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海[1]2000年在《计算机辅助口周力测量系统的建立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口周力研究》文中指出口周力作为口腔正畸学的一个重要的临床基础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由于测量方法和手段的不同,使得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分歧,因此有必要对测量方法和手段进行标准化、统一化,以便更好地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替牙期反(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患者多表现为上颌发育欠佳,面中1/3凹陷,下颌前突,同其他类型错(牙合)相比,该类错(牙合)对患者心理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对该类错(牙合)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有关替牙期反(牙合)口周力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导,本课题应用自行研制的口周力测量系统对该期患者口周力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矫治前后口周力值的变化做一对比研究,以期深入了解口周软组织与前牙反(牙合)之间的内在的关系,为替牙期反(牙合)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论文分两部分: 一.计算机辅助口周力测量系统的建立 该系统由金属悬臂梁传感器、便携式口周力测量仪、PC机三部分组成。本研究设计的传感器体积小(厚度为1mm)、性能稳定、精度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温度补偿性能;自行研制的便携式口周力测量仪
李然[2]2018年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关性的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裂侧与非裂侧的上下颌牙弓形态,及其在息止颌位时的口周力分布情况,并进行口周力的分布与牙弓形态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口周力与牙弓形态之间的关系,为替牙期UCLP患者正畸与手术治疗的时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择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期非综合征型UCLP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8.52±0.72岁)。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上下颌石膏模型,然后对石膏模型进行定点,测量上下颌裂侧与非裂侧的牙弓长度和牙弓前段、中段和后段的宽度。测量UCLP患者息止颌位时上下颌裂侧与非裂侧的第一恒磨牙区、第一前磨牙/乳磨牙区、裂隙区/非裂侧尖牙区、中切牙区唇(颊)舌侧的口周力。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替牙期UCLP患者上下颌双侧牙弓长度和各测量区段的牙弓宽度,以及双侧各测量区域的口周力测量值;并对口周力测量值与牙弓长度及宽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牙弓的对比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裂侧前、中段牙弓宽度均小于非裂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双侧牙弓后段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裂侧牙弓长度小于非裂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双侧牙弓长度及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周力的对比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裂侧各测量区域唇颊侧口周力均大于非裂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双侧各测量区域舌侧口周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双侧测量区域唇(颊)舌侧口周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的相关性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裂侧中切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长度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性;上颌裂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前段宽度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性;上颌裂侧第一前磨牙/乳磨牙区颊侧口周力与牙弓中段宽度之间具有中度负相关性;上颌非裂侧中切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长度之间具有低度负相关性;下颌双侧第一恒磨牙区舌侧口周力与牙弓后段宽度之间均具有低度正相关性;下颌双侧中切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长度之间均具有低度负相关性。结论:1、替牙期UCLP患者的上颌牙弓发育是不对称的,裂侧前段和中段牙弓发育明显不足。2、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双侧口周力不对称,裂侧口周力均大于非裂侧。3、替牙期UCLP患者上下颌双侧切牙区唇侧口周力均与牙弓长度呈负相关,上颌裂侧的相关程度最大;上颌裂隙区唇侧、前磨牙/乳磨牙区颊侧口周力与牙弓宽度呈负相关;下颌双侧恒磨牙区舌侧口周力与牙弓后段宽度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计算机辅助口周力测量系统的建立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口周力研究[D]. 张新海. 第四军医大学. 2000
[2]. 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关性的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D]. 李然. 青岛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