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视野--以昆明市为例_滇池论文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视野--以昆明市为例_滇池论文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视野——以昆明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昆明市论文,为例论文,城市规划论文,视野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历史的脚步即将跨入21世纪,当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会不约而同的回忆起百年风雨,世事沧桑。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使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丰富物质利益时,又突然发现人类家园的失落:物欲横流,冷若冰霜,环境质量每况愈下。于是,纵情于山水,神驰于自然,成为当代人的一种思想和追求。“建设有灵魂的乡村和城市”,“构建山水城市”等规划思想应运而生。当世界把目光投向东方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老的都城,别致的小镇,个性的村落,无一不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丽山川的自然灵性。平遥古城的龟形城墙、八卦街道、深宅大院演绎着黄土高原晋商文化的兴衰;丽江边城的古屋石径,杨柳清流引发人们回归自然的依恋,一曲曲绝妙的洞经音乐传诵着黄钟大吕的千古绝唱。这一南一北的城市同时进入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决非偶然。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自然是城市的依托。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方能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活体。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物,而是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以前的教训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但现在的城市环境规划中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过分依赖工业技术,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去“治理”而不是防患于未然,事实证明,只有将城市肌理( texture)、 城市结构(structure)、城市形态(form)结合起来, 充分考虑文化生态在城市规划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促使城市环境的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是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兼得湖光山色,四季如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世博会”不仅仅是昆明展示风采的一次机会,更是走向辉煌的一个起点,城市规划应以此为契机,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自然的多样性都系于一脉。把昆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三位一体的大都市。

1 把握历史文脉,延续历史剖面,展现历史文化景观,营造文化环境

建造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城市也是各地区、各民族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是我们文明最高抱负的真切表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杰出城市的诞生,必然反映了一种杰出的文化。城市的结构、形态和面貌,积累了世世代代所形成的固有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有个性的城市形象,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丰富文化内涵,刻画文化之魂。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展现昆明的历史进程,我们主要有三方面考虑。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关键在于展示其发展过程,根据历史发生学原则,主次分明地勾勒出一个个历史剖面,将重要历史时期的景观有机结合,使人们感受到文脉的延续与跳动。其次,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寻求“共生空间”。昆明城历经战火,几度沧桑,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毁坏尤其严重,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与城市经济职能的矛盾日益突出,两者都不能偏废,只能因地制宜,协调共生。第三,景观与意象的结合。景观是有形的,如果只是把一个个名胜古迹恢复重建,古塔、寺庙、牌坊、书院……这仅仅是初步,关键在于游人要形成强烈的昆明城市文化意象,尤其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赋予了独特个性的文化意象,则必须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构建复合心理场,以达到心物相通乃至感应共鸣的理想境界。

城市“轴线”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点睛之笔,正义路是昆明历史文化的最好演绎,以五华山为制高点,从马市口到三市街,向南延伸,每一处名胜古迹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自北向南依次为:

(1)拜云亭: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彩云见云南,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昆明滇池之上,高原辽阔,水天一色,彩云缤纷,美不胜收。是世界云彩种类最多和变幻最为神奇的地方。

(2)武候祠: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云南发展经济, 使各族人民生活改善、社会进步。从而安定边疆。因此几千年来云南各少数民族把诸葛亮奉为神明。

(3)天开云端坊(已毁):建于明代, 坊额题为“怀柔六诏”(南面),“平定百蛮”(北面)。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将原坊额改题为“天开云端”(南面),“地靖坤维”(北面)。“天开”一词,出自宋大理国时期段智祥年号。“云维”则象征吉祥,意在国泰民安,吉祥安静。

(4)忠爱坊(已毁):曾与金马碧鸡坊排列成品字形, 又称品字三牌坊。是为了纪念元代咸阳王、平章政事赛典赤在云南执政期间的功德,对君尽忠,施民以爱。

(5)金马碧鸡坊:源于西汉金马与碧鸡的传说, 同时对应昆明东西金马山、碧鸡山。加上高原日月交辉,汇聚于此,成为昆明的标志。

(6)东西二寺塔:唐代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所建,13 级密檐砖塔。顶部四角金鸡各一,风吹鸡鸣,妙不可言。

(7)近日楼与正义门(已毁):中轴线南端。 明代所筑昆明砖城南门。分内外两层,外层“丽正门”,内层“尚明门”,有“尊尚大明”之意。清代改名“近日门”。后为纪念护国运动,又改为“正义门”。

这条轴线从汉代云南名称由来——三国时期建宁郡——唐代南诏国筑拓东城(后改名鄯善城,为南诏国的东都)——宋代大理国——元代忽必烈1276年设云南行省,改鄯善城为昆明县——明清古城形态——近代云南人民引以自豪的护国运动,文化脉络完整而清晰,而且,大城市中轴线多重牌坊排列,且与北面的圆通山、蛇山构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是昆明特有的景观。有的虽然被毁,但遗留的历史印象仍然深刻(如近日公园即为古近月楼所在地),金马碧鸡坊三度劫难,今又逢春,可见生命力之旺盛。

中轴线的形成与明清昆明城浑然一体。城墙虽已荡然无存,然而明清昆明的龟形结构却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仿生学”原则,把城市看作生命的活体。在传统文化中,龟为四神兽之一,具有长寿、生殖崇拜、天圆地方的文化内涵,昆明、苏州、成都、平遥皆有龟城之象。在规划时,不仅应考虑忠爱坊、天开云端坊的恢复重建,在不能重建的景点和古城墙的端点设立标志物,配以图片及说明,再加上城区其他古迹(如文庙、古幢公园、圆通寺、护国门等),点、线、面结合,形成强烈的文化环境氛围。

2 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突出“春城”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特色

明清昆明城奠定了今天的基本格局。选址颇具匠心,“东骧神骏;西翳灵仪;北走蜿蜒”。金马山、碧鸡山、蛇山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环抱,南临滇池西山,盘龙江蜿蜒曲折,自北向南流经市区,使整体布局生动、流畅。时至今日,已形成三个文化——生态结合区。

2.1 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城中心区

主要由一江(盘龙江)、一湖(翠湖)、一山(圆通山)和古城名胜组成。盘龙江全长26.3km,河宽28—36m。 历史上为昆明城市的发展提供生活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交通运输、渔业生产、城市防洪等许多重要功能,被称为昆明的“母亲河”。“索城银棱”、“盘江翠柳”曾是春城美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后来三废排放,盘龙江已是满目疮痍,并成为危害滇池的污染源。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即将全面整治成为城市生态绿轴。翠湖公园风景优美,且是市内最大的水面,每年大量候鸟来自西伯利亚,生态环境良好,北部毗邻云南大学文化区。圆通山现为动物园和花卉园艺中心,山南建有圆通寺。“盘江翠柳”、“圆通花海”、“翠湖戏鸥”和“文化脉线”构建起该区的文化——生态景观。

2.2 历史与现实、宗教与世间融合的东北区

世博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大型博览会,会址位于昆明城东北郊,总规划用地3.1km[2],与金殿风景区融合,彼此衬托,相容共生。金殿风景区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与世博园精美的园艺形成对比,而且前者是道教文化区,始建于明代,历史悠久,宗教气氛浓厚。世博园则代表今天美好的现实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与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前后的布局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景观上看,以金殿为制高点,形成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天际线,气魄宏大,意境深远。金钟长鸣(金殿)——世博花海(标志塔)——春城新貌——美人卧波(滇池西山)。

2.3 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滇池西山区

滇池南北长40km,东西宽约8km,总面积300km[2],平均水深4.4m,蓄水量15.7亿m[3]。西山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峰峦叠嶂,连绵40余km,海拔1,900m至2,350m。广阔的水面与茂密的森林构成昆明的良好的生态区域,早在3万多年前, 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可以说,是滇池哺育了昆明的成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西山佛寺道观,各得其所,为著名的宗教圣地。龙门飞峙,滇池月夜是昆明又一标志性景观。同时,该区的水体和植被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旅游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相结合, 实行双赢(double—win)战略

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广大,旅游前景广阔。“八五”期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列全国第7位,旅游外汇收入居第8位。但是,旅游热点在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中甸(香格里拉)、石林等地。以1994年为例,昆明市接待海外游客总数占全省的72.5%,而外汇收入只占59.7%,如果排除市辖区内石林等重点旅游效益,收入比例还会下降。这说明昆明市区仅仅是旅游的最大接待基地、集散基地。市场占有率不高,游客滞留时间短,与国际旅游城市定位不相符合。原因何在?

昆明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文革时期破坏严重,加上规划中的失误,许多著名古迹和传统街区已荡然无存,残存的景点不能展示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同时,盘龙江、滇池的污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被国务院列为“九五”期间全国重点环境整治区域。据分析,滇池富营养化相当严重,局部沼泽化,水质为五类甚至超五类标准。市区的生态环境,绿地率仅21.2%,人均公共绿地4.12m[2],二环路以内绿地率仅8.2%,人均公共绿地0.67m[2] (注:资料来源:《昆明市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1995年)。无论从绿化面积,还是从园艺水平看,与“春城”美名实不相符。一座城市若失去了特色,等于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强大吸引力。

“文化”与“生态”是昆明城市的两大主题,也是城市环境规划和旅游规划的依据。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如鸣凤山、圆通山、西山、翠湖等,相反,盘龙江和号称五百里浩荡的滇池由于缺乏文化措施,污染程度触目惊心。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因素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同时,良好的文化环境与生态环境还可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和间接长远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知名度等),这种相关性在昆明表现得犹为典型,所以,我们提出双赢(double—win)规划战略。

在规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生态设计伦理(Eco—Design Ethnic ):随市场对自然旅游资源兴趣的增长,要求对自然资源加以更多的管理和设计。与自然和谐按自然法则的设计与开发更有个性,甚至自然环境本身就可以当做一个有价值的市场行销工具。

(2)协调设计伦理(Co—Design Approach):景点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加强市民、政府、土地所有者、设计师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强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互补性和共生性,摈弃原有的高强度、大规模、高影响的开发,代之以小规模、地方性、逐步的开发,同时注重对“地方性”的保护和设计。

前面所述的三大文化——生态区,不仅应对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进行科学整治,其本身也是向市场推出的旅游经济产品。如世博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今后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昆明城建成绿树常青,鲜花盛开的大花园,与华沙、新加坡、堪培拉等世界“绿都”媲美,否则便辜负了这“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气候资源。伴随滇池的治理,康体休闲旅游的开发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已被批准为十二个国家级度假村之一,是内地唯一的,最具有民族风格的度假村。湖区农业生态环境也是具有极高品味的旅游产品,“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能不令人神往!正义路“文化中轴线”也正是区位极佳的商业区,建立步行商业街与历史文化景观组成“共生空间”。届时,昆明旅游将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化、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摈弃了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想,促使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和规划方向,当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本文是在于希贤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特此谢意!

云南省——北京大学省校合作项目:“昆明旅游圈总体规划优化研究”资助。

收稿日期:1999—05—31;修回日期:1999—11—15

标签:;  ;  ;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视野--以昆明市为例_滇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