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狍疾病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疾病防治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野狍从野生到驯化家养,刚刚获得成功。因此,家养野狍还有很强的野生习性,其中最突出特点是:抗病力极强。笔者对丰宁、围场两县约30个养殖专业户进行调查,(养殖历史最长的13年,最短的2年)没有发现任何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可喜的是大部分养殖户都有较强的防病意识和措施,现整理出来供初养者借鉴。
一、预防措施
1、把住喂食关:常言道“病从口入”,饲养野狍也不例外。首先禁喂不洁、霉变或沾有药的饲料;其次饮水槽、饲料槽要天天清洗,保持干净卫生;第三,每天早晨清扫一遍圈舍,不让杂物混入饮水或饲料内,特别是野狍脱毛期更要注意。
2.卡住惊吓关:听觉灵敏,反应迅速是野狍最拿手的自卫本领。野狍在专心采食或卧地反刍时,只要有“突然的异常声音”(声音较低也不行),就会引起惊群,所有野狍剧烈骚动,连蹦带撞。轻者会造成野狍精神紧张,食欲下降,影响生长,严重时造成撞死、碰伤的后果。特别是怀孕期母狍,容易造成流产。因此,在饲养野狍时,要尽力保持安静,一定要杜绝带有突然性、威胁性、刺激性的声音和动作。
二、常见病治疗方法
1.狍羔痢:狍羔出生15天以内最容易患此病。其症状是: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由干变稀急剧变化,最后呈流水状,水样黄绿色或浅白色,有气泡和粘液。可选用以下五种方法治疗。
①每天服2~3次土霉素和蛋白酶,每次0.2~0.3克。
②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天每公斤10~15毫升或内服氯霉素,每天0.3~0.5克。
③654—Z片、氟哌酸1粒、50%葡萄糖一支灌喂,每天一次。
④0.01%高锰酸钾溶液替代饮用水3天。
⑤肌肉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每
5公斤体重3毫升。
2.营养缺乏症:家养野狍饲料品种单调、质量低劣等原因,会造成营养缺乏症,此病常见发生在冬春季节。其特征是:体弱消瘦、被毛不光亮、不按时脱毛等诸症。此外还伴有互相啃咬拔毛、舔脏水或尿液、啃地、舔墙等现象,治疗方法是:调整日粮配方或更换优质饲料,并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使饲料达到全价,并将微量元素、多维添加剂提高到常量的1.5倍。
附三个全价饲料配方:
①仔狍:玉米面45%、麦麸15%、草粉19.4%、大豆饼10%、麻饼10%、食用碘盐0.4%、骨粉0.2%(适量微量元素添加剂)。
②种公狍、孕期母狍:玉米面47%、麦麸10%、草粉31.1%、大豆饼5%、麻饼5%、食用碘盐0.4%、骨粉1.5%(适量添加剂)。
③哺乳期:玉米面37%、麦麸15%、草粉25%、大豆饼10%、麻饼10%、食用碘盐0.5%、骨粉2.5%(适量添加剂)。
联系电话:0311-58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