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新思路_可持续发展论文

青藏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新思路_可持续发展论文

青藏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藏高原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新思路论文,藏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47(2002)02-0001-08

科学界从地质、气候、生物以及考古等方面对青藏高原进行了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形成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原的剧烈隆起和气候的影响。历史地理学家则认为青藏高原人类社会的兴旺或者衰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态环境决定的。因此,就青藏高原而言,天时地理决定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同时,天时、地理、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共同构成为相互联系的综合系统。但是从长远的时间与宏观的空间看,决定高原生态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天时与地理。

首先,高原的强烈隆起是形成今天青藏高原地貌与生态环境的根本原因。

地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经历了三次急剧上升阶段。最近的一次上升持续到今天,从而对高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高原的隆起,使气候向寒冷干旱的方向发展;高原内部环境寒冻风化和干旱趋势加强;山岭被蚀低,山坡后退,谷地拓宽,地势缓和;西昆仑山北坡广泛堆积黄土,同时形成北部沙漠;气候寒冷干旱形成许多内流河与内陆湖泊;湖泊处于退缩分离之中,形成盐湖盐矿;高原冰川、冻土和草甸普遍退化;整个高原生态环境处于退化之中。

其次,高原的隆起,改变了亚洲和全球的地理格局环境。

高原的隆起,使藏北高原成为亚洲大陆的寒冷干旱核心;形成了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和毛乌素等高纬度沙漠和黄土高原;东亚与南亚则生物繁华,气候湿润。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中国西北不会像今天这样干旱,东部地区不会湿润,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也不会出现阿拉伯地区的沙漠气候。

再次,高原的隆起和气候的干旱寒冷,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处于衰退之中。

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从西部向东部、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迁移,并受制于天时地理环境。公元前6000年——前3000年之间,高原隆起缓和,气候转向温暖湿润,高原东部遍布森林,西部分布灌木草原;藏北有人类在活动。而后几千年以来,随着高原的隆起,天气寒冷干旱加剧,森林从大部分地区退出,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高寒地区成为无人区。近3000年的历史表明,气候对高原经济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当气候温暖湿润时,高原生态环境发育良好,人类经济比较繁荣;而气候干旱寒冷时,高原经济出现萧条衰败。

20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日益加重。目前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趋向减少,草地退化和沙化加重,生物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化受到威胁。这种状态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对人类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由于未来高原气候会朝着持续干旱、寒冷方向发展,高原地质上的隆起也会持续进行,高原生态环境将进一步退化。因此,未来高原发展的前提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发展的问题。生存是第一位的大事,对此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给予认真的关注。

导致高原生态环境退化的诸因素中,除气候旱、寒趋势及地质变化等外在因素外,人的行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类对高原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无序的掠夺,加速了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高原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牧地区经济落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生态环境退化演进。同时人类在开发自然中的短期行为、无序行为及过度掠取,使社会经济不能持续发展,社会文明不能和谐发展。

基于如上认识,我们认为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不仅仅是个环保问题,而是高原藏区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实行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要通过人们观念的转变,行为的转变,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控制环境的退化,即努力减轻、延缓、推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事实上,过去人类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证明我们在推进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使社会的进步与环境的改善同步进行。

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高原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都到了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我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继续对自然环境采取掠夺、破坏的方式,使环境与社会都陷于困境;要么彻底反思过去,抛弃旧观念、旧模式,走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使高原环境与社会走上和谐、文明、繁荣之路,我们必须彻底反思过去,改变观念与行为,改变以往那种以人为中心,为己谋私利的观念,树立人与高原生态相互协调,和谐共处,共生共荣,把生存环境当作自己生命组成部分的观念;必须抛弃只求经济利益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人与其它生物的长远利益的行为,实行人与环境相适宜,经济开发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生不息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必须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赶上内地发达地区,与东部地区趋同的发展目标,而要立足于高原生态环境与藏族社会文化基础,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将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为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必须放弃或抵制某些人宣扬的“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生活质量标准,应树立节俭、勤劳、文明的生活观;奉行节制开发、节制消费、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平等、自由、仁爱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确立新的观念与行为,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的目标、原则及实施方略方面。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主题报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战略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各国各民族关于发展的观念和行为当中,并且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发展的战略。目前,人们尽管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方式尚无统一、具体的认识,但主要原则却为众人所公认。如: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发展,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改善质量,实行绿色消费,洁净生产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应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使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等等。上述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而在青藏高原,由于各族人民切身体验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与生态问题,所以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倍感亲切。同时我们还应该补充一点:由于藏族传统文化注重人类行为和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鼓励当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高原地域特色。

当然,当我们的目光转向高原藏区目前实际发展问题时,环境问题并不是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建房修路,对高原人类来说也许是更紧迫的问题。当几万名农牧民尚未脱贫,几万名下岗工人急需就业的时候,生计问题当然比环境问题更重要。人们有理由认为;当工业化刚刚起步,经济实力没有积累到相当水平的时候,政府拿出更多的资金搞环保是不可能的。在许多农牧民尚未脱贫的状态下,让老百姓全力保护环境,爱护野生生物也有困难。然而环境退化问题确实又是迫在眉睫的危急问题。再不控制环境退化速度,我们许多人可能论为“生态难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奇闻。眼下,我们必须对高原的生态、经济、社会诸多问题作综合的、立体的考察,提出全面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总体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目标。

青藏高原藏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必须要以以下几方面因素为依据:

1、把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发展状态和趋势,特别关注未来100年由于气候干旱与高原持续隆起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重视生态环境演进的方向,以环境与自然的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力求减轻环境的退化速度,努力改善环境状况。

2、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国现代化表现为社会全面进步,即富强、民主、文明,实际上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高度发展,这里也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发展。青藏高原藏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保持民族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也将力求在21世纪中叶达到现代化标准,届时将青藏高原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的改善。

3、依据我国政府发布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如《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定以及关于藏区稳定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原则和内涵,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同时鼓励经济增长,实施生态经济,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4、根据高原各民族,特别是藏族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途径与方向,在宏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设藏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据此,可以提出青藏高原藏族地区21世纪中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具有藏区特色的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实现高原藏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区。其具体目标是:

1、通过各方努力,减缓、控制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使高原生态环境在高原腹地及自然保护区能得到改善;在经济开发区与城镇地区控制环境污染;使高原生命支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与平衡得以实现,自然资源能够以持续的方式加以使用。使高原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2、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得以改变,生态经济、绿色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与质量的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3、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先富与共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得到协调,在促进效率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地区差距缩小,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较为合理,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完善,教育、科技与医疗文化事业发达,民主法制制度完善,建立起适宜于高原环境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政治体制与社会管理体制。

4、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中找到与现代化结合的方式,实现文明的更新转换,使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明在高原生长扎根,由此带动广大民众文明素质和价值观念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遵循必要的原则。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首要任务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实现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遭到破坏,任何发展便成一句空话。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由高原的特殊性决定的;

(一)高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退化严重。

高原土地面积87%在海拔3000米以上,丘陵、山地、沙漠、戈壁占高原面积的四分之三。真正适宜农业的土地只占高原面积的0.94%,适宜林业的面积只占8%。高原生物生长艰难,在干旱、寒冷气候下,牧草生长只有3-5个月。植被分布稀疏,生长低矮,产量不高。受环境限制,在高寒草原,无论种树种草,生长很困难,成活率很低。高原又是自然灾害多发区,严寒、干旱、大风、大雪、泥石流频繁发生。农村多受干旱大风袭击,而牧区大风、大雪、干旱会造成牲畜大量死亡。

高原生态环境正在急剧变化。青海省目前退化草地面积已占整个草场的33%,西藏也有三分之一的草地退化。而青南、藏北高寒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62%以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海省沙化面积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同时,高原河流、湖泊水资源明显减少,河流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趋向干涸,冰山雪线后退;生物种类正在减少,分布区缩小。

未来气候将持续趋向干旱、寒冷,从而会加剧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来生态的和社会的灾难:高原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草甸生态)趋向荒漠化、沙漠化,使高原多种生物和珍惜濒危物种随之消失。高原环境恶化会对我国高原周边地带,特别是东部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影响。高原水资源的减少,会导致东部地区诸河流量减少或干涸;高原森林草地植被被破坏后会造成东部旱涝灾害发生;高原环境的改变将导致气候变化,高原生态恶化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目前,在江河源地区及祁连山地河谷,由于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而导致许多农牧民沦为“生态难民”,不得不远离家乡,流向它乡,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藏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社会发展应该归结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藏族地区安定、繁荣,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使命。所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命令,便是超越集团、个人利益的绝对命令,一切个人、一切地区都要无条件地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绝对任务执行之。

(二)青藏高原在全国是开发成本最高,难度最大的地区。

即使抛开其它方面,专门考察青海、西藏地区开发环境和条件,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青藏高原在我国各个区域中是开发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地区,无论是其自然基础,经济基础,还是社会条件,都有相当大的难度。

从自然基础看,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地形起伏度大,气候寒冷、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重,森林覆盖率低,远离出海口岸,因此自然条件在全国各地区中属于较差的地区,同时生态脆弱,对人类生存、生活及生产活动的承载力也最差,因而发展所需投入的成本也最大。

从经济基础看,青藏高原由于交通落后,人均GDP在全国最低,贫困发生率较高,各项经济指标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相差在几十倍以上。

从社会基础看,包括酵育程度,医疗条件,科技水平,文化事业,生活基础设施,就业与社会财富分配公平状况,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差,人口素质与社会结构有序性差,因而社会基础在全国最低。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生态利益,还是从社会经济利益;也无论是高原本身,还是对全国而言,保护高原的生态环境,其效益远比开发它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应是首要的任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时也应该成为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除了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之外的一项新兴产业,而且应该列为高原第一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和考核的主要指标。

然而我们讲保护高原环境,并不是将青藏高原全员封闭起来,只搞保护而不搞开发。这里我们要依据高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原则,对高原的保护与开发作整体统一规划。目前,至少将高原高寒草原草甸地区、山地森林地区加以重点保护,不断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将三江源地区,可可西里地区,及青南藏北大片牧区联为一片,形成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同时扩大其它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外,在谷地农业区,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而在低海拔、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镇工业区,形成经济开发区,在柴达木盆地形成资源开发区。从地域面积比例看,保护区面积广大,而经济开发区与资源开发区占的面积较小。这样既可以保护高原大片土地生态资源,同时也在条件优越的地区发展经济。

二、坚持高原整体系统的统一性

如果以系统论来研究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视高原为一整体系统,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地理自然系统,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于人们在高原生活,从而建立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系统,两者合起来,则构成了统一的地理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复合系统。

构成高原系统的主要要素有:1、独特的理自然系统;2、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3、独特的地域自然区。高原由不同特征的自然区所构成,如藏南山地湿润林地,川西峡谷高山林地,羌塘青南高原高寒草原,青东祁连山地草原,阿里干旱荒漠区,昆仑山地干旱荒漠区,柴达木盆地荒漠区等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统一的高原自然区系统;4、独特的经济社会系统,受高原环境制约,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经济社会区域,如游牧社会、高寒农业社会、农牧结合的社会、城镇工业社会经济类型等;5、不同民族社区。高原上经过长期的人口迁移流动,形成了以藏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社区。从人口比例来看,高原各民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48%,汉族为37%,回、撒拉两个穆斯林民族占9.6%。从居住面积看,藏族几乎居住在高原每个州、地、县、乡。

青藏高原作为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统一性。高原的整体统一性表现为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高原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区域,不同自然区及不同社会经济类型都有自己的特性,而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文化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对高原局部的开发必须从高原整体去考虑,从整体对部分的功能作用分析每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局部的部分的功能有利于整体协调功能。必须要注意到高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注意不同自然区域,不同社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区别,依据不同对象实施不同方略。而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错事。比如,长期以来缺乏对高原整体系统的全面研究,也缺乏统一的高原整体发展战略。各个地区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或发展战略时,缺乏系统观念;搞经济开发,忽略了高原生态环境,忽略了高原系统本身的统一完整性和独特性,而企图将高原纳入与内地同一的发展模式。在高原内部搞区域性的开发战略,忽略了对邻区及高原全局所产生的影响。另外,对高原系统内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的独特性不加重视,强行推行统一的方针,例如“资源开发”战略可能使资源丰富又开发条件很好的区域目前受益,但对地处高寒地区而资源珍贵的青南地区,开发自然资源的战略既不能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稀缺,成本太高等原因),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这些教训一定要认真汲取。

三、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系统和谐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追求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系统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两者相互作用,共同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内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要求:

1、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布局在空间上要与高原自然区域相协调。高原自然区由依高山海拔高度不同而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结构与由于地势和大气气流影响而形成的区域梯度景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垂直自然带是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冰雪等不同自然带;区域水平分异则由高原东南向西北的不同自然景观: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的变化。与这种不同特征的自然区域相适应,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要依据自然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分区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例如根据海拔高度,地势地貌,自然生态划分出自然保护区,生态人文保护区,生态牧业区,生态农业区,经济开发区,城镇区等。使人类社会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一致。

2、人口数量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多项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人口的发展目前已经超出了土地资源承载能力。青海、西藏(还包括甘肃、贵州、云南)由于人口过多而成为生态压力最大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为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人口分布要与自然区域相协调。对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言,目前人口的合理分布是更为重要问题。要下决心将高寒而自然环境急剧退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低海拔河谷地带,特别是迁往城镇地区,这既是保护高原高寒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带动城镇新兴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我们看到目前高原一方面面临着人口增加过快、过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原因便是广大牧区、农村人口收入较低,购买消费水平较低,同时在城乡分离的体制下,城镇过少,城镇经济不发达,城镇人口过少是造成经济滞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发展城镇,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密集是一个重要条件。只有达到一定的人口规模,才能推动发展,才能使投资有较好经济效益。因此,将高寒地区人口迁往城镇经济开发区,既促进经济发展,又有益于环境保护。

4、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我们知道,虽然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持续更新的资源,但再生与更新并不意味着资源会自我更新,它必须依赖人的管理体制。尤其青藏高原高寒环境地下,森林、草地、水土资源一旦枯竭或受损灭绝后,便可能永远难以恢复。所以要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严格保护草地森林资源,在人口稠密的农牧业区,实施生态农业与生态牧业,控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对可再生资源要限制开发,限制森林砍伐量,限制草原载畜量,限制农村土地农转非用。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控制对资源的开发。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重建社会规范。应该做到:倡导代际平等,为后代人创造生存环境,保留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倡导代内平等,实施社会主义的平等、公平、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原则。在青藏高原,目前我们应注意这样几种差异关系:(1)注意缩小城乡差别。无论是青海,还是西藏,城乡居民收入自1980年以后都在逐步扩大,从1-2倍扩大到5-6倍,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2)注意逐步缩小贫富差别。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间差距也在扩大,这种差距自1990年以来更加明显。(3)注意协调高原不同省际、区州之间、县之间的矛盾。不同地区间的矛盾主要为争夺区域水土生物资源而引起,必须从高原整体系统高度加以协调,制定实施整体统一,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4)协调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青藏高原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藏族是高原世居民族之一,分布于高原各地。一般来说,居住在高寒山区和草原地区的较多,农牧业人口较多,乡村牧区人口较多,体力劳动者较多,这与汉族人口的分布有所不同。同时,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民族传统文化浓厚。这一切使藏族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起点、基础和发展条件均与别的民族有差异。整体和谐的原则要求我们认识到:藏族地区的发展是青藏高原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体,高原可持续发展其实是藏族地区的发展,藏族地区发展既要注意到广大农村牧区,也要培育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注意经济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和谐;要协调不同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既要关注中心地区各民族的发展,也要带动偏僻边远地区不同民族的发展,为各民族各地区的平等和谐创造条件。(5)解决“大政府,小社会”的矛盾,实现基础与上层之间的和谐。高原地区党政社团及教育等事业单位规模相对过大,而经济基础薄弱。尤其是高原腹地及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产业单一,基础单薄,但管理部门规模却庞大,使基层负担过重。为弥补管理部门财政开支之不足,许多地区靠过度开发资源获取收入,加重了环境负担。因此,依据高原环境整体,人口与社会,经济区域调整,精简管理系统机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之,青藏高原的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开发问题,企图依靠几个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环境、社会诸多因素。当然改变目前经济落后的局面以环保为中心也是不现实的。

四、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在藏族地区已建立几十年了,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也已成为藏族人民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深入到了民众的生活之中。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藏区,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藏区。

1、只有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协调,才能推动藏区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对高原不同区域发展进行全面协调,需要对高原各民族关系,各地区关系,高原与东部地区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进行总体协调、全面规划,这只能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力量。另外,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规划和工程,不能指望眼下即能获取利益,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政府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战略与21世纪战略,为高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

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一种意见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鼓励西部发展私有经济。我们认为发展私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在西部个别的省区或许可行,但是在青藏高原藏区,这不是唯一的选择。高原藏族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家庭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农牧区经济徘徊不前,农牧民收入不高,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东部沿海地区当完成农村第一步改革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及时使农村经济走上了规模发展之路,大批农民进入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而青藏高原农牧区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走上乡镇企业大发展之路。目前在有些地方非公有制的形式已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而只有坚持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将农牧民组织起来,才能实现保护环境,推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3、社会主义的合作组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形式。过去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的合作组织对组织农牧民集体生产,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合作组织是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的可靠组织形式。藏族农牧民对合作集体形式也较为习惯,过去生活于传统部落集体中,20世纪50年代以后通过合作社,将民众组织起来(当然,人民公社时期严重压抑农牧民个人权益的极“左”做法是要否定的)。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农村牧区出现了生产规模一直较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技不易推广,一些农牧民经营不善而沦为贫困户,同时集体经济分散,社会服务机构不健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滞后等现象。另外,家庭承包土地后,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在加重。所以要使社会全面进步,必须通过一定的合作组织将农牧民组织起来。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讲通过适当形式,在坚持家庭自主经营的同时,引导农牧民走集约化、集体化道路。合作组织必须以形式多样、群众自愿结合建立为原则。

在青藏高原实施长远的较大的工程项目,如环保(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利、交通、能源、城镇社区建设等,将高原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下岗工人及精简机构中富余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类似“生产建设兵团”或者大型农场、牧场,这既为过剩人口找寻到出路,也能提高人员素质。这也是实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建设的需要。

4、坚持社会主义的互助合作,公平平等,共同富裕的原则。这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为解决城乡差别,先富与同富,地区差异提供了制度保证。

5,坚持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藏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帮助。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祖国统一,才有藏区的发展繁荣。

五、继承发扬藏族传统生态文化

自古以来,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民众,对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与自然资源的珍贵有着深切的感受,如何在脆弱而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是藏族自古以来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形成了藏族关于宇宙、自然、人生的基本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将此称之为藏族生态文化。藏族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1、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的脆弱,自然资源的珍贵,藏族生态文化以保护自然环境、爱惜自然资源为出发,藏族的观念与行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并以此为主导而展开延伸的。保护自然,珍惜一切生物生命是藏族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2、藏族生态文化具有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的明显特征,即以综合思维模式为基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主张整体和谐,同一和合,平和顺从。因而,藏族生态文化是统一完整的文化体系,它建构了人、神与自然为一体的宇宙与人、神与自然相互依存,同生共存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人们的社会活动与行为方式也与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相一致,使社会活动、人文活动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

3、主张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自然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藏族生态文化更加注重保护。保护整体环境,保护一切生物,是藏族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上,藏族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便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精神生活的追求中。在对消费生活的选择中,藏族更注重节制消费。节制、勤俭是藏族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

4、创造了与高原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游牧方式要随不同季节逐水草有规律的进行。牧人在自己放牧的草原区域,暖季上高山牧场,冷季转移到低洼牧场,这种方式使不同区域的草地在不同季节得到休养生长,又让家畜及时利用了生长期的牧草,既保护了水草,又保证家畜的生长。同时这种游牧方式既保护了生态系统其它生物,又通过放牧适度刺激了生态环境中生物生存、发展。牧人巧妙利用不同季节气候变化规律与草场分布状况使家畜处于最佳气候与最佳草场之下,实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最佳结合,这在保护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寻找到了最好的方式。

5、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藏族是属于那种“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的民族。他们身居高寒荒原,但着意化荒凉为优美,为自己的故乡审美化、艺术化,使青藏高原带上了神奇而吉祥的色彩。这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高美与生命世界的和谐美的领悟。因为有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雪山成为人间神山;因为有了对自然生命的祝愿,草原变得美丽吉祥;因为有了对自然与生命的虔诚,圣湖涌现人间百象;因为有了对自然与生命的向往,千里朝圣道路每一步路都是珍贵可吻;也因为感恩于自然与生命的博大宽容,高原万物被视为相亲相爱的生命园地。

上述藏族生态文化,固然与现代生态文明具有很大的差异,它也不可能成为今天藏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然而,它对自然的态度、观念方面又有许多可以吸取的合理价值。至少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价值体系。我们在藏区建设新的生态文明,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使之成为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源泉。

综上所述,在目前乃至今后10年之内,青藏高原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应该从“增长第一”,“追赶东部地区”等传统战略中摆脱出来,而是立足于高原自身特点,正视高原环境退化的现实,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首要战略任务。目前,必须实施调整、控制和协调的措施:

1、调整。(1)调整人类活动区域,根据生态区划的原则,建立高原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人文保留区、生态农业区和经济开发区。人口相对集中于经济开发区,保护西部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2)调整农村牧区经济组织,建立合作组织以实施环境保护工程与有序的经济活动。(3)调整农村牧区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精简机构和管理人员,减少农民牧民的负担,减轻环境与资源的压力。

2、控制。(1)控制人口增长,继续降低当地各民族人口出生率,限制流动人口进入生态保护区。(2)控制开发,尤其严格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人文保留区的开发;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地下资源开发也要加以限制。(3)控制消费。大量生产、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健康有益的,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珍贵,经济困难,更不应该过度消费。藏族俭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发扬。

3、协调。(1)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民,协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人的生活应该有高尚的目标,物质财富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环境,不顾社会公德。(2)协调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宏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现代社会。(3)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共同进步。

收稿日期:2001-11-28

标签:;  ;  ;  ;  ;  ;  ;  ;  ;  ;  ;  ;  

青藏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新思路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