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热;惊厥;护理;价值;体会
高热惊厥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是一种传染感性呼吸道疾病,早期常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高热等,若干预不及时,可引起智力障碍、癫痫等严重后遗症,部分患儿还可出现脑组织缺氧损伤,严重危及小儿生命安全,为了改善预后,还需做好降温处理工作,控制惊厥,挽救生命安全 [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措施在高热惊厥小儿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试验对象的120例均在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2日期间收治,而研究人员为高热惊厥患儿,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方案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入选标准:(1)小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节律紊乱、抽搐、意识障碍、发热等症状;(2)小儿家属均了解此次试验目的、方法。
观察组平均年龄(3.75±1.75)岁,平均病程(5.86±1.33)个月,平均体温(38.95±1.72)℃;性别:男性28例,女性22例;疾病类型:12例为腹泻,19例为肺炎,19例为上呼吸道感染。
对照组平均年龄(3.86±1.26)岁,平均病程(5.55±1.78)个月,平均体温(38.86±1.53)℃;性别:男性29例,女性21例;疾病类型:10例为腹泻,20例为肺炎,20例为上呼吸道感染。
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在小儿意识清醒后,需保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保证小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观察组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
(1)发热期间护理:护理人员需每隔2小时监测一次小儿体温,准备好压舌板和止惊药物,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避免噪音和强光的刺激,并对于高热小儿,需加强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如将冷毛巾湿敷在小儿手心、前额部位,头枕冰袋,使用温水(32℃~36℃)擦拭颈部、大腿根部、两侧腋窝,与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教会家属具体降温方法,保持小儿口腔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2]。
(2)惊厥发作护理:在小儿发生惊厥时,需立即采取平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头偏向一侧,维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为了防止唇舌咬破,还需在口腔和上下齿放置压舌板(包裹纱布)。在惊厥发作期间,还需配合较大流量吸氧浓度,直至小儿和缓、呼吸规律后,再调节小氧气流量,进而迅速纠正大脑和机体组织缺氧情况,对于发绀严重、屏气时间长小儿,还需给予简易呼吸器,防止出现脑组织缺氧状态 [3]。
(3)病情指导:①饮食护理:保持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持半流质或流质饮食状态,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鼓励小儿多喝水,适量饮用苹果汁、西瓜汁,避免进食刺激性、生冷的食物,保持少食多餐制度,不宜过饱;②皮肤护理: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还需勤换衣服、被褥、床单,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③生命体征监测:加强小儿四肢张力、瞳孔、意识、尿量、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指标监护,密切观察小儿用药反应,详细做好记录 [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9.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表1所示:
表1:对比护理效果
组别例数(n)惊厥消失时间(d)退热时间(h)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n;%)不良事件(n;%)观察组604.56±1.2923.15±2.5360(100.00%)1(1.67%)对照组606.54±1.5843.21±2.6851(85.00%)12(20.00%)统计值-2.432120.43854.15287.8542P值-P<0.05P<0.05P<0.05P<0.053 讨论
高热惊厥可对小儿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出现全身性阵发强直性痉挛,若此时治疗不及时,可对小儿智力产生损害,再加上小儿大脑皮质发育未完善,容易促使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引起异常放电,造成不可逆损伤,甚至可危及小儿生命安全,对此还需加强护理指导 [5]。
全面性护理干预属于整体护理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小儿康复,增加家属对物理降温和药物知识的了解,从而利于小儿体温的降低,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本次护理措施中,通过运用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的护理指导,能够以服务为本职,增加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真正做到以患儿为中心,促使家属能够正确、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工作,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利于医院日后发展。
总而言之,全面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传统护理不足之处,调动家属配合性和积极性,用于高热惊厥小儿中,可加速惊厥症状改善,恢复体温,获取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婕.高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4):772-774.
[2]宁方玲,高敏.对高热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惊厥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7-9.
[3]江晓琛,汤雯吉.患儿高热或伴惊厥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161-162,167.
[4]李永照,张可,周帮芸等.延续干预模式对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居家过程中惊厥发生的预防作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3):259-261.
[5]孙会青.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34-136.
论文作者:毕研芳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小儿论文; 高热论文; 家属论文; 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全面性论文; 还需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