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_大学论文

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子论文,当代论文,思想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教育一词可拆为教与育两个动词。育可以涵盖教,教却只是育中一个局部的训诲行为,育比教更显重要。因而在大学中,在探究高深专业学问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的传递、文化情境的创设和文化交流的层次。当前的问题是大学更多地重视了教而忽视了育。中国的大学要培养出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除专业技术水准外,在文化选择上还面临着两个薄弱带:一是随着改革开放和面向世界的趋势,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对发达国家文化的积极因素学习和借鉴不够;二是对中华民族自身五千年文化的考察和发掘不够。更进一步说,凡谈及传统及本土文化,十之八九均溯源至孔孟即止,而忽略了在中国文化中亦占有显赫地位并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道家思想。其代表人物就是连孔子也十分尊崇的老子。

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尽善尽美的。否则世界就将失去色彩,也将停滞不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在比较众家的基础上,同时注意时代性,要纵横互补,扬长避短。就春秋战国时代而言,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孔子论“仁”,孟子重“义”,荀子谈“礼”,孙子用“兵”,而老子思想则贯穿道、德、仁、义、礼、兵诸方面。道与德二字虽各家均有所论,但终不及老子辨析得独到与精辟。至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家居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儒家思想本身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适合于封建统治者;而高屋建瓴的老子道德学说却因过于玄虚而被束之高阁,除少数几个朝代外,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未能充分扩展其思想的魅力。尽管如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仍是相当大的。儒、道二家对后世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儒家偏于外显和形式,而道家偏于内隐和深层意识。从后世广为流传的一些成语中可以查证,人们常引用的一些成语竟有数十个源自《道德经》一书。因此,对于传播与创造文化的大学而言,道家思想同样具有发掘价值和借鉴意义,而针对当前大学校园内及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迷乱心态,老子思想又不失为另一剂有效的药方。

笔者之所以想到将老子思想引入大学教育领域,是由于其思想之两大特点:一是剖析事理的宏观战略高度,二是无处不在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所著《道德经》是一部博大精深、言辞隽永的哲理诗,历史上曾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于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科学、宗教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于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和政治的统一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尤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和精度而著称于世,不仅使中国古今众多文人探其玄秘、为之作注,而且吸引了许多西方学者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渊源,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在古代,有从养生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河上公、吕洞宾;有从政治权谋方面研究的,如唐玄宗、宋徽宗;有从哲学方面注释的,如王弼等等。在现代,学者们仍就取不同之角度来研究其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把老子学说视为某一方面的学说,既有片面性,也有合理性,“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仅从某一学科侧面来理解,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来看,“道”生成了万物,又内含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道”,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本人并不打算通过论证推断出《道德经》中有(或无)教育思想的结论,而是指望将其思想引入大学之中来辅助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理解老子话之意绝不能脱离其思想主线和基本点。《道德经》总纲可用两个符号囊括:即代表“道”与“德”的无极图和代表“可道”与“下德”的太极图。前者说明宇宙之本根,后者说明世间万物阴阳辩证、对立统一的关系。全书八十一章,主要阐述了无极与太极,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目的在于使人道取法于天道,成为道德高尚之人,这样才能使社会稳定、国邦兴盛、天下太平、寿命延长。老子认为,“人”如能与“道”合一,就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同时有益于自身的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核心恰恰是“有为”的。这一点常被世人误解。其实老子凡谈及“无为”,均指向“有为”,意在遵循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不强作妄为,达成的目的是“无所不为”。本人理解“无为”之含义有三层:一是不为不该为之事,才能为该为之事;二是顺应规律,即能以四两拨千斤;三是以收拳之势达不战而胜之功。所以“无为”思想对于当前某些违背教育规律办学的高等教育界领导,或对于机械刻板的教育者,或对于受社会消极影响而舍本逐末的大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哪一个角度切入,才能使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发掘出其思想中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可以找到两者间的结合点:一是大学教育者可择其思想来教育学生;二是大学管理者可择其思想来治理高校;三是大学生可择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仅就第三个层面,即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与此同时,这些结合点也可作为教育者施教的内容和依据。本文之目的在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如果现代大学生能从老子思想中汲取养份来陶冶、丰富自己,势必有助于形成一种既有益于自身,又有益于社会的学习、生活和从业态度及其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

(二)

较之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应体现较强的独立性、专业性、研究性、创造性及高层次等一系列特点。纵观十五年来中国高校在校生情况,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分数递增而综合素养下降的反差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在体制转轨过程中诱发的各种矛盾给高校师生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明显成为世纪之交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大学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及创造未来文化的职责,如果在“传递高级文化、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校园内失却了文化氛围或难以找到高层次的文化,或缺乏各种文化间的撞击与交融,那么,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将成为奢谈。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尤其是其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直接关系着他们未来个体才能的发挥以及个体与社会间相适应的状况。

严格地说,素养应包括素质与修养两方面,素质主要指先天的禀赋、资质,修养主要指后天的学习、锻炼。就一般意义而言,素养就是指人的修习和涵养。一个现代大学生的素养可以从其德、识、才、学的综合表现中反映出来。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素养的结合步骤为:大学生--学校--社会--世界--宇宙,具备良好素养的大学生最终应领悟“道”之体性,修“天人合一”之德。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两个视角上来寻找老子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素养之价值。其一,依“以正治国”之理学做人,达“以正为人”之效;其二,据“以奇用兵”之术学做事,达“以奇从事”之功。

1.以正为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除专业才干外,还应具备以下良好的品质与修养。

第一,自胜。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学生如能洞察自身特点,就可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扬长避短。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但却是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年未解决好的问题。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源于此。人的问题往往源于不自知,然后就是不能自控,由于不能自控而诱发各种弊端。所以,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把握自己、控制自己、战胜自己的人。老子认为“静为躁君”,心静才能明了事物,把握自己。

第二,至柔。世间万物,孰为最强者?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滋润万物,性柔弱,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去高就下,顺其自然,可谓柔之至、弱之极,然而水斩关夺道,决堤冲坝,穿石毁物,无坚不摧,无所不至。大学生应效法水之精神,以柔和宽容之心待人,以水滴石穿之力对待一切困难。老子之意在于揭示刚则易折,以柔克刚之至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大学生还要学会以情动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并不求回报,这样反而能受到人们的喜爱。“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即为他人做的贡献愈大,自己就愈满足,精神上给予得愈多,自己就愈富有。据此,可反衬出两种人不符“水性”:一种锋芒毕露,左砍右杀,自以为威风;另一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机关算尽。这两种人早晚会失信于群体。

第三,谦下。毫无疑问,虚心好学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知识,也容易得到他人扶持。“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即大江大海之所以能不断壮大、气势磅礴,是因为其所处位置最低,故百川归顺。“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不自高自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就这一点,老子尚有进一步剖析,如“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即固执己见者,会不明事理;自以为是者,易偏执一方;居功自傲者,不能成大器;自觉高明者,不会再有进步。大学生之正确选择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要“为而不恃,功成不居”;要善于“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有自己谦让于人后,人们才会推举你至前,只有把自己置之度外,舍己为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拥护,同样,只有无私,才能成就自己,“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学生才能团结他人来实现预定目标。

第四,修德与行善。老子认为“道之华”为“愚之始”,即高尚的道德是纯真朴实的,如偏于奢华,则是愚昧的开端。他还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为人要仁慈大度,多为他人着想,对诚实上进者抱以激励之心,对消极后进者亦给予关怀和帮助,以诚信之心去感染转化他人,从而创造出一种同心同德的群体气氛。“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即修德养性之最终之目的是应用,不仅要用于自身,而且可用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要让德的光芒普照人间。

第五,自然。自然平和的人更易在群体中获得威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宇宙之根源,也是宇宙之归属。一个真诚、自然、平和、亲切、活泼的年轻人更易为人们接受,同时,这样的人做事也较易获得人们的帮助,其达成的目的是不争而善胜。学生要热情洋溢地投入每一件工作之中,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且不计得失,要“为而不争”,只要遵循了自然之道,“与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以奇从事——反者,道之动

大学所提供的各种学问,可以说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从知识积累的角度看,每种学问都具有科学性;而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每种学问都具有艺术性。大学生应深究其间的奥妙,不仅要掌握所学学科内容,更需锻炼对所学学科的运用艺术。要及时、准确、高效地解决大学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绝非是死读书能达到的境界,至为重要的还是要掌握思辨和行动的艺术,而任何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和处事技巧的根基,都离不开辩证法。轻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熟知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活学活用辩证法。什么时候要以变应变?什么时候要以不变应万变?在辩证法的运用方面,老子有其独到的见解并为黑格尔所叹服。

第一,处事与处世。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静、柔之处往往蕴藏着无穷的动力。事物总是向对立面转移的,阴极阳生,阳消阴长,物极必反。故解决问题的诀窍就在于从事物的反面或反方向入手。青年人应学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溪、谷为谦和柔弱之谓。就是说,刚猛之人要学会柔弱处事;荣耀之时要设想落魄之感。另一方面,对于学习和工作中千丝万缕的矛盾表象要善于运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看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难与易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皆有别,物各有形,无下则无上,无高亦无低,二者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因而从战略高度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妙方在于“将欲歙之(包围对方),必固张之(放开网口);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如能这样,则必使诸多难题迎刃而解。

第二,严谨、踏实。当前大学内学风有待改善,许多人谈得多而做得少。依老子之见,与其议论十件事,不如做好一件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时,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凡碰到难题、大事,要着眼于简易之处和细微之处,这是值得记取的规律。“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好夸海口,随意许诺,极易失信于他人;行事不稳重,看轻问题,常陷于被动。所以,应知易守难,以易当难来处理问题,最终反而不会碰到太大的困难。

第三,无为而治。青年学生在校刻苦攻读,是为了将来成就事业。而依老子之见,真能有所作为之人常常是“无为”的。青年学生只有熟知学习的规律、行事的规律和生存的规律,并遵从规律办事,才能无所不为。此即老子“无为”思想之本意。“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消极、厌世、不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大有作为,大有成功之“大为”。老子曾多处谈到“无为”而至“大为”的思想。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天下神器(指天道人心),不可为也。为者损之,持者失之”。无为而治的启示意义在于,尊重规律,才能有为;违背规律,则“为”之越多,离真理越远。

第四,有用与无用、理想与现实之辩证。当前,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使得一些人掉进了物欲的泥潭。大学中的一些人,包括学生在内,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值得深究的是: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到底什么是最有用的?对此,老子明确指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意即用泥水做成的器皿,以及我们居住之房屋,其壁、底、盖等实体均为器皿或房屋构造之必备条件,只有器皿的中空部分和房屋之门窗等空间才是真正有用的部分。换言之,如无中空部分和门窗等空间,那么器皿和房屋均是无用之物。“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事物皆由有与无、实与虚两方面构成,“有无相生”,如无“虚、无”部分,则“实有”之物也会无用。这一道理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办大学固然需要财力、物力,但更需要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办学精神和思想;青年人成才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但更需要理想和精神追求。只有思想活跃、端正才能使一切现实条件变活,并产生效用。“哀莫大于心死”,没有了精神支柱,任何人都无力面对开创事业的艰难困苦。

第五,学会把握“度”。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优秀的大学生应能学成这样的气魄,能超然于纵横交错的矛盾之上来统领全局,避免养成孤立地就事论事之作风,不能乱了方寸,因小失大。什么时候易于处理碰到的难题?老子的观点是,“其安易恃”,即在问题或矛盾处于有序到无序、混乱与发展之间来采取措施或作出大的决策,事物往往在安静的时候容易把持控制,如一有动荡,就难以控制了。此外,青年人凡获成绩,应牢记老子“果而勿矜,果而无伐,果而勿骄”之训。只有这样,才能获全胜。

(三)

老子之高明,在于他观察问题所取的非凡高度,因此才能从杂乱纷争的世界里辨析出事物的本根和原动力。也正因为他超常敏锐的洞察力,才针对世间随处可见的舍本逐末和背道而驰之势感慨而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即自然之道至简至易人人都可以明了,最容易学到;但也正因其简单,朴实而易学,结果恰恰是人人都不学,最终能身体力行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中国的大学,需要更多懂教育,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多学识修养高,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者;需要更多素质好,诚心探究高深学问的受教育者。以上三种人无不能从老子学说中汲取有教益的思想。当代的大学生绝不能成为“知识贫乏”的专业人员,更不能成为高度功利主义,自私自利,有碍于群体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或成为麻木不仁,不关心社会问题的消极遁世者。针对当前大学生综合素养偏低的现象,在领悟老子思想的过程中,笔者联想到台湾高震东先生对“学生”之本意的诠释。他认为,“顾名思义,‘学’就是来求学。学什么呢?答之曰,学‘生’。学什么‘生’呢?第一就是学‘生活的常识’,第二就是学‘生存的技能’,第三就是学‘生命的意义’,由浅至深,阶段分明。”显而易见,老子思想可为此提供充足的养份。

至此,笔者试图将宽、厚、柔的老子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特色相揉合,构架出一个现代中国大学生应力求在四年大学生涯中习得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表所示(见次页)。其依照阴阳平衡互补理论,以性格之柔美补济行动之刚强。如只柔不刚,则流于消极被动,如只刚不柔,则易遭挫折,不能长久。此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整个系统由“为人”与“为事”两个相互渗透、交溶、互补的层次所构成。也可用四句话概括为:行动为刚,性格为柔,以德动人,以法治事。具备这一思维和行为模式的现代大学生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适应当代复合型社会需求的,开放而有效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能既具有开拓精神,随时保持积极进取的锋芒,又能孚众望,赢得人们的喜爱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然,上表所示结构仅仅是从本文所探讨问题的角度提出的,尚不能居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素养模式。要全面地构建现代社会所需高级人才的综合素养结构绝非易事。依笔者之见,另外再扩充两个不可或缺的层次就有可能实现。如果将代表万物运行变化、对立统一规律的太极图用来指代人的风格和类型,那么,可以将“为人”居于阴盛一面以吻合人性之要求,“为事”居于阳盛一面以吻合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此外,需在上方加“政治修养”作指导以吻合阶级社会的要求,在下方加“专业知识技能”作基础以吻合个体生存和科学进步的双重要求。这样,就构建出了一个较完整的、而且是动态的综合素养结构(如右图所示)。因政治修养与专业知识技能两个层次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故不再赘述。需要于图中特别说明两点:第一,太极图中阳面内之阴点表示刚中带柔,故“为事”应胆大而心细,果敢而不失稳重;阴面内之阳点表示柔中有刚,故“为人”要柔顺而不懦弱,谨慎而不保守。第二,箭头代表太极图旋转运动、变化不息的状态,并因此而组合成不同类型、不同信仰、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人。

如果一个现代人才的综合素养结构符合上图中四个层次及所示方位,能以正为人,以奇从事,并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雄厚的专业基础,那么,定能同时吻合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及纯朴真诚人性的双重要求,也才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事业上高效与稳定的发展而不至于中途夭折或一无所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声音是听不见的,最大的影象是看不见的。老子思想虽不如孔子思想那样见诸于各种场合,但其确确实实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当代大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能无视这种潜在的影响,应主动传承,择其精华以修炼自身的品行。

标签:;  ;  ;  ;  

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