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1985-2005,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化与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国内,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王岳平(1998)认为,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必须了解中国过去所经历的比较特殊的工业化过程。改革以前,中国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推进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中国从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进入了工业化国家行列,并导致了中国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改革初期至1980年代中期,中国产业结构处于一个“拨乱反正”的时期:一是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补消费不足的课;二是在1982-1985年,侧重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服务的机械工业有较快发展。进入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产业结构基本进入了正常演变的轨道,但受到原有结构惯性的影响,仍有一些部门的变动偏离正轨。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学者对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岳平(1998a)通过对1985年和1995年两次工业普查之间工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轻、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升级特征。吕铁、周叔莲(1999)发现,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的产出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高加工度化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以非农产品为原料轻工业和重工业为主支持的。宋泓、柴瑜(1999)从对外贸易视角的分析发现,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三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郭克莎(2000)发现,中国外资工业的结构具有倾斜性,这种倾斜助长了中国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加快了中国工业的高加工度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吕政(2007)认为,“十五”期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既取得了积极进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并预计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结构在产业升级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方面将会取得显著的变化。无疑,这些研究为后来者对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有关分析指标,对1985年以来中国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包括4个部分。第2部分讨论了1985年以来中国的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第3部分通过外资工业和内资工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外资工业在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中的控制和主导作用,第4部分是全文的结论。
二、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①
(一)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
为了对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下面的指标进行度量:
(1)
其中,Δs表示时期2与时期1相比的结构变化,分别表示时期1和时期2行业i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
根据式(1),我们计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工业的同比结构变化和累计结构变化(图1)。同比结构变化表示当年与上年相比的结构变化;累计结构变化表示当年与基年相比的结构变化(此处,基年为1985年)。从同比结构变化看,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在不同年份差异较大。1997年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为2.1%,而1993年则高达6.6%;并且,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的波动程度有所加大。从累计结构变化看,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总体上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业的累计结构变化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波动。
图1 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
图2 中国工业三类产业比重的变化(%)
(二)中国工业的结构升级
钱纳里等(1986)把制造业分为三类,即:工业化初期代表产业(第一类产业)、工业化中期代表产业(第二类产业)和工业化后期代表产业(第三类产业)。本文主要依据三类产业各自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的变动趋势讨论中国工业结构升级问题。②比较地看,伴随着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三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亦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态势(图2)。工业化初期代表产业(第一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呈现出较为稳定的下降态势,从1985年的29.4%下降到2005年的17.8%,累计减少约11.6个百分点。工业化中期代表产业(第二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相对较为稳定,1985年、2005年所占比重分别为31.5%、33.9%,累计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化后期代表产业(第三类产业)所占比重则呈现出较为稳定的上升态势,从1985年的23.1%上升到2005年的30.2%,累计增加约7.1个百分点(2003年第三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最高,为32.4%)。综合地看,1985年以来中国的工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不断迈进。
(三)结构变化的行业贡献度
下面,我们转向讨论各行业对于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表1显示,不仅不同行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差异悬殊,而且各行业的份额变化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1985年相比,份额增加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中国工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2.9%上升到2005年的10.7%,提高了7.8个百分点;份额减少最多的行业分别是纺织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等行业,其中,纺织业占中国工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12.4%下降到2005年的5.0%,下降了7.4个百分点。这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不同行业对于与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绝对大小看,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贡献度靠前的行业主要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1%)、纺织业(16.9%)、机械设备制造业(9.8%)等。当然,必须区分这些行业在工业中的地位的变动态势。
不可否认,表1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重要信息。但是,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态势必然存在着差异,而这些信息并没有在表1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反映。基于此,有必要对不同行业在1985年以来的变化态势进行比较分析,在此,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讨论。③图3显示,这两个行业占工业比重的变化态势差异悬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在1990年代初期快速提高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进入21世纪后,其占工业的比重呈现出“冲高回落”态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引人瞩目”变化始于1990年代中后期,其占工业的比重快速地提高,到2005年提高的份额多达7.9个百分点。
进一步,我们分析了其他行业的变化态势。不难发现,1985年以来,份额提高较多的行业还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概括地看,在不同时期份额提高的行业主要是工业化中、后期代表行业,并且,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成为带动中国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主要行业,这与图2所反映的信息是一致的。
三、外资工业对中国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控制与主导作用
(一)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结构变化比较
与中国工业快速增长和结构升级相伴的,是外资工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995年,外资工业占中国工业的比重为24.3%,2005年上升到37.9%,提高了13.6个百分点。限于资料,本文给出1995年以来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图4)。不难发现,两者的变动态势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每一年份,外资工业的累计结构变化均大于内资工业的累计结构变化。2005年,外资工业的累计结构变化(与1995年相比)为21.7%,远大于内资工业的累计结构变化(13.0%)。
(二)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三类产业比重变化比较
首先看外资工业三类产业比重的变化。第一类产业比重呈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32.4%下降到2005年的17.6%,累计减少14.8个百分点。第二类产业比重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第三类产业比重变化态势与第一类产业相反,从1995年的33.8%上升到2005年的51.3%,累计增加17.5个百分点。再看内资工业三类产业比重的变化。第一类产业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23.5%下降到2005年的17.8%,累计减少5.7个百分点。第二类产业比重稳中有升,1995年以来累计增加约3.1个百分点。第三类产业比重则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
前文指出,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成为带动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行业。结合表2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外资工业成为带动中国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主要力量。这可以从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行业分布变化的比较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表3)。作为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主要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存在巨大的反差。在外资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14.2%上升到2005年的28.4%,累计增加14.2个百分点;而在内资工业,这一行业所占比重在2005年仅为2.5%。
从行业分布看,外资工业的行业集中度高于内资工业。例如,2005年,居于外资工业前4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合计占外资工业的份额为49.0%;而居于内资工业前4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合计占外资工业的份额为34.5%。不仅如此,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的结构差异也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态势。1995年,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的结构差异为33.1%,2005年上升到39.2%,累计增加了约6.1个百分点。④
(三)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对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
根据式(2)-(5),我们计算了外资工业及内资工业对于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表4)。不难发现,由于存在一些行业,外资和内资引致的全部工业于这些行业的份额的变化趋势相反,导致贡献度的差额值较大。但是,表4仍提供了如下重要的信息,即:与相应年份外资工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相比,外资工业对于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较为突出(与内资工业相比)。例如,从1995年到2005年,外资工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从19.5%提高到31.7%,但其对中国工业的结构贡献度高达50%,平均每单位外资工业引致的贡献度约为2.0%,远高于平均每单位内资工业引致的贡献度为1.1%。⑤
尽管表4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却不能系统反映外资工业对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反映外资工业对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我们计算了2005年不同行业对于中国工业累计结构变化的贡献度(表5)。从工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我们主要是关注位于表5上半部的行业,特别是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为21.4%,其中,外资工业引致的贡献度为21.9%,而内资工业却具有引致全部工业于该行业份额下降的趋向。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发生的情况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类似。结合前文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为过,即: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升级效应十分显著,但是,在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过程中,外资工业发挥着控制与主导作用。
四、小结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和升级问题。我们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结构升级效应十分显著。进一步,笔者分析了外资工业在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升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现外资工业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控制和主导作用。这种控制和主导作用也可以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窥见一斑。吕政(2007)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出口市场,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的构成中,2004年“三资”企业占93.2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只占8.82%。
在中国,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要求,是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和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周叔莲,1998)。针对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在利用外资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时,要注重消化吸收能力的培养,做到“为我所用”;同时,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内资工业对于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控制和主导作用。
注释:
①本文数据主要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部分年份《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②对于每一类产业,所包括的行业有所不同,本文基本采用了王贻志和陈江岚(2005)的分析;具体地看,第一类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第二类产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第三类产业包括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③本文之所以选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讨论,在于其在工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同时,还考虑了不同行业于不同时期的变化态势存在差异的因素。
④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的结构差异的计算,采用了类似于式(1)的计算方法。王岳平(1998b)根据第二次、第三次工业普查的销售收入数据,计算了外资工业与全国独立核算工业(28个行业)的结构相似系数,发现其从1985年的0.497猛增到1995年的0.824,认为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的结构分工呈现了弱化的趋势。本文采用1995-2005年的数据资料,发现外资工业与内资工业的结构分工呈现了强化的趋势。
⑤每单位外资工业引致的贡献度是这样计算的:以外资工业的累计贡献度除以当年与基年外资工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的算术平均值;其中,每单位外资工业是指,占全部工业的份额为1%的外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