不偿失。二是在人流量控制及污染防治方面缺少必要的准备。有些保护区为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在污染防治方面缺少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对游客量不加限制,导致环境污染和退化,对野生动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三是管理上的不协调。保护区由于缺少开展旅游活动的经验,加之缺乏必要的基础投资费用,因而将旅游开发区出租给旅游部门,致使旅游部门在缺少指导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随意经营,导致保护区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从而因小失大。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一方面是保护区所面临的资金困难越来越严重,使保护区不得不过分看重近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是可供保护区借鉴的经验太少,使保护区的经营管理者不可避免地出现认识上的失误。
自然旅游从根本上说与传统的、以文化特征为重点的旅游一样,并非以自然保护为核心,而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尽管开展自然旅游与其它形式的开发利用相比,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远低得多,但是游人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建立的目的及维护的要求不同,因而以自然旅游为手段来促进自然保护是有限的、有前提的。对于国家公园等类型的保护区,开展自然旅游可能是行之有效、甚至必不可少的,而对另一些保护区结果可能完全相反。
3 生态旅游的内涵及特点
鉴于自然旅游在促进自然保护方面的局限性,近10年国际上兴起的生态旅游很可能成为促进自然保护更为有力的手段。
根据1992年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促进保护的旅行(Proceedings,1992)。进一步来说, 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Boo , 1991 , Ceballos-Lascurain,1991;Boo,1992a)。
生态旅游作为近几年新形成的概念已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论题之一。其形成源于两个独立发展趋势的交叉。第一个趋势来自自然保护领域。10年来,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保护学家和保护区的管理者已认识到把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乡村居民与资源保护结合的必要性。增长的人口及恶化的经济条件正使得许多国家在保护区内部或周围进行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如伐木、开矿、强化农业耕作等,对保护区的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增强保护区自身的经济实力,一方面要为乡村居民创造保护资源的经济动力,另一方面要制定保护国家重要经济资源的经济政策。生态旅游由于既能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又能为地方和国家产生可观的收入,而被保护学家视为支持保护区的潜在手段。源于旅游业的第二种趋势是度假方式的巨大转变。由于世界范围的环境兴趣高涨,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到实地掌握有关生态系统、濒危物种及其它有关复杂的保护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为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到许多保护区旅行去接受直观的教育。两种趋势的汇合导致了生态旅游的兴起。
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与常规的自然旅游有明显的区别。对于保护区管理者而言,生态旅游被看作是促进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潜在手段,其目标最终指向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其它资源保护。因此,为了避免传统旅游所带来的负效应,生态旅游是一种低投入,计划性强的旅游活动,对于游客的性质,游客量以及活动路线和安排等都有严格的限制。而常规的自然旅游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目的,因而对游客的性质无特定要求,资源及环境保护要求的尺度较生态旅游宽松。由于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常常共用相同的自然区域,使得有时难以区分这两种形式的旅游。对于某些保护区,如国家公园,这种区分可能是不必要的。但对某些要求严格的保护区,这种区分则十分必要。许多计划上的不周与实施上的偏差便是由于两种概念的混淆所致,使得生态旅游沦为常规的自然旅游,从而引起一些本可避免的环境问题。
开展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收集基础状况信息,如保护区等级、保护目标及现状、基础设置水平及发展潜力、人员状况、与旅游业的关系、与地方公众的关系等;第二,分析本地区外汇潜力、就业机会、以及环境教育等状况,从而确定达到何种旅游水平和收益;第三,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如职工培训、游客中心的建立、保护区外旅馆和手工艺货亭的建立、对旅游者的选择标准等;最后,撰写、发行和实施保护区生态旅游计划。同自然旅游一样,生态旅游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而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监测环境变化的方法仍不够成熟,环境细微的变化难以被观察到,因而难以了解旅游业开发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任何形式的旅游业都可能受到外在因素的严重影响,因此,生态旅游业不可能成为保护区和当地居民唯一的收入来源,而只能是多处资金来源和多样化经济的一部分。
4 我国保护区的状况及开展旅游业的策略
我国的保护区事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数量、面积、类型和布局以及科研、管理、国际合作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1991年底,我国共建保护区708处,面积达56.8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5.54%。预计到2000年,保护区总数将发展到1000处以上,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左右(《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领导小组,1994)。 保护区网络业已成为实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的骨架机构,旅游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实施的成败。目前我国保护区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基本上属于自然旅游的范畴。由于对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作用和要求的认识不足,已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避免开展保护区旅游业盲目性,必须形成全国性的发展战略。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保护区的类型和种类不断增多。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保护区的分类命名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且有些目的并不十分明确。为此,IUCN 提出了管理目标分类法, 将各种保护区划分为10种类型(刘双进等,1990)。我国的保护区的分类标准方面基本上可以沿用IUCN用划分类型(刘东来,1991)。根据IUCN的保护区分类和管理目标分级的标准,可以确定各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见表1)。
确定保护区旅游开发方式仅仅是开展旅游业的开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保护区基础措施薄弱,管理人员短缺且缺少培训,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手段匮乏,加上缺少旅游管理方面的经验,因而防止和减少旅游开发产生的负效应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保护区开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国保护区管理的最高机构或部门应根据各保护区的现状对其进行可行性条件的分类甄别,确定一批保护区试点,协同其他部门对这些试点进行必要的投资和人员培训,以及污染防治和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的保护区旅游活动。对于那些已经开展旅游活动的保护区,则应从全国保护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出发,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对已经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资源破坏的保护区应限制甚至停止其旅游开发活动。由于我国的保护区绝大多数是以保护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应以生态旅游为主要开发方式,在良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
表1 保护区开展旅游方式的分类 目标和要求
5 开展保护区旅游需重视的问题
5.1 保护区收益
保护区的资金积累主要是通过征收入场费取得的。保护区的门票普遍偏低,甚至有些根本不收任何费用,这对保护区而言、无疑失去了获得收益的良机。对具有环境意识的旅游者来说,入场费只是其旅游消费的一部分,并不会因较高的入场费而影响其需求,他们更倾向于以这种较高的付出形式来参与当地的保护(Boo,1991;Boo,1992a)。 因此,应当普遍提高入场费。在许多情形下,对于本国游客和国外游客征收不同的入场费是合理的。但由于一个保护区难以建立起相应的收费标准,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在国家水平上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此外,保护区的门票收入应能保证返回到保护区的建设中去。
5.2 地方居民利益
开展旅游业于当地居民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些基于旅游业的工作是应当有助于保护努力的(Boo,1992b);能促进地方的资源保护和经济、文化发展。这些新的就业机会主要体现在导游、卫队、环卫人员、宿舍管理和餐厅服务人员以及手工艺工人等方面。许多经验已证明,将地方居民结合进保护区的管理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Stephan等, 1992;Martinet等,1992;Harrison,1992;Horwich等,1992)。 改善地方居民的生活将直接缓解他们对资源的压力。应当注意的是,当地居民在何种程度上参与到旅游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仔细地分析和计划,因为他们需要训练、资金以及国际市场的配合。
5.3 基础设施建设
与传统旅游业不同,保护区开展旅游业所需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应以减少环境影响为原则,鼓励“生态技术”,如太阳能等措施。生态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5—1/4。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投入从另一角度也相当于增加了保护区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投入并非仅仅为了减少环境负效应和节省开支,它还决定于环境设计的自然美学和旅游者浓厚的环境意识。因此,只需为旅游者提供适度的实用而卫生的食宿条件和导游服务,而在环境方面的必要投资不可忽视。具体地说,应避免在保护区盖高楼和修建不必要的公路。否则,一方面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资,另一方面破坏了自然景观,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其后果往往是难以挽回的。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设施和道路,新建设施和新修道路除了要遵循经济实用和环境危害小的原则,还应尽可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5.4 负载力
一个地区的负载力是该地区产生休闲价值的生物和社会特征未受到显著的长期影响所能承受的使用强度。在实践中,常用现存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容纳的游客量来衡量负载力(Stankey等,1992)。 对游客量的失控已给一些保护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Clark,1991;Sheean,1992)。超负荷的游客量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和退化以外,还将对野生动物产生直接的影响。尽管某些野生动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类的接近,但在繁殖期所能承受的压还是极为有限的(Robinson等,1984)。因此,控制一个地区的负载力至少应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旅游者的素质。素质高的旅游者对生活条件的需求较低,保护区所需的投资少,同时,高素质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因而旅游者和保护区双方面完成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效应都较小。这一点于生态旅游的开展极为重要。其次是游客量的控制。开展生态旅游所承受的游客量应比自然旅游小,保护区的核心区所承受的游客量应比周边的缓冲区小。各保护区所能承受的游客量不尽相同,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寻找规律(Griffith,1993)。第三是游客量在时间上的分布。旅游业有旺季、淡季之分。对保护区而言,相同数量的游客在时间上的分布越均匀,对资源的影响越小。这一点对开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区,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极为重要。在旅游旺季,应对每月甚至每周、每日的游客量加以控制,尤其是在野生动物的繁殖期。
5.5 废物处理与污染控制
旅游景点的废物处理对环境学家来说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因为经验已经显示不存在一种绝对安全的废物处理方法(Sage,1992)。即使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已被除去,其产生的影响也难以消除。明智的作法是在环境退化发生前的预防,而不是退化发生后的恢复(McRae,1992 )。避免废物所导致的环境及经济影响的最好方法是防止废物的产生。这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尽量减少和避免废物的产生。如控制游客带入保护区的消费物品,减少不易处置物品的带入量,使用在自然界易被生物降解的物品,如易被分解的垃圾袋,设置回收点对垃圾进行定点回收,特别是要防止有毒物品的带入。二是重视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利用。三是对不能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循环再生利用,如纸张。后两个方面都是在废物的回收分类基础上进行的,而废物的回收分类为当地居民参与保护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同时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总之,为防止污染和控制废物的产生,需从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环节考虑,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建立必要的环境监测系统。
5.6 管理
保护区开展旅游业缺少经验,需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如经费和人员培训。旅游活动的开展最终必须在保护区管理者的控制下进行,否则将不能保证旅游收益返回到保护区和地方居民(ATEC,1992)。管理者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是具体计划的实施者,必须加强训练,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
在保护区旅游业发展计划的具体实施上应注意缓冲区的建设,特别是缓冲区的植被恢复。在保护区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具有多种功能。在缓冲区允许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活动,也可进行自然旅游活动。因此,缓冲区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核心区的保护,并被看做是以维持基本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上的持续发展的核心(Imbach 等, 1992 ; Bandaratillake,1992)。缓冲区可以在保护区内,也可以在保护区外,对缓冲区的管理应不同于核心区。在核心区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应受到严格的管理,保护区应对游客提供明确的路线指导和要求。
此外,除了必要的人员培训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外,保护区应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以吸引更多的境外旅游者。我国的保护区目前多只适合开展生态旅游。境外旅游者一方面环境意识强于国内游客,更加符合生态旅游对旅游者的要求,另一方面,其消费潜力也远高于国内的旅游者。
6 结束语
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及文化旅游同属于旅游范畴,然而它们在游客性质、管理方式和要求、资源利用和经营目标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比之下,生态旅游是明确地以促进自然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生态旅游的原则并非仅适用于保护区,也同样适用于保护区以外的自然区域。任何地区都可以通过对自然区域的恢复和维护而建立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从而完成对保护区网络的重要补充。
我们应当投资于未来而不仅仅是关心投资的短期收益,以便使后人同我们一样能为自然的奇迹所惊叹。“关心地球:持续生存的对策”的基本原理之一,便是通过建立保护区和经济利用与保护广泛结合的策略来保存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IUCN,1991)。生态旅游有潜力使我们实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