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方法:分析、归纳、总结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
结果:急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与社会因素、医院条件、急诊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素质、法制观念因素有关。
结论:正确对待媒体报道,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风险教育,做好护患沟通改善环境是防范急诊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护人员以深度意识到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深刻体会到急诊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科的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加之患者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易发生各种纠纷,现将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急诊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1.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意识也增强。患者要求良好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对抢救和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部分媒体片面地把医患矛盾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使广大民众对医护人员信任度降低,给医务工作者带来负面影响,使医患成为对立的两面。
1.2急诊工作环境因素:由于职业环境的特殊性,社会偏见与不理解,患者及家属合作性差的原因,使急诊工作呈现高风险状态,再加上护士缺编,急诊科护士工作与生活普遍具有长期超负荷运转和生理不规律特点,使工作效率降低。比其他科室护士负担更多的护理风险、任务与责任【1】;抢救和留观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急诊室指示标志不够清晰,夜间指示照明不明显,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情绪反应,尤其当医护人员未及时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时,可能引起纠纷及暴力事件的发生【2】
1.3护理人员因素
1.3.1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抢救工作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抢救仪器设备没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有章不循,对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3.2抢救记录不规范。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忽视了抢救记录,有的记录不全面,过于简单,时间有错误,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甚至涂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抢救记录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1.3.3服务意识薄弱,沟通技巧不足。现在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全民法律意识增强,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仍较薄弱,沟通技巧不足,这是纠纷、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3】
1.4患者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急诊患者病情重、急,自身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疾病突发,创伤打击使患者角色突然转换,导致恐惧;家属对急诊知识知之甚少,手足无措加重患者心里紧张;患者的情绪挫折在心理上产生的负效应,容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4】
2、防范措施
2.1政府和社会方面。医院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公共场所,其工作秩序直接关系到诊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建议媒体注意报道公正性,加强正面宣传,普及医疗法律常识,创造文明行医就医的环境,积极弘扬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
2.2医院方面。医院各部门要支持急诊工作,设一线二线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当大批患者来诊时,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医务处(院总值班)迅速启动医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就各位进行抢救治疗。医院布置合理,指示标志明显清晰,方便患者诊治和抢救。
2.3护理人员自身方面
2.3.1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确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权利和义务。
2.3.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急诊科的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每台仪器要有专人管理。护士必须纪律严明,坚守岗位,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具有团队精神,在护理操作中循章守制,做好抢救工作,例如我院急诊患者各项检查住院均由陪检人员陪同,危重病人转科、检查由医生、护士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护士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有医生告知家属签署《危重患者转科协议书》,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3.3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对急诊护士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等。
2.3.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学习,制定抢救记录书写模板,及时客观、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对“三无”人员(无意识、无陪护、无资金)及110、120送诊人员来科的时间、状态,采取的抢救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病情转归等进行规范化记录并存档。
2.3.5提高护患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与抢救,增强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防范和杜绝护患冲突的发生。护理人员做到语言规范,解释耐心,通俗易懂。切漠不关心,言语粗暴。学习倾听,以人为本,营造河蟹的护患氛围。
3、体会
我科自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来,护理投诉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教育,人人都要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曼,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49(3):312
【2】陈祖辉,王声涌,卢业成,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学杂志,2004,25(1):3-5
【3】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4】张承翎,葛向煜。急诊护士暴力侵袭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55
论文作者:庄玉群,刘东伟,逄淑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风险论文; 护士论文; 急诊科论文; 因素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