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生、福的心路_稻盛和夫论文

赖斯、生、福的心路_稻盛和夫论文

稻盛和夫的明心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明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01(2011)03-0087-04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业家,他曾经把一家只有8个人的小工厂,发展成拥有6.5万员工的大企业集团,这便是声名远播的京瓷公司。不仅如此,稻盛的业绩还包括52岁时创建KDDI,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2001年,京瓷和KDDI都进入了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名单。

从建立“西部开发奖学基金”算起,稻盛和夫和中国已经有了很深的缘分。2011年2月的一天,学生打电话来,说一家人正在观看央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栏目。长期关注稻盛哲学的我马上打开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正是十年前在东北师大发表过演讲,至今仍然精神矍铄的企业家稻盛和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他的名字,这固然和媒体的宣传不无关系,但更多的还是源于稻盛作为企业家的魅力。书店里好多年轻的学子都在捧读《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活法》一版再版,最新出版的是《活法(4):开始你的明心之路》(东方出版社2011年),其中涉及稻盛和夫人生观的形成,对社会的思考,信仰对人类的意义以及提高心性的方法等。中国人热衷于了解世界知名企业家,但是在媒体上进行宣传,发行一些励志书籍,并不能培养杰出的企业家。本文将从《活法(4)》谈起,分析稻盛和夫获得成功的精神因素和相应的文化土壤。

家庭氛围与地方文化

稻盛和夫在《活法(4)》中讲道:自己的人生观和家庭教育、地方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县。他深受故乡文化的影响,并且以这种文化为荣耀。江户时代的鹿儿岛属于萨摩藩。藩主岛津氏早在战国时代(1467-1573)初期就已经雄踞一方,后来成为江户时代实力非常雄厚的“外样大名”。萨摩藩在幕末维新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鹿儿岛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萨摩武士的忠诚、勇猛、敬业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代的一些鹿儿岛人还颇有萨摩武士的遗风。在甲子园棒球赛中,为鹿儿岛县加油的观众挥舞的是岛津氏的家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鹿儿岛的教育也非常有特色。学生要学习当地独有的“示现流”剑法。据稻盛和夫回忆:每年12月14日“赤穗义士纪念日”的时候,鹿儿岛县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白天要聚集在学校的讲堂中接受有关“忠义”的教育。五年级以上的学生从傍晚开始要听校长亲自宣读《赤穗义士传》。稻盛和夫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自称“萨摩隼人之末流”,稻盛和夫还说:“现在,我在世界上有很多家工厂,海外的外国员工已经超过1万人,但我还是感觉,鹿儿岛就是我的全部。”可见,这位大企业家深深爱恋着自己的故乡。

稻盛和夫从家乡的风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表面上包着京都的糯米纸,内心里却有着九州男儿的气魄。”他非常尊敬自己的同乡、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他把《南洲翁遗训》中的“敬天爱民”改为“敬天爱人”,作为座右铭和京瓷的“社训”,刻在公司总部大门口。

稻盛和夫家境贫寒,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的父亲是印刷工人,在工作中很讲原则,母亲的家教也很严。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了稻盛坚毅顽强的品格。在法西斯统治的年代,稻盛一家只能靠卖日用品维持生计,偶尔给人制作名片,贩卖纸袋子。少年时代的稻盛十分顽皮,是学校里的“孩子王”,总是带头反抗学校的不合理要求,最终日常成绩被评定为不及格,他甚至为此没能考上理想的中学。父亲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对他在学校的“活法”给予理解。不久,稻盛又传染上了肺结核。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极难治愈。在卧病不起的日子里,稻盛心灰意冷。幸好邻居送了他一本鹿儿岛新宗教“生长之家”的教义《生命的实相》。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的心中有一块磁铁,它能够把周围的剑、手枪,或灾难、疾病和失业统统都吸过来。”痴迷于这本书的稻盛和夫,自此对精神的力量深信不疑。稻盛和夫在宣讲自己的哲学时,多次提到“原点问题”。这是他的哲学的一个特色。“原点问题”和他童年时期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稻盛和夫认为,任何经营行为都不得违反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要符合做人的道理,随时都要以“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为标准来判断。“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是一种思考方式。可是,这个哲学问题难免要面临缺乏统一标准的困境。稻盛和夫后来谈到,最为迷惘艰难的时候,判断的标准就是小时候父母教导的“不要撒谎、不要贪得无厌、不要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最简单、最基本的人生规范。所以,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些规范,把它们作为人生和经营的指针。这样,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并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日本的教育之所以成功,可能也和对“原点问题”的重视有关吧。从稻盛的经历来看,家庭教育和地方文化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以,要孕育更多的民族精英,中国年轻的家长应该把握科学的教导方法,不能片面追求一时的成绩,而应该在基本的做人原则,也就是“原点问题”上下功夫。在城市建设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必须打造城市的特色,注重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遗产,这样能对少年儿童的心灵产生积极影响。

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既神秘又实实在在。说神秘,是因为很多人无法理解信仰的作用;说实实在在,是因为大量作为个体的普通人因为信仰,而对自己的贪欲、不文明行为有了约束,同时还积极行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很强调信仰。并不是说那个有信仰的中国社会完美无缺,但90年代以后,中国人面临信仰缺失带来的后果。许多善男信女确实在参与宗教活动,但他们在现实中并未放松对金钱和利益的追逐。这样的社会土壤需要改良,才能培育出真正有责任感的精英。

宗教是信仰的一种,属于高层次的意识形态,是文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稻盛和夫在《活法(4)》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宗教观。他曾经在身患胃癌之后皈依佛教,分析稻盛和夫的人生历程,离不开佛教。

在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宗教信仰的问题上,日本人一向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圣德太子从中国大规模吸收佛教,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日本人对基督教的态度也很能反映实用主义的文化心态。1543年葡萄牙人来航以后,很多战国大名看中了传教士带来的先进武器和贸易收入,纷纷受洗入教。

日本宗教信徒的数量远远超过总人口数,原因在于很多日本人同时信仰多种宗教。日本人可以从佛教、基督教乃至伊斯兰教中各吸取一部分,最终融合成自己的“宗教信仰”。日本人对宗教的这种态度既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混杂性,又表现出实用主义的心理。实用主义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日本人为了摆脱生存危机,能吸收外来文化中一切能为其所用的东西;另一方面,日本人对外来文化也是浅尝辄止,他们学到的是有用的,但不见得是最核心的精华。实用主义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日本人很少全身心地投入宗教信仰。日本的宗教世俗化程度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宗教可以看作让人的意识和心灵得到休养、升华的文化媒介。1997年,稻盛和夫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同时出家为僧。他说:“既是创业者,又是大股东的人,总是倾向于把公司看成自己的,觉得没有自己公司就不能正常运转。于是就总关注着公司,觉得干一辈子才好,这样就失去了抽身而退的机会。”稻盛和夫也身兼创业者和大股东的双重角色,但他选择了急流勇退,希望早日培养出接班人。可以说,稻盛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是成功者,65岁以后,他开始总结人生经验。稻盛在《活法(4)》中强调,退出经营第一线以后,他要继续“努力净化心灵”。所以,作为一个成功者,稻盛是为寻求超现实的精神境界而出家为僧的。

另一方面,稻盛出家前在事业上遭受了严重的挫折。1995年,第二电电进军中国大陆电信市场,结果输给竞争对手NTT。几十年来,稻盛从未有过这样的失败,他非常沮丧。1997年稻盛又被检查出患胃癌。事业上的挫折和病痛的折磨使他选择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安慰。可见,稻盛和夫出家的动机是复杂的,既有超现实的精神追求,也有对挫折的逃避。

稻盛和夫从企业经营和提高人生境界的角度非常重视信仰的作用。他彻底否定了明治以来日本知识分子那种以不信仰宗教为骄傲的观念。他认为:“到了明治时期,在政府强力主导下,能够传达神明讯息或通灵的人往往被视为迷信之源而被否定,那些反对的人则被尊称为知识分子。没有办法用科学证实教义的宗教也被扣上了迷信的帽子,遭到排斥,结果日本人开始以不具有宗教信仰来夸耀自己,走向了无信仰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很多中国人在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道德约束、法律规定、未知现象无所畏惧,在经济上“无所不为”,这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人不择手段敛财以后,匆忙地选择宗教信仰,这都是不可取的短视行为。无论物质世界多么发达,“无所不能”的人类其实都面临着不能掌控自身命运的尴尬。所以,宗教的土壤长期存在。

在出家为僧期间,稻盛坚定了人生信念,丰富了经营哲学。那段时间,世界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同普通僧人一样,诵读各种佛经,上街化缘。一天,拿着扫帚扫落叶的慈祥老妇人,看见在寒风中直立不动口念佛经的稻盛,忍不住走过来说:“您可真不容易,快拿去买点什么吧。”说着便取出一百日元硬币,扔进稻盛的钵里。这位老人当然没有想到面前的僧人是世界著名企业家。稻盛非常感动,因为这位老妇人并不富裕,却对化缘的僧人如此慷慨。这使稻盛更加体会到了佛教倡导的“善”的感召力,更坚定了把“利他”作为行动准则的决心。

稻盛和夫对待佛教的态度也能提供一些启示。抛开纯宗教的眼光,或许能把稻盛出家这件事看得更为透彻。现代社会中,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相对于世界人口总数来说,宗教徒毕竟是少数。尽管如此,一个非宗教徒也能通过大众传媒接触到各类宗教的教义。在生活受挫时,他们或许也会暂时借助一种宗教信仰支撑自己。在平时,他们也可能无意中接受不同宗教的具体主张。对于非宗教徒来说,从几种不同的宗教中吸取一些有用的东西,综合成自己的“宗教信仰”,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员工第一与利他经营

面对所谓经营秘诀的采访,稻盛和夫总是平静地回答:员工第一。这也就是他多次在著作里讲到的“以人为本”。企业的经营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同时摆在面前,客户就不重要吗?股东就不重要吗?无论是经济危机威胁企业生存,还是员工“闹事”破坏企业稳定,他的这种选择从来没有改变。

1961年春,京瓷公司录用了11名高中毕业生,员工总数达到60多人。由于无法忍受高强度的劳动,在临近年末的时候,这11名新员工向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份请愿书,要求涨工资,如果不行,就要集体辞职。稻盛和夫对这样的要求感到震惊,两三天没睡好觉,他想到自己贫困的少年时代,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稻盛和夫最后觉得,或许这些员工真有更多的生活难题,迫切需要经济上的保障,所以,稻盛没有怪罪他们,反而下定决心要把企业搞好,承担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稻盛和夫向员工表明了办好企业,改善他们的生活的决心。请愿的员工最后决定留在京瓷,而且工作比以前更为努力,甚至成为企业的骨干。

此后“利他”就成为稻盛做出经营决策的出发点。具体来说,员工第一,同时也考虑股东和客户的利益,还要兼顾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对于什么是“利他经营”,及其与“利己的经营”的区别,稻盛和夫作了一个完整的阐述:“一般所谓利己的经营,就是自己想赚钱,或者想过得风光神气,所以去办一个企业搞经营。当然这种利己的经营也并非就是坏事。人都有利己的一面,想赚钱也说不上有什么不好。但问题在于,要想拉着大家跟你走,跟着你好好干,仅是自己想赚钱这个目的就不够。职工们就会说是你总经理自己想赚钱,我们干吗要去辛辛苦苦干呢。所以,要想鼓足大家的士气,引导着人们跟你走,就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大义名分。”

稻盛和夫所说的“更高层次的大义名分”就是“利他经营”。稻盛和夫进一步解释说:“这里所说的利他,也并不仅是一种方便的手段,而本身就是目的,为了集团,为了让大家都能幸福的目的。利他这样一个目的,才具有普遍性,才能得到大家的共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想搞好经营,就必须是利他经营。”这些浅显的话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说企业是经营者的“私有财产”,那么企业的生产力就是“公有财产”,因此,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单纯靠利己主义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奉献精神。只有真正以“利他”为目的,才能形成对企业的全体员工和企业外部的消费者的感召力,只有先“利他”,才能达到长远的“利己”。

在更广的意义上,稻盛和夫像其他的杰出企业家一样,不断地回馈社会。为了奖励科学研究,他创设了京都奖;为了培养年轻的经营者,他创立了盛和塾;为了帮助中国的贫困学生,他设立了“西部开发奖学基金”。这一切都和他幼年时代受过新兴宗教的影响,年迈时又皈依佛教不无关系。

所有这些稻盛哲学的中国受众都和世界顶级企业家的生存现实有很大距离。然而,利他主义并不是高不可及的道德标杆。此外,普通的上班族、小业主也可以从稻盛的思想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就像稻盛举的那个例子:小店铺经营鱼类、蔬菜、干肉,每天核算的时候,到底是哪个部门赚了钱呢?就算没有专门的负责人,每种商品也应该单独设一个部门核算。相信这种浅显的解释肯定能为普通的中国人提供理财方面的启示。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利他;少一点盲目的自信,多一点科学的经济意识,这就是稻盛哲学对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赖斯、生、福的心路_稻盛和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