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论文_张辉

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论文_张辉

张辉

江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 6657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城乡差距却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为了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乡镇规划建设标准,对新农村的建设规划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乡镇规划建设标准;新农村建设;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城乡差异增大会引起一系列的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实现。所以,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来探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对完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扩大需求,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是一个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群体。所以,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消费,会有效的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住房建设、交通建设和能源建设,都能对农民的消费和生活产生很大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的消耗部分产业的剩余生产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建设。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建设依然止步不前,对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最主要的一个矛盾就是城乡差距过大,城乡差距过大带来的问题很多,比如: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乡村出现空巢现象;乡村经济水平过于滞后,导致社会不安稳因素的出现。所以,进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平衡百姓心理,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1]。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社会改革中,实现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社会凝聚力,从而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乡镇规划建设的原则和标准

(一)因地制宜

在乡镇规划的过程中,要谨遵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乡镇规划建设中,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将乡镇的规划建设和乡镇的实际风貌、产业特色、资源优势和文化传统相结合,以保证乡镇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以促使乡镇规划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和科学引导作用的合理发挥,以保证居住环境和发展环境的良好性,以完善乡镇规划的合理布局[2]。在乡镇规划中,建筑设计要遵循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的原则,同时要有利于生活和生产,要和地域特色相适应。除此之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要对乡镇的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用,要对乡镇的各种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要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进行深入的培养,以促使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

在乡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的维护农村的权益,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保证乡镇规划建设能够很好的被农民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乡镇规划建设的时候,要深入百姓,充分听取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充分调动农民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积极性。

(三)可持续发展

乡镇规划建设的整体目标就是提升农村的生活水平,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时的,而应该是长久的。所以,在乡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保证乡镇规划建设的速度、标准、规模和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一致,要保证在乡镇规划建设中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合理的保护耕地。同时在乡镇规划建设中,要合理的利用节能材料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合理规划,科学布局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所以,乡镇规划要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的贯彻和落实,规划的标准起点要高,在规划建设中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制的相应规划要充分体现出农村各种经济要素和生活要素的统筹和整合,要保证居民点布局的完整性,要保证其和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要保证配套设施的完善性,要保证乡镇规划和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性,以保证经济结构的优化,以保证就业岗位的充足性,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镇规划建设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衡量乡镇规划建设的最重要的指标。在乡镇规划建设中,只有基础设施的性能良好才能吸引人口和企业的汇集。在完善基础设施的时候,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标准,完善乡镇一体化进程中的公路网络,以促进乡镇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要重点抓好治污保洁、住宅开发、亮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促使乡镇的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3]。

(三)提高乡镇规划水平

提高乡镇规划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相关规划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岗位培训促使规划管理人员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为以后的乡镇规划和建设提供合理的规范。同时,还要对乡镇干部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城乡规划的水平。其次,要严格把握乡镇规划的质量,在乡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乡镇规划建设的标准,做好乡镇规划建设的监督工作,以促使乡镇规划建设水平的提高。

(四)完善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在乡镇规划建设中的可操作性指的是相关部门设计出来的规划建设方案能够直接作用于乡镇建设,在乡镇规划建设中,可操作性是乡镇规划建设的保证。乡镇规划建设的实用性指的是乡镇建设规划的实际成果能够有效的作用于乡镇建设,能够有效的符合乡镇建设的客观实际;指导性指的是乡镇建设不仅要起到指导乡镇建设的需要,同时还要对乡镇的长远发展起到合适的指导作用。在实际的乡镇建设过程中,乡镇建设的规划人员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指标体系,以近期建设目标和中期建设目标为准,以长期发展为目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将乡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来,让其能够有效的为乡镇建设和乡镇规划服务。

结语:

在新农村规划中,要以乡镇规划建设为标准,充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在乡镇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乡镇规划水平,要完善乡镇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实现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对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章朝晖.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J].江西建材,2013,(4):43-44.

[2]陈鹏.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2010,(2):47-53.

[3]桂俊荣.中国农村现状下新农村建设规划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809-5812.

论文作者:张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论文_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