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昭觉县人民医院 四川 昭觉 616150)
【摘要】 目的:具体了解凉山彝族聚居区昭觉县小学生的患龋情况及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在简便口腔器械配合下,采用自然光线龋齿直视检查方法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地小学生患龋率、龋均明显偏低,其他情况与国内报告的资料相似。结论:患龋率与饮食习俗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保持口腔卫生在防龋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患龋率;龋均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059-03
3195 yi children caries prevalence survey
Li liping
Da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zhaojuexian 616150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specific areas of liangshan yi da with caries situat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students.Method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imple oral appliance,use the natural light caries look check method checks,and the inspection result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Local schoolchildren caries rate,cari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other cases similar to domestic report data. Conclusion The risk of caries rate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diet custom and living environment,maintain oral hygien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erms of methods.
【Keywords】Affected caries;Rate of caries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是以彝族为主题的彝、汉聚居区。我们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随机抽样对该地区的3195名儿童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要报道如下。
1.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凉山昭觉县二所小学6~12岁的儿童共计3195名为调查对象,分为6、7、8、9、10、11、12岁7个年龄组。其中男性1704名,女性1491名,均排除系统性疾病及全身疾病,为健康儿童。
1.2 调查方法
检查人员有四名口腔科医师担任,按卫生部1982年“全国学生龋齿、牙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龋齿的检查标准进行检查。采用口镜、镊子、探针,通过在自然光线下视诊、探诊、叩诊逐一检查,未照X线片。不明显的邻面龋,可疑龋未计算在内,对缺失牙,困难区别先天缺失或龋坏拔除,故未统计在内。龋均以龋牙数/调查人数(DFT,即平均每一被调查者的龋齿数)计算。并对调查对象有无刷牙,主要食粮等进行了询问,对照全国统一龋病标准逐项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 性别与患龋率及龋均,表1。
表1 性别与患龋率及龋均
3.讨论
龋病俗称蛀牙、虫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可继发根尖周炎、牙髓炎,甚至引发颌骨与牙槽骨炎症。如果未能给予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形成龋洞,最终致使牙冠遭到完全破坏消失,结果就是牙齿丧失。龋病具有发病率高、分布广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疾病,WHO已经将其和心血管疾病、肿瘤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现今,关于龋病病因的说法主要为四联因素,即细菌、口腔环境、宿主、时间。其基本观点为:致龋性食物糖附着在牙齿表面,由唾液蛋白形成获得性膜,此种获得性膜不仅牢固附着在牙齿表面,还可在适宜温度下于菌斑深层产酸,对牙齿产生侵蚀作用,使其脱矿,进而对有机质予以破坏,出现龋洞。
3.1 龋病与性别的关系(见表1)
本组资料女性患龋率明显高于男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岳松龄教授引证的“性别与龋病的关系”中的多数资料[1](均表明男性患龋率低于女性)。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女性喜吃零食、甜食有关,有研究表明[2]龋病发生率随进食频率的增加而恒定上升,呈正相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女性的恒牙替换萌出较早,与口腔环境接触时间相对延长,发生龋病机率随之增加有关[3]。
3.2 龋病与年龄的关系(表2)
本组资料以6岁年龄段的患龋率最高,患龋率高达54.03%,12岁最低,患龋率为12.95%。这种情况与乳牙的脱落,恒牙的萌出有密切关系,与其他作者以往的调查资料基本一致。
3.3 乳牙龋齿在各牙位上的分布(表3)
我们调查发现,龋齿在乳牙列中,以下颚第二乳磨牙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上额第二乳磨牙。与国内他人报告大体相似。[4]下额第二乳磨牙在乳牙中萌出最迟,与恒牙替换亦较晚。它的龋坏到丧失都会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影响额骨和牙齿的正常发育。保护乳牙特别是保护第二乳磨牙,对口腔额面部的发育成长,对恒牙列的正常排列起着重要作用。
3.4 恒牙龋齿在各牙位上的分布(表4)
本组恒牙龋齿在牙位上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与各地资料相同,基本符合左右对称,患龋率下额高于上额,后牙高于前牙。恒龋一下额第一磨牙患龋最高,占恒龋的24.6%,其次为下颚第二磨牙,占恒龋的16.08[5]。这与牙齿的形态和位置有重要关系。第一恒磨牙最早萌出,又是负担咀嚼压力的主要部位,因此是龋的多发部位,也是我们放龋工作的重点,很据四川省和上海市的报道,第一恒磨牙涂料封闭确有降低患龋率的效果,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进行。除此外,氟化物的应用,糖类食品的控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均是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的有效方法。
3.5 本组患龋率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本组小学生患龋率为27.8%,龋均0.57个(表1)。患龋率低于全国平均数(37.3%[6])。与我国各地区少数民族患龋率的调查资料(表5)相比,除高于平坝的苗族(23.3%)、布依族(17.6%)及昌都的藏族(24.9%)外,均低于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7]。
3.6 生活环境与龋病的关系
凉山地区日光照射时间长,受太阳的总辐射量大,人们在屋外的活动多,接受阳光照射时间长,从而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及钙的吸收,使牙齿有了良好的发育过程,增强了牙齿的抗龋力。彝族主要以马铃薯、燕麦、荞麦等杂粮食为主,食大米、玉米者甚少。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介绍大米中赖氨酸最少,玉米中既缺乏赖氨酸又缺乏色氨酸二马铃薯、荞麦的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8]。Mcelore动物试验证明,给动物补充赖氨酸,会抑制动物的龋病[9],因此我们推测本组资料患龋率偏低与当地失误中的赖氨酸含量可能有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居住与深山远寨,精制糖食物极少,同时食物制作粗糙,且富有纤维性,这样既增加了咀嚼时间,增加了咀嚼功能,又促使唾液分泌增多,利于口腔清洁作用,减少了食物在牙齿上发酵产酸。故我们认为生活环境是影响龋病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7 龋病与口腔卫生的关系
本组调查结果,口腔卫生良好者占调查人数40.08%,患龋率为24.37%。口腔卫生不良(无刷牙习惯)者占调查人数的59.92%,患龋率为33.48%,明显高于前者(χ2=29.3096,P>0.001),与其他者的报道一致[10]。针对我县儿童龋病的现状和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需求,必须唤起全社会、学校和家长对龋病的重视。医疗部门要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从早、从小入手,教育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龋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彝族儿童龋齿发生率与龋均相对而言处于低水平,其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等因素相关。因此,应深入分析引起龋病的因素,并提高口腔医务工作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的重视,从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实现减少儿童龋病发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岳松龄.《岳松龄现代龋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陈志斌.3~6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52-1053.
[3]热比亚.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00-702.
[4]向杰,汪秋实,闫丽等.儿童尿氟与龋齿的相关关系—降氟改水10年后的评估[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12):884-887.
[5]闫华侠.探讨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92-193.
[6]黄成,文勇,叶艳等.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效果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7):114-117.
[7]王梦醒,关飞,邵若蘅等.儿童龋齿口腔感染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7):1611-1612,1624.
[8]刘建忠,李雪,胡德渝等.四川省6岁儿童乳恒牙患龋状况及相关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214-216,220.
[9]马卫平.5424名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51-352.
[10]王梦醒,赵丽萍,邵若蘅等.小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5):2861-2863.
论文作者:李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龋齿论文; 口腔论文; 恒牙论文; 彝族论文; 磨牙论文; 儿童论文; 乳牙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