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金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10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表明我国政府对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视及支持。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台湾共同基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期对我们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台湾共同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投资基金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英国称为单位互惠基金(Unit Trust),在美国称为共同基金或互惠基金(The Mutual Funds), 在台湾也称为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在台湾的发展始于1983年,当时陆续成立了四家投信公司〔1〕——国际、光华、建弘、中华。其初期任务在于, 利用基金形式,吸引外资进入台湾股票市场,这也是台湾资本市场向外资开放的第一步。其后,当局又于1986年同意这四家公司募集岛内资金,投资岛内市场。至此,台湾资本市场正式进入有理性投资机构法人投资的新时期。表1列出了台湾基金市场自1987年至1996年的发展状况。1987年, 台湾基金公司只有四家,共发行八个基金,基金净值总规模为204 亿元新台币;1988年和1989年,基金个数及规模快速扩大;1990年,台湾股市从12000点高峰崩盘,基金规模亦大幅缩减。1993年初, 又有十一家新投信公司获准成立,年底投信公司一跃增到15家,其所掌握、管理的资产又跃升至1875 亿元新台币; 1996 年, 投信公司所管理的资产更增至4749亿元新台币,这主要归因于:债券型基金快速增长;股市高涨吸引了新投资者的加入。
台湾基金市场历年发展状况表(1987~1996年)
年度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公司数目 4 4 4
4 4
4
基金数目 8 15 19 2216 28
基金总净值(亿新台币) 204
419717 544
770 735
净值增长速度(%)172
105 71 -2442 -5
年度1993
1994
1995
1996
公司数目 15 15 15 19
基金数目 40 63 92124
基金总净值(亿新台币) 1875 2495 2488
4749
净值增长速度(%)15524
-0.3 91
资料来源:台湾光华投资信托公司。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投信公司数目呈阶段性增加,但基金数目却一直持续增加,基金所提供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了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求,使基金资产规模速迅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同时,不难发现,台湾基金业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二、台湾基金业投资品种多样化
据统计,台湾共同基金依据投资标的不同,可大至分为以下五大类:
1.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股票型基金又可依其为赚取资本利得(差价)或股利的不同投资目的细分为成长型股票基金与收益型股票基金。此外还可根据投资公司的规模大小,分为大型股基金与小型股基金。一般而言,成长型基金的风险及报酬比收益型基金高;小型股基金的风险与报酬比大型股基金高。
2.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一年以上的债券。依照债券发行者不同,又可分为公债基金与公司债券基金两大类。依据债券到期日的长短,又可分为长期债券基金与短期债券基金。公司债券又可依据偿付风险之高低,再加细分。债券型基金的报酬及风险比股票型基金低,但并非全无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动时,债券价格亦随之变动,到期日越长,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3.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一年期以下的债券和货币工具。例如,可转让定期存单(CD)、票据、一年以下的短期政府债券等。货币市场基金几乎没有价格风险,即本金不易发生损失,其投资回报率随着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动而有轻微波动。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说是一种低风险、低报酬的投资,非常适合于短期内有确定用途的资金暂泊,此外还可满足台湾当局管理部门、家庭和个人的流动性需要。
4.平衡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以追求长期稳定收益为目标,其投资组合兼有股票与债券。依据其投资重点,又可细分为三种。①以股票为主的平衡型基金,约55~65%的资产投资于股票,其余资金则投资于债券。②以债券为主的平衡型基金,其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只有20~35%,其余则投资于债券。当然,以股票为主的平衡型基金较以债券为主的平衡型基金有更高的短期风险与长期报酬。③机动调整资产平衡型基金,并无固定的股票或债券投资比例,完全视基金管理人对大势的判断来机动调整比例。最理想的状况是股市上涨时持有高比例的股票,股市下跌时持有高比例的债券或货币市场工具。
5.特殊类型基金 除了以上四种基金外,还有许多不为一般投资者熟知的基金类型。如,指数基金的报酬、风险与指数相关;期货基金主要投资于期货;认股权证基金主要投资于认购股权证书。后两者因杠杆作用,在市场上升时候,报酬率极高,但在市场下跌时往往损失惨重。此外,海外基金是指投资于岛外的基金,管理人除了需对当地市场的分析外,亦需考虑汇率的走势,投资人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国际市场可收到分散风险的好处;保本型基金则是指由基金公司或第三者保证向投资人偿还一定百分比本金的基金,例如,有些基金公司推出日本保本型基金,该基金的投资目标是日本股市,它保证投资人于投资两年内至少可拿到95%的原始本金,若日本在两年内股票上涨,则投资人尚可分享股市丰涨的收益。保本型基金消除了一定的风险,但相应地,在获利与流动性上也需作些牺牲。
台湾的基金品种较多,任何消费者都可以依据各自的偏好选择购买其所需的基金品种。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基金业能在十几年中达到如此规模当然有其优势条件:①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②民众财富的集聚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③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有信誉、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理财队伍。在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股票与各种债券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投资选择余地,从而形成了品种多样的基金商品。与此相比,目前我们较规范的基金只有75个,6000万元以下规模的达65个,1 亿元以上规模的仅10个。平均规模仅3000万元左右,这仅相当于较有实力的大户。我们的基金业向公众提供的基金品种和数量也是非常有限。
三、台湾共同基金的组织形式
1.基金组织 投资基金是一种信托投资,即由社会大众汇集分散的资金,委托专门的投资机构从事特定领域或分散组合的投资,这种金融信托关系,决定了基金的创立和运行必然涉及投资人、发起人、管理人和托管人。台湾共同基金集合众多投资人的资产后,交由专业的基金经理公司即投信公司代为投资、管理。投信公司雇用专业投资分析人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进行专业判断和投资。投信公司则每年从受托管理的资产中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一般在1~2%之间)。为了防弊和取信于公众,投信公司并不负责保管资金及证券,而是由专门保管银行负责保管,投信公司只能下达买卖的命令。同时,保管银行对保管基金投资人的资产,设置专用帐户使其独立于保管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表。这样,即使保管银行一旦因经营管理不善发生财务危机或倒闭,基金投资人的权益也不受影响。
从组织形态看,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的主要区别在于,契约型基金投资人之间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关系,而公司型基金投资人通过公司法人这一组织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哪种形式,台湾对于投资人、管理人和托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同样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2.基金类型 投资基金依变现方式与交易价格不同,分为开放型基金与封闭型基金两大类。
开放型基金(Opened Fund)允许投资人随时申购及赎回。 申购与赎回的价格则以当时基金净资产价值(简称净值)为依据。将基金所持有的资产以市价计算,减去负债后,除以发行单位,即得出每单位净值。这样基金净值的涨跌,主要受投资某种证券价格涨跌的影响,基金的规模也因申购、赎回等随时发生变化。封闭型基金(Closed Fund),顾名思义不允许投资人随时申购或赎回,而是如同一般上市股票,在交易市场上购入或卖出。封闭型基金买卖价格不一定等于其每单位净值,若市价高于净值,则称为溢价;反之,则称为折价。
台湾共同基金是封闭型与开放型并存, 但以封闭型为主。 根据1996年台湾基金市场分类统计,1996年1 月投资岛内的债券型基金规模为677亿元新台币,至12 月底增长至2269 亿元新台币, 增长速度超过300%。有人认为,这与当时推出债券型基金免税的政策有关, 加上投信公司大力推广,遂在短期内成为企业及富有个人的重要理财、节税工具。在股票型基金方面,1996年由年初封闭型基金的645 亿元新台币的规模扩大到年底的1557亿元新台币。除了四家新投信公司发行的封闭型基金,主要因1996年股市大幅上涨而导致基金净值增加外,开放型股票基金则无太大增长,事实上,扣除股票上涨因素后,全部股票开放型基金均呈负增长。
从基金管理的角度看,封闭式基金是较为保守和易于操作的,在市场波动时,投资人的变现需求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满足,而基金管理人也能避免来自投资人的申购、赎卖压力。开放型基金是证券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时产生的、较高层次的基金,它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管理人的管理水平、机构信誉等方面,也体现在申购与赎回交易网络的普及化和现代化方面,仅建立和管理这样一个交易网络,便需要管理人先期投入较大的财力和人力。在市场发生动荡时,基金管理人不仅要化解市场的风险,更要备足资金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挤兑风潮。纵观投资基金在欧洲、美国、东南亚的发展历史,基金的组织形态无一不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而从初级的封闭式逐渐过渡到高级的开放式。祖国大陆现有的基金基本上是封闭型的,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证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与之配套的投资基金也应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地跨越必经的初级阶段。
注释:
〔1〕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简称,是台湾基金管理、运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