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卒中父母的辨证护理_养生论文

小儿卒中父母的辨证护理_养生论文

小儿突发中风父母“辨证施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儿论文,父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安平还在妈妈怀孕的时候,父母就给他起好了名字,意思是想让他平安地降生、平安地成长、平安地度过一生。谁知人有祸福旦夕,安平长到5岁时,有一天他从幼儿园回来,左上肢突然不自主地抽动, 当时也没引起父母的注意。第二天,小安平的左上下肢就不能活动了、且呼之不应,抱起来时左侧肢体也软得像面条似的,这时家长才真的着急,忙送他到医院。经查,医生诊断为儿童脑血管病——儿童中风病。家长听罢顿时瘫软在地。

大家都知道,中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儿童的中风在60年代以前是比较少见的,但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

小儿中风急性发作后如找不到发作的原因即属于特发性小儿急性偏瘫;如能找到原因(如脑动脉炎、脑栓塞、烟雾病等)则称为症状性小儿急性偏瘫。

小儿与成人发病有所不同。儿童发病率低,发病原因主要是脑动脉病变或脑动静脉畸形,病变部位不同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都可恢复到功能正常运动和行走的程度,也不会发生永久性的失语,但后遗症中以癫病发作及智能障碍者居多。

中风小儿经过急性期治疗之后,其康复阶段的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康复不仅要改善功能障碍,防止能力下降,而且要促进小儿在身体方面、精神方面的整体发育。康复之路是漫长而缓慢的,实行家庭康复及锻炼时,家长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对待患儿。

对有运动障碍的患儿要靠外力来帮助运动。动作应缓慢而柔和,要有节律性,活动范围要逐步加大,常作用于肩、肘、腕、髋、膝关节等部位。初起每次五分钟,上下午各一次,这样可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拉短缩的肌腱和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待患儿肌力有所恢复时,应鼓励其积极地做主动运动以达到恢复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肢体和肌肉的协调性。

对有智能障碍者,因其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能力和精神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因而护理工作就要因人、因时、因症全面考虑,不同情况给以不同护理,做到“辨证施护”。

对有语言障碍的小儿,进行言语表达训练时,可用玩具、图片和小儿所熟悉的物品反复指认,然后再连贯地说出完整的语句,逐渐增加句子的长度和复杂性,并同时进行声调和语调的训练,还要纠正患儿错误的语句。

对有学习障碍的小儿,待他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有所恢复时,要帮他尽量回忆过去所学的课程,如他曾朗诵过的诗歌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等,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有了进步就要及时赞扬和鼓励,以增强患儿的自信。

对于有精神异常的患儿,应经常注意他的精神状态,应设法清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志的强弱、精神状态的正常与否和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关系。精神正常有助于使身体处于正常状态,适应周围环境和四时变化,免受外部再次侵犯,反之精神异常可使气血运行紊乱,身体功能失调,从而对疾病康复不利,所以对患儿合理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解释清楚,态度、言辞要因人而异,以取得患儿的合作,鼓励他战胜疾病。

对有癫痫的患儿,要观察癫痫的发作情况、发作时间、发作状态并告诉医生以便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要尽量控制癫痫不发作或少发作,免使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康复期,一般生活护理也不可忽视,如保持环境安静,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口腔清洁,常洗澡、勤换衣,睡眠充足。在饮食方面多食增智益脑的食品,如核桃仁、黑芝麻、荔枝、桂元、大枣、百合、山药、黑木耳、乌贼鱼、猪脑等。

标签:;  ;  

小儿卒中父母的辨证护理_养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