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法初探论文_何晓云

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法初探论文_何晓云

四川省阆中市扶农中心学校 637489

摘 要:小组讨论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它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本文着重阐述了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的程序、讨论的形式、讨论过程中的注意问题,以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关键词:小组讨论 策略

一、讨论的科学内涵

何谓“讨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式教学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同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既体现了全面性、全体性,又体现了差异性。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是以“合作学习”、“合作探索”、“研讨式教学”为具体形式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比较、批判、评价、表达等七种能力。能力是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讨论式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提高比较、鉴别、分析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讨论是个学习互动的过程,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反省与对他人认识的评价,提高学生进行批判和评价的能力。

3.参与讨论的关键是学生能清楚明白地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做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就要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对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上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教学还有利于学生提高智力、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除了要授以学生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思想素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学只会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人格不健全”的学生。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是群体活动,它会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摆脱自我中心,增强集体意识;讨论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相互论辩组织教学,它要求学生树立团体协作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培养自信、自强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二、讨论的实施

1.讨论主题的确定

恰当的学习内容、健全的小组和有效的指导,是讨论式教学的三个要素,其中恰当的学习内容是教师首先面临的选择。选准、选精学习内容是确保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适宜合作学习呢?

(1)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如怎样文明上网、交友、学习是中学生面临的迫切问题,我在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网络交往新空间”的教学中,就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集中智慧,教益匪浅。

(2)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看法出现不同意见后,教师可不加任何评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争议,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网络对中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在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网络是把双刃剑》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把意见相同的学生将自己的理由和同伴进行交流补充,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于思想的争锋中明确是非缘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

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1)同桌讨论。这种形式适用于解决一些难度不大、小范围交流就能启发思维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喜好、感受发表意见,同桌之间讨论可以相互检查纠正答案的正确率。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讨论式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讨论式教学中使用频率比较高。适用于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个人学习是小组学习与讨论的前提,即学生接受任务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图片,收集课外书籍报刊资料和影视图片资料,并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去建立和论证其观点。其中小组组成要注意两点:

①小组成员的“异质”要求,即小组成员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组织能力、家庭状况、思想道德、纪律观念,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具有较大差异性的组成人员之间具有互补性,有助于在小组讨论中发挥各自特长。

②小组的相对稳定性,即班级小组一旦建成,就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后每次讨论就可以迅捷展开,省却临时组建的时间,也便于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但稳定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

(3)全班讨论。班级讨论也是讨论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适宜于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和一些答案不固定、可以自由发表见解的问题。一般可由教师或课代表或另选他人主持。首先是各小组代言人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己方同学可补充发言;然后是自由辩论,每位同学都有权力对他方的观点予以质疑,也有权力为己方进行答辩。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概括和总结。班级讨论应尽可能做到:

①发言应控制在3分钟以内,主要发言人应有发言提纲。

②主持人必须公平、公正,避免持某种观点并处于支配地位。开始气氛要热烈,议程不宜太呆板。

③教师有必要根据情况适当提示与诱导以避免“冷场”。对“离题太远”和“攻击性语气”应及时制止。要注意保护少数人的意见,对那些性格腼腆不善辞令的学生,在发言时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④可能情况下调整座位,如变成“圆桌会议”,尽可能让人人都能看到对方。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讨论,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一旦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讨论就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目的。可以说,没有独立的思考,也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当问题一出现,就匆忙展开讨论,一方面使得一些学生因思考不够成熟,而导致讨论流于肤浅。而另一方面那些思维迟疑、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要么只能默默无语、充当听客;要么只能坐享其成、人云亦云,助长了他们的惰性和依赖性。这样的讨论不仅解决不了疑难,而且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讨论式教学的本意。

三、存在的问题

1.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难以控制。

有时无法保证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讨论的内容中,也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思维成果的可能性。特别是学困生容易成为讨论的旁观者。

2.讨论容易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的讨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有下几方面:

(1)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部分教师认为在“好的”讨论中,教室里一刻都不会冷场,讨论的问题都是适宜的问题,讨论不时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整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受益甚少,我称之为讨论“只放不收”;另一种是讨论时师生热情高涨,场面热烈,学生发言也很精彩,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体现自主性,但最后还是老师一锤定音,摆脱不了保证。应试的阴影,降低讨论的效率,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我称之为讨论“明放实收”。

(2)缺乏激励机制,当我们要求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后就要在讨论中或讨论后评定他们的成绩,或用语言、或用实物(软面抄、硬面抄、笔、体育用品),例: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

四、结束语

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的一种教学技术、教学艺术,如何使这门技术更精湛、艺术臻于完美,还需不断探索。

论文作者:何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法初探论文_何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