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在首届“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讲话论文,金融论文,工程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中央银行来讲,大家关心的是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问题。根据最近得到的一些反馈和要求,本文想讲“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这个题目。
一、经济描述、工程描述及其沟通
图1展示了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的主要内容。首先看左侧图示的经济描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拟定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这些目标和要求属于最基本的经济描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明确提出要实施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经济描述的一项新内容。在效果的经济描述方面,国务院对货币政策一直有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求保持针对性和灵活性,要防止出现超调(Overshooting)或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在调控目标逐步实现后,还存在调控政策的退出问题,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及其应对过程中,很早就有人提出,危机期间的部分刺激性政策要适时退出。以上这些,都是关于调控政策的经济描述,具体实施时,还涉及怎么操作的问题。
不妨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操作部门在实施经济描述所拟定的政策调节时会涉及哪些具体问题。一是调控的方向,也就是宏观政策应作顺周期反应还是逆周期反应,所谓逆周期就是要求进行逆反馈调节。二是调控的数量或力度,比如通货膨胀变化了一个百分点,利率政策是否作调整?如果调整,是调整0.25%还是0.5%,还是调更大的幅度?三是调控的时间特性,是前期调快一点、后期慢一点,还是前期调慢一点、后期调快一点?如果前期调快一点、后期调慢一点,基本上体现为微分特征;如果不那么着急,而是根据累计的信号慢慢作调整,就体现为积分特征。四是涉及状态识别问题,仅进行反馈调节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前馈调节(Feed Forward)。此外,在多变量情况下,还涉及诸多调控工具如何作出选择、如何进行组合的问题,以及调控工具运用的顺序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要通过工程描述来解决的。
图1 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
所谓工程描述,就是借助系统工程特别是控制理论方面的方法,描述经济金融运行及政策调控的机制、机理。比如,在上海的外汇交易市场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人民银行及其上海总部的货币政策操作部门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频繁地进行日常公开市场操作,这种操作显然不是仅凭借货币政策理论及其经济描述就能进行的,而更多地要通过比较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相比而言,这种技术操作就更多地类似于工程师所做的工作。
这必然涉及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之间的沟通问题,这十分重要。工程描述更强调宏观调控的操作性,以及对宏观调控利弊得失的权衡比较。如果经济描述过于笼统,从操作层面或工程描述的角度看,会觉得调控的意图不清楚;如果经济描述只强调调控要具备各种优点而不考虑其副作用,工程描述就会指出这个要求太高,不具可操作性。另外,工程描述也能从细节上考察对经济系统的识别是否正确,是否有偏差,调控工具的特性如何,等等。
可见,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之间需要进行较多地沟通,有时需要反复沟通,最后才能达成某种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之后再进一步跟踪检测其操作效果。应该说,这些年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之间的沟通取得了发展,深化了我们对宏观调控的认识。同时也要看到,沟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艰苦努力。这些工作,正是人民银行需要进一步深化的。
二、负反馈调节原理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共识是,经济系统的顺周期性是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评级公司评级的顺周期性;资本市场特别是杠杆性借贷的顺周期性;盯市会计准则所产生的顺周期性,等等。为此,危机后有关宏观调控的一项基本经济描述是要加强逆周期调节,这对应着工程描述中的负反馈调节系统。
图2描述了一个简略的负反馈调节系统。在系统外有某种输入,在经济学上通常称作“外生变量”,从左边输入并作用于对象系统,会在系统右边形成某种输出,通常称为“状态变量”。宏观调控的对象系统就是经济系统,反馈调节系统就是根据系统输出,将状态变量反馈作用于对象系统进行调控。如果状态变量作用于对象系统的效果是正反馈,就容易使系统发生放大效果、振荡和不稳定;反之如果是负反馈,就有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状态变量也有可能无法直接检测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一些可观察的变量来替代性地反映系统状态。为此,在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人们也在不断地改进统计指标,在指标选取、设立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期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系统的状态。比如,现在大家比较熟悉和常用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就是这方面的一项进展。
反馈调节系统
图2 一个简略的负反馈调节系统
(一)外部扰动的三种形式及其调节
对于经济系统,外部扰动往往有多种形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如图3中第一行的三幅图所示,分为正弦波扰动、脉冲式扰动和阶跃式扰动三种输入,每幅图下方对应的图表示所应采取的调节措施。
图3 负反馈调节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正常的经济波动,通常假设为一个类似于正弦波的扰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的负反馈调节就应体现为一个与正弦波方向相反的调节。简单地说,就是在经济过热时调控要紧一些,经济偏冷时调控要松一些,这样会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使状态越加符合调控目标。当然,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对系统状态的测量往往存在滞后,这种情况下逆周期调节就不是完全的负反馈,而是存在相位上的偏差,从而可能导致调控出现问题。
第二种是脉冲式扰动,即系统有时受到突然的外部扰动,随后扰动迅速消失。例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和2012年桑迪飓风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冲击,就更多地属于脉冲型扰动,来得快,去得也快。出现脉冲式扰动时,宏观政策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反应?如图所示,通常应作先快后慢式的反应,开始的幅度要大一些、快一点,后面则小一些、慢一点。从数学角度看,这种调节具有比较强的微分特征。
第三种是阶跃式扰动,系统受到的外部扰动持续存在,不再消失,类似于一个台阶,迈上去以后就不下来了。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看,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时,主要发达经济出现了类似自由落体式的突变,就像从某一水平突然下降到了低一级台阶,之后延续很长时间,这就属于阶跃型的扰动。对于这种扰动,调节究竟采取什么策略?图3中描述了政策应对的一种情况。
(二)反馈调节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特性
在对宏观调控进行数量化的工程描述中,最有借鉴意义的方法来自于控制理论。对于这些调节类型,控制理论很早就有非常清晰的数学描述。用控制理论的语言来说,负反馈(或逆周期调节)的确定主要来自三个因素:一是比例因素(Proportion,P),就是当状态变量变化时,调节的工具采用什么样的数量和比例;二是积分因素(Integration,I),就是当系统变化了一段时间后,用系统累计变化的数量来决定调控的力度;三是微分因素(Differentiation,D),就是系统状态刚发生变化就立刻作出反应予以对冲,这种方式强调快速动作,一旦有效果,系统起了变化,就立刻“收手”退出。
可用公式(1)对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进行描述:
以通过利率工具来调控通货膨胀的政策操作为例。用CPI衡量通货膨胀率,如果针对累计CPI进行调控,即是用物价变化的积分特性来调节。截至2012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累计CPI就是从1月份到11月份的累计物价同比上涨程度,这个累计值就是一个积分效果。与此类似,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等采用某一时点之前12个月的累计CPI的方法,也是体现为积分效果。通过累计或从积分效果捕捉状态的变化通常耗时较长,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掌握的情况比较全面,调节比较有把握,系统稳定性较好。如果用当月环比CPI作为参考指标并进行调控,即是运用了物价变化的微分特征,也就是更多地关注当月物价的变动趋势,并及时作出是否需要及时响应的决策来进行调控。微分特性的调节反应迅速,起效快,系统状态能够较早地恢复正常,但稳定性较差,有时还会起副作用。同时,为了提高月环比数据的可靠性,最好要对月环比数据进行季节校正。
三、危机应对的政策实践
图4描述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两种调控政策措施。金融危机对于美国而言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但对于中国来说,危机更多地是从外部输入的,从2008年9月下旬开始突然爆发并不断蔓延深化,表现为一个阶跃性的变化。当时,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行动,10月份研究部署并在11月上旬就正式对外宣布了一揽子刺激计划,转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利率、准备金率、财政赤字安排等许多政策工具都做了进一步衔接。这些政策响应属于具有微分特征的、T[,D]参数较大的迅速调节,图4左边中间的图反映了这种政策调节,对应了当时“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提法。从左边下面的图形所反映的效果看,系统可在较短时间内回到初始状态。但是也要看到,这么强的政策响应实施后,系统虽然恢复快,但波动大,往往呈现超调并导致系统存在一定的振荡。也就是说,微分式政策反应可能产生过冲问题,会有副作用。因此,进行微分式调节后,要考虑在什么状况下调节政策应及时退出。事实上,早在2008年12月,国际上就开始讨论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
图4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调控选择
另外一种情况是,不作微分式调节,而是等到累计的信号非常清楚时再逐步开始调控,这意味着更多地采用积分式调节政策,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图4右边的三个图反映了这种情形。这种策略相对比较稳妥,但状态变量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间会比较长,系统的变化呈现为右侧最下方的曲线变化,即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相对缓慢,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通常不会出现左侧图形显示的那种超调和振荡。
(一)多变量情况下的向量化
以上的讨论是基于单变量假设,即状态变量只有一个,操作工具也只有一种,这样分析起来比较简单、直观,容易理解。但大多数情况下实际经济运行及其调控都是多变量的,为此需要把理论模型扩展为向量型,通常状态变量是一组向量,调控操作工具也是一组向量。就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我们强调需要观察的系统状态变量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同时,调控中使用的工具也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包括央票、回购)、再贴现等多种工具。此外,还有一个指标是如何评估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这涉及评价函数的构建。在使用这些工具时,系统会变得复杂,计算的难度也会增加。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努力降低系统的复杂性,使之尽可能简化,既方便沟通,也便于操作。
(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危机以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出现。大家知道,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含了一些新的变量和工具,例如资本缓冲垫、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许多内容中国早在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率先试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定了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011年人民银行向银行类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差别准备金率的初步计算公式,体现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这个计算公式在自变量方面包括了若干状态变量和其他指标数据,如经济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速度、资本充实率、流动性指标等。有了这些指标,就可以通过反馈的形式,动态地计算出一些具有指标性和调控意义的变量,比如金融机构可根据其资本充足率状况等数据,大致估算出拓展资产运用的余地有多大。如果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偏离了这种负反馈调节所要求的状态,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调控所要求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解释,宏观审慎调节框架是在过去原有的反馈调节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观察变量和调控工具,使得这个调节系统更加符合工程描述,因此更多地具有向量特征,同时也具有比较明确的方向特征和时间特性,以此实现对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调控的改进。
总体看,中国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调控策略,推动经济实现率先复苏,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为提振信心发挥了积极、有力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赞誉。同时,我们也要切实认识到,任何一种调控都不可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都必须服从于系统特性的描述,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有过冲,有振荡,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考虑政策的退出,以减少过冲,使振荡逐步衰减,从而使系统能较快实现稳定。
四、关于前瞻性调控
对于货币政策效果,党中央、国务院总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科学性含义是宽泛的,不用多解释。那么怎么认识前瞻性和有效性要求?
前瞻性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消除测度状态变量时的滞后,使之及时反映对当前系统状态的实际值。但很多情况下,系统的状态变量无法直接观测到,需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观测到。一个工程方面的例子是,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往往无法直接用仪表测量其内部温度,所以通常只能采用间接测量的办法,得出对反应中心部位温度的变化状况。前瞻性要求把本来滞后的一组观察值转变为对系统状态变量的实时描述。在实践中,统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力求一些新的统计数据能体现前瞻性,很多部门也在自觉使用具有前瞻性的观察变量。但是,也有一些社会公众和个别部门会不自觉地使用比较滞后的观察变量,对系统状态的判断不够准确,往往导致对形势的误判和政策调控的滞后。
另一种前瞻性是,要求我们对对象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调控模型有非常清楚的了解,从而能够做到前馈式调节。这首先要求对对象系统的数学模型有比较准确地把握,如图5所示,不管是外部扰动来自于金融危机或是飓风,只要外部一有变化,经济系统对该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都能够被准确地捕捉到并作出具体估算,随之进行相应的政策调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调控的前瞻性就可以大大提高,就不必像多数情况下我们所做的那样,只能在观察到系统状态变量已经产生的变化后再进行调控,比如反馈调控是在发现CPI出现明显波动、GDP增长明显下跌、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才做出反应。前馈调控则只要外部条件一发生变化,就立刻能计算出经济系统中CPI、GDP以及就业率可能将会出现的变化,并根据这个计算结果进行调控。
图5 前馈调节模型
不仅如此,从开始进行调控到调控效果显现也有滞后性,前瞻性要求把这种滞后也考虑在模型内。比如,假设某种调控工具实施后的效果要滞后两个月才显现,那么就应提前两个月开始行动。这就是说,我们还要对政策调节的模型及其作用效果有准确的认识和数学描述。
可见,如果我们对图5中所示的两个数学模型都具有充分的认识,就可以开展前馈性调节,而不必再依赖反馈型调节。但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经济系统的数学模型都很难实现完全的模拟并进行充分的验证,而只能更多地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尽可能地接近系统的真实状况。因此,系统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调控的数学模型总是近似的,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就需要不断完善调控的工程描述手段,提高对系统的识别和对调控模型的认识能力,更多地逼近前瞻性要求。
五、关于调控有效性的度量
宏观调控的效果如何衡量?这涉及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衡量有效性也有个指标。最常用的指标是稳定性。比如要衡量本世纪以来十多年宏观调控的效果如何,就要看目标变量的稳定性如何。而且,这个稳定性是可以比较的,可从全球范围内进行国别比较,一般来说,同一目标变量如果在某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就可以大致判断该国调控政策相对比较有效。近年来,我国提出要把GDP增速稳定在8%左右,把CPI稳定在3%以内,这就是对目标变量稳定性的一种要求,也是对调控政策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当然,这种衡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不太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大的情况,如果外部不稳定,国内经济就很难保持稳定。因此,还需要其他一些针对外部扰动来衡量有效性的指标。
一种选择是时间度量,比如要求在扰动发生后恢复到系统原来的状态的时间最小化。在这次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希望以最短的时间实现经济复苏,恢复到原有状态。比如从2008年9月开始,用最短的时间,比如在半年或一年内,使经济恢复到危机前平稳增长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政策就要更多具有微分特征,即使用较大的微分系数T[,D],因此采取的措施力度比较大、动作比较猛。对此,也有国家提出批评,而倾向于采取长效措施,认为这样才有助于解决根本问题。这也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以来各国政策中争议和差异比较突出的地方,有些国家反应快、动作大,有些国家行动迟缓一些,而且动作小。反应快的国家认为有些国家动作太慢,不能解决问题;动作慢的国家则认为反应太快会有副作用。这些争议表明,每种政策反馈必然有优点也有缺点,具体如何选择?这既要看经济系统自身的特性,还取决于该国的宏观调控目标及要求。
衡量有效性的另一个可能指标是节约资源,即应使用成本最小的调控方式。以烧锅炉为例,如果锅炉温度低了,需要加温,可以选择急火快攻,也可以选择徐火慢催,哪种效果好?一种标准是看哪种方法耗煤量小,节省成本开支。宏观调控也是如此,如果对调控达到目标的时间不作要求,其有效性的一个标准就是调控消耗的资源最少、成本最低。本次金融危机中,有些国家的调控策略就存在这种考虑,其中包括对财政成本的考虑,这是因为部分国家的财政状况不太好,调控过程中财政政策力不从心,因此希望使用较小的损耗或者最小的成本来实现经济复苏。
可见,在提出衡量政策调控效果的指标时,首先要明确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这种目标往往对应着一种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设定了不同的目标函数后,就会有不同的调控有效性度量。同时,设置了目标后,就要用确定的目标优化程度来衡量调控工作的效果,而不能要求调控实现所有的目标。从工程的角度来说,这些因素在调控之前就应描述清楚,在调控中才能充分把握,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调控目标。
本文大致介绍了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工程描述和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认识这些问题。通过介绍这个题目,希望大家能够讨论,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同时,每个机构或部门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可能都有类似的某种调控要求,会在不同层次上涉及管理和效果测评的问题。对于一个机构或部门的领导者来说,不仅需要在概念上给出清楚的描述,同时还要强调良好的可操作性,因此也需要注重工程描述。上述有关宏观调控的技术细节,也可以提供借鉴。
本文根据周小川行长在首届“金融街论坛”(2012年11月18日)上的讲话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状态变量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调控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