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
(威远县龙会镇民政小学 威远 642450)
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教育。小学教育,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它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关系全民素质,关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但当前的农村教育,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我们必须面对的是一个教育资源同城市相比相对匮乏的事实。我们的小学课堂平均每个班都有四、五十个学生,多的达到七、八十人之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要达到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如何因地制宜,更好的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就摆在了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于是我决定对如何实施“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与探索。
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根据作业的难易按学生成绩的好中差进行分层。让成绩一般的只做基础题,让成绩中等的做全题,让成绩好的只做较难题。一堂课下来的结果是: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但学生们的基础练习——“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都没有掌握扎实,更别提什么扩展练习了。由此,我反思,“分层次教学”这个方法是好的,至少,孩子们都有兴趣(平时作业最慢的邱海锋虽然没全对但很快都把作业做完了),只不过,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分步细化与衔接。
由此,我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一、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了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个层次。
显性目标:让学生认识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掌握必要的运用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我重新确定其显性目标为: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并探究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方法
2、能力目标:会运用方法正确互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
隐性目标: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一课中,我设计的隐性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渗透发现——实验——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品质和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二、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个性等差别把学生分为A、B、C、D四层。A层学生是知识掌握牢固、能力较高、性格开朗活泼、个性独特、有独创性的学生。B层学生为在各个方面都较突出,但有一个或两个方面稍差的学生。C层学生为某一方面较突出,其他方面稍差,和成绩不稳定的学生。D层学生为知识水平低,能力发展慢,性格、个性方面稍有缺陷的学生。然后由每层中抽出一位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通过学生主体分层,基本实现了:(1)人人主动参与;(2)人人有事干;(3)充分给学困生成功和展示的机会;(4)人人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达到了“困”者不难,“优”者不易,都有所发展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施教,因材施教,是此次尝试的重点内容。经过广泛的查阅资料,我学到了“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1、分层生疑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创设情景。我们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是提出问题。即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情景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解答这些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在小组内得到了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便随手记录下来,留待全班集体研讨。实际上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虽然不大,却突出体现了分层: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全班学生提出各个层次的问题,为第二个环节合作质疑埋下了伏笔。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情境设计:新龟兔赛跑故事的引入,知道乌龟与兔子的约定时间为第二天6时,结果第二天出现了尴尬局面,乌龟早上6时就到了,兔子下午6时才到,裁判判定乌龟获胜。兔子很伤心,我也是6时来的,为啥我失败了呢?
2.提出问题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兔子失败吗?生:一天之中有两个6时,兔子和乌龟的想法恰好相反,所以无法判决。师:那我们怎么区别“一天中的两个6时”呢?生:第一个6时叫上午6时,第二个6时叫下午6时师:对,这就是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那如果我们不用“上午、下午”来区分呢?该怎么办呢?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1)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方法。(板书∶方法)
(2)学了长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希望大家积极动脑,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既能充分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又为学生下一步的探索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合作质疑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小组讨论、合作验证、总结概括三部分。
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只是学生学习的指路人和点拨者。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组讨论
首先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教材52页,让学生自行探索发现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有什么关系。但是学生独立学习只能发现圈外的数比圈内的数大12。可为什么呢?则不甚明了。孔子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现在,学生已经达到“悱愤”的状态,为下一层次的深入探索,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2、互动探究,合作验证
圈外的数为什么比圈内的数大12呢?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1)、圈外的数表示什么?圈内的数表示什么?
(2)、圈外的数为什么比圈内的数大12?
3、总结概括,揭示规律
(1)、汇报交流。
(2)、得出结论
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方法
一天之中,时针转第一圈时,时刻不变,12时计时法去掉“上午或下午”就成了24时计时法;时针转第二圈时,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上12时,并去掉“上午或下午” 就成了24时计时法。
3、探索解疑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组内合作,深化讨论
(1)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对一天所有的时间都适用吗?
出示:晚上12时35分=( 24)时( 35 )分
24时是这一天的最后,同时又叫第二天的起点,所以又叫0时,
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是绝对可靠的,因此,组织学生对总结出的公式进行验证,增加了结论的可靠性,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
(2)让学生尝试完成例2并交流订正
(3)合作探索8:00——第二天17:00所经历的时间
2、学习小结
整理归纳,总结学法。
4、分层递进
包括验收反馈、小组批改、主体重组和布置作业四个环节。其中验收反馈以课堂练习为主,它既是学生深化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手段。小组批改采用小组或同位的形式批改练习、分析纠错。主体重组是学生分层的再处理过程,不可能每堂课都搞,而是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灵活处理。布置作业指家庭作业,也注意了分层,即根据知识的难易、学生思维的差异等合理安排。
四、练习分层次,让学生学得扎实稳固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及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堂练习可按三个层次设计。
例如:在学习完《24时计时法》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1、模仿性练习:
上午7时=( )时
晚上9时30分=( )时( )分
凌晨1时=( )时
下午2时45分=( )时( )分
17时=( )( )时
23时55分=( )( )时( )分
8:00——15:00一共经历了( ) 小时
2、扩展性练习
8:00——第二天15:00一共经历了( ) 小时
8:30——第二天15:00一共经历了( ) 小时
3、综合性练习
一场排球赛,从19:30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由于分层次布置作业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D组学生没有强迫性,不会产生抄袭现象,每组学生中还有人会去尝试着完成更高层次的习题,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此次尝试,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我的收获介绍给同事们,与大家共勉。
论文作者:陈,健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时计论文; 学生论文; 层次论文; 作业论文; 小组论文; 第二天论文; 目标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