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绥绥
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忻州市 036500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是比较关键的,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比较常见,如果对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必然会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质量。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从多方面提高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质量。通过从理论上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的施工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软土地基;处理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力推进土木工程建设,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需求持续提升,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我国各地区地质地貌的差异性较大,实际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常会遇到不同厚度的软土质,在这类土质上进行地基修筑,如果实际处理技术不到位,就极其容易导致地基出现沉降问题,进而大大降低土木工程的整体承载力。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安全,加强提升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能力至关重要。
1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主要指的是土层中含水率较高导致地基的可压缩性较高的一种土层结构,其将会对土木工程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软土地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触变性,软土地基在未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将呈现出固态的特性,而建设施工中软土地基将会受到较大的扰动,而软土地基在受到外界扰动的情况下将呈现出稀释流动的状态,对建筑的后续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2)高压缩性。软土地基中含水率较高且其中的天然空隙较大,因此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设施工将会使得软土地基承受极大的竖向载荷,在这一巨大的载荷压力下软土地基将会产生较大的沉降。(3)低透水性。软土地基中的高含水率使得软土地基的透水能力较差,通过排水的方式来降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率使软土固结将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而且,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地基内部就极其容易遭到损坏,进而直接导致工程整体承载能力大大降低。总之,软土地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忽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就会降低施工的质量,造成较多的事故。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必须要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要努力的研究分析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不断的创新,使得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落实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应将地基周边的环境地形等特征调查清楚,并将软土地基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以便于选择更为适合的地基施工处理方法。只有减少地基沉降,并使地基的相应问题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其安全稳定性。
2土木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方法
2.1换填地基法
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需要具有足够强度,如果工程项目地的土层为软土地基则这类土层将无法承受建筑所带来的巨大的实体压力,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换填地基法是一种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用新土来将原土层中的土进行替换,从而提高项目地的土层强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软土地基的厚度较大将会使得软土地基面临着巨大的土方作业量,在选用时需要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用相关的施工技术。换填地基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时,首先需要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挖除,而后使用灰土、粗砂等性能较强的土壤进行替换,并将替换的土进行进一步的夯实,形成全新牢固的力层,用以确保软土地基重新形成良好的耐压力,降低软土地基发生沉降的概率,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排水固结法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见软土的情况屡见不鲜,可以使用排水固结法来对地基进行处理,使软土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更好地应对该种情况的发生。排水固结法的原理是:将竖向的排水管放置在地基中,使软土中的水分得到最大化的排出,加快软土固定变形的过程,从而使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以此来达到增加建筑稳定性的目的。排水固结法可以分成三种形式:(1)砂井法,即在软土中增加砂井,并在其上开设砂沟和砂垫层,来提高地基的稳固性,与此同时使地基的排水距离有效缩短,实现地基强度不断加强的目的;(2)堆载预压法,在施工现场中铺设一层土石,并对软土地基使用预压手段,杜绝地基沉降现象的出现;(3)电渗排水法,其主要是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当电极被接通后,软土中的水分会由阴向阳运动,从而使软土中的水分大量排出,使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3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法是一种通过将人工合成的聚化物用于土木工程软土地基的结构表面及内部各个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土工合成材料法能够对软土地基形成良好的过滤、排水和防护等的作用。在土木工程软土地基中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法时,首先将项目地软土地基中的部分软土挖去,而后分层铺设筋材垫层,当筋材料与土层产生摩擦后即可进行后续施工作业,筋材料与土层产生相应的摩擦后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层的结构强度、防止土层变形,同时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法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土层内部的强度和整体性能,在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法后再辅助以正确的施工方式将能够有效地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2.4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是软土地基处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施工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使用价值,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在软土当中铺垫非常厚的沙层,垫砂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能够进行软土地基的固化,使得地基能够承受较大的中立,还能够起到排水的作用,土木工程都是在露天下进行建设的,因此,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雨水当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果不能有效的排水,就会对土木工程造成严重的损坏,减少使用的年限。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须要保障一些车辆的正常的行驶,但是想要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就需要进行接触力度大小的相关调整,调整机械偏心程度和地表强度,结合砂垫层实际厚度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施工所用费用也是必须的,节约成本非常重要。
2.5水泥搅拌桩
软土地基中使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首先要进行试桩。试桩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搅拌次数、泵送参数、水泥浆配置等不同的参数,这些施工参数也是影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正确的施工参数之下,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开始前需要将场地内的杂物全部清理,并回填粘土,根据施工实际要求选择水泥等材料。以水泥为例,通常会使用32.5级硅酸盐水泥,便于确定水泥水灰比。另外,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查也应该在施工前由监理人员负责开展。施工的具体流程为:放样桩位、钻机定位、循环钻进、反循环提钻、重复搅拌、喷射水泥浆、成桩。需要注意的是在水泥搅拌桩的钻进施工之前,应该先用水清理管道,在确定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再次进行钻进施工。施工时要对已经成型的搅拌桩进行质量控制。
总结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对土木工程施工有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想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就需要合理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前对土木工程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针对性施工,保证土木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土木工程的荷载能力,从根本上避免土木工程性能下降,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罗满,钟攀.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探讨[J].珠江水运,2015(23):90~91.
[2]崔劲松.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5(20):171-172.
[3]陈利焕.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7(21):32-33.
论文作者:魏绥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土层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土木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