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对西部地区部分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新时期论文,西部地区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阵地,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群众工作,对于促进高校事业健康、稳步的发展,夯实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主动出击,从容应对,团结和带领一切积极力量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如果得不到加强,党就会失去一大批知识分子,失去一批社会精英和建设骨干,丧失一块重要的阶级基础,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刻不容缓。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校党建工作、党的群众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在肯定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高校党的群众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是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
(一)部分高校师生对党的认识存在偏见,入党动机利益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受到削弱。当前高校党的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有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的倾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这本无可厚非,但在提高业务的同时,却对自己的政治修养追求有所忽视。据西部某高校的一项调查问卷表明,高校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排序依次是:选择“重学术发展轻政治修养”的占77%,选择“理想信念动摇”的占47%,“认为不如民主党派提拔得快”的占9%,“认为入党影响出国”的占8%。调查发现有些高校的个别知识分子对党委的态度是:“政治上不怕你,经济上不靠你,业务上不由你;有事找找你,没事骂骂你,拿个架子吓吓你”。在学生中,部分学生入党积极性虽高,但动机复杂,调查普遍显示,高校学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直接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连,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已退居末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青年学生的号召力有下降的趋势。
(二)忽视群众利益,工作方法简单,思想政治教育与师生现实需求“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一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必要的研究,群众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比如高校的人才工作问题、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学生公寓管理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和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是高校深化改革和扩大办学规模后出现的新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二是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必要的研究,群众工作手段没有针对性,不注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服力不强。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对由此引发的工作手段改进的要求、工作水平提高的问题、工作眼界更加开阔的问题、师生心理变化问题等,缺乏必要的准备,手段落后、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工作被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的“两课”教学,教材枯燥、内容与现实脱节、授课方式缺乏吸引力、考试内容僵化等问题,不能令师生满意。三是对新思潮、新现象有意躲避,人为设置思想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对马列主义经典论述夸夸其谈,对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政治敏感问题避而不谈或闪烁其词,“想听的不敢说,敢说的不想听”,思想政治工作与师生的现实需求脱节,失去了对师生的吸引力。四是对师生切身利益关注不够。在西部的有些高校忽视了教职工工作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讲求感情留人,忽视待遇留人,相当一部分教职工不能安心本职工作,部分高校对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住宿条件的改善不够重视,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管理混乱,治安案件发案率上升。
(三)高校学生的三大贫困现象突出。1.心理“贫困”。高校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健康问题,此类问题主要来自家庭、经济困难、专业兴趣、考试、未来就业压力和交友等方面,表现为焦虑、抑郁、烦闷、自卑、自怜、妄想和神经衰弱等。一项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表明,有23.29%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坦诚地交流;有21.29%的学生对学习环境不适应或学习中缺乏一种动力;有46.58%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感到压力很大;有20.55%的学生对学习、考试总有一种焦虑感。2.生活贫困。由于学费增长幅度过快,多数家庭不堪重负,因学生缴费困难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因贫辍学、欠交学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对西部某民族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2004年6月的特困生与困难生总数为3233人,占学生总数的32%,个别学生生活极其贫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他们长期只以咸菜就馒头吃一顿饭,根本无法交纳学费。3.就业“贫困”。2004年全国高校平均就业率为73%,而女大学生、专科生、“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低。就业贫困在心理上、经济上给学生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毕业生能否就业和就业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安宁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行业不正之风、学术腐败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地影响着高校的党群关系。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负担加重,高校形象受损、教学质量滑坡等不和谐因素逐步增多,有的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一是师德建设不尽如人意。在学生考试、评优、招生、就业等工作中存在钱、权、色的贿赂和交易。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大学校长论坛”提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容乐观,被学生认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到10%。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二是乱办班、乱发文凭现象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部分高校为筹措发展资金不惜降低入学门槛,高价销售“大学门票”,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生源质量和社会形象。三是学术腐败现象比较严重。高等学府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是不曾被玷污的“象牙塔”,然而现在却不断有各种抄袭、剽窃以及学术造假行为出现,而且已经渐成规模,抄袭者级别越来越高,学生、讲师、甚至教授、博导也不乏其人。当前学界浮躁之风日甚,低水平重复研究不断上马,粗制滥造的著作风行天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玷污神圣的事业,损害社会环境,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二、高校党的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既有高校内部的原因也有高校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党的群众工作不适应高校新的发展。
(一)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干部管理存在制度缺陷。毫无疑问,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几个关键因素上,进展不大。一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进展缓慢,始终不能走出校门选人用人,缺乏内外流通的体制。二是“官本位”思想比较突出,对管理的专业化认识不足。相当部分稍有成就的或“双高”(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都在没法走向关键的管理岗位,同时也准备着在不得意的情况下随时离开管理队伍,因此难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管理队伍。二是有些高校领导的主要来源是党政机关,他们有丰富的党政管理经验,但高教管理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明显不足,进入工作角色较为缓慢。据对西部某大学的调查表明,65%的教职工认为当前影响高校党务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即干部问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手段单一化、形式化问题较为突出。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冲击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重大,急需高素质的教师和政工干部,而不少高校恰恰把那些业务上无长处、管理上无优势、政治上无前途的“三无”干部安排到政工干部的岗位上开展党在高校的群众工作,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党的群众工作的质量,贻误了党的事业,损害了党的形象。有些政工干部自己连一个完整的思想都无法表达,很难想像怎样靠他们来做好那些高智商、高学历、有较强思辨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两课”教学中,“两课”作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生对此有自己的心理预期,但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令学生满意。“两课”教师当中,除少数人员功底深、水平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搞好教学外,多数教师对自己所讲述内容不熟悉,甚至不相信,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热爱,甚至有反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关心,甚至有误导。正是心理期望与现实条件的反差长期存在,最终结果是学生对“两课”的失望与冷漠。据西部某大学调查问卷表明,对“两课”“感兴趣”、“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只有32.4%,而67.6%的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非常不感兴趣”。
(三)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师生政治追求有降低趋势。一是部分高校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物质利益与政治追求的关系,只求实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社会活动和个人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担心入党以后的学习、开会、参加组织生活等占用时间、影响精力,而不愿入党。二是政治追求与政治经济利益挂钩。由于民主党派队伍在“文革”期间的多年断档,使得加入民主党派的一些年轻人能够得到较快的提拔任用,有人便认为加入民主党派提升快、名气大、地位高,因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不迫切。三是受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个别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腐败堕落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四是“游戏政治”有所抬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繁荣,虚拟的网络世界在为人们提供很多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它的弊端,流行于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政治笑话、政治段子等,特别是个别党员干部的出格言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师生政治追求有降低趋势。
(四)高校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不注重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一是高校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功底不深,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要求,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不强。有些党员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把握不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不深。二是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抵制腐朽、反动、错误思想侵蚀的政治敏锐性,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三是部分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不少教职工反映,高校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工作条件、办事程序等方面有“政府化”倾向。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了解学校情况,习惯于做表面文章,不能形成有效的办法和工作思路,而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热衷于迎来送往;有的服务意识不强,对广大师生员工的呼声听而不闻、闻而不理、理而不公,引起群众不满,干群关系紧张;有的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等等。据对西部某政法学院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影响高校党群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脱离群众”的占38%、“腐败行为”的占24%、“官僚主义”的占21%、“主观主义”的占17%。
总之,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前进,回顾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国高等教育总是处在一个分分合合、“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通过近年来的改革,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但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定型、成熟,尚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走上特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还很多,原因还比较复杂。比如在调查中,有些资深的老教授对现行高校综合实力评估标准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目前盛行于高校的异地办学,盲目合并,贪大求全的做法不宜提倡,并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补救。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手段。
三、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群众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高校党的群众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地、配套地、系统地进行,才能收到实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深刻认识高校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在理论上、实践上、方法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期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就是要宣传、组织、动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对高校而言,就要求高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策和科学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科学决策的水平,使高校党委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精简会议、文件的基础上,提高议事效率,反对文山会海、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对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情况和建议适时做出反应,取信于民,激发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建立重大决策咨询机制,确保作出重大决策时能够听到不同方面的声音,努力形成高校内部民主、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学,坚定教师和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1.重新定位“两课”教学的指导思想。高校“两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2.重新修订“两课”教材。教材的编写应适应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将理论性、实用性、可读性相结合;删减教材中不实用的、陈旧的内容和“两课”各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及时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充实教材,重点把能够反映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创造性的理论贯穿于相关章节中,真正使教材符合学生思想实际,赢得学生认同。3.努力提高“两课”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一是将那些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口才一流的教师不断充实到“两课”教师队伍中来,对于行政干部、专业教师兼任“两课”教师要从政治上鼓励、业务上扶持、报酬上从优。二是选派“两课”教师到中央党校、省级党校挂职交流、学习提高。三是组织“两课”教师开展业务练兵和社会调查,让他们进一步走向社会、认识国情、了解现实,为理论联系实际打下坚实基础。四是从各级党政机关、党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社科工作人员中选调一批高校“两课”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提高“两课”教学质量与水平。
(三)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切实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要求高校党的群众工作要增强人文关怀,在爱才、育才、用才、护才上下功夫,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放在首位。1.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特别注重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收入分配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广大教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应关注生活困难的教职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等弱势群体,及时给他们送温暖、送爱心、送关怀,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2.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与指导作用,加强高校与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完善助学贷款的管理机制,增加助学贷款的发放金额,多渠道筹措资金,妥善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求学问题,杜绝因贫失学、中途辍学现象的发生。对特困生、困难生求学问题,应从学杂费的减免、生活费的补助等方面切实考虑解决。现在国家对特困生每天4元生活补助安排就很受人们的欢迎。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党团组织、社团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途径,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4.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加强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端正就业态度,使学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生活更为接近;加强学生就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自我展现、自我推销的能力;同时,坚持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四)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夯实基础。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扎实推进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在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要引入目标管理机制、定期评估机制、奖励机制、吐故纳新机制等,实现党组织的动态管理,激发党组织建设的内在活力;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党员工作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严把“入口关”,严格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特别要重视把“双高”(高学历、高职称)青年教师、真正有能力、品质优良的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培养发展为党员,借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双培双带”经验,努力在高校开展“把党员培养成业务尖子,把业务尖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党组织带领党员全面促进学校发展”的“高校双培双带”活动。借鉴上海大众公司党建“看得出”活动的经验,在高校党员开展“业务上过得硬、政治上靠得住、事业上用得上”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实践活动,以此感召广大知识分子认同党组织、靠拢党组织、支持党组织,切切实实地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坚持清正廉洁,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坚持从严治党、治校的方针,注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进行专项治理,并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努力探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从规范教学管理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学术信誉评价体系和科研不端行为监察制度,对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要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严厉制裁,决不姑息迁就。另外要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杜绝“黑分数”、“黑论文”、“黑评比”,净化高校办学环境。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大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生活管理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党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