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贡献论文,道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8X(2004)02-0001-06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完 整的体系,并成为我们党的旗帜。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探索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首先,对中国国情作出科学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制定自己的路线、纲领的前提 和基础。
能否准确认识国情,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从“三年大跃进”到十年 “文化大革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严重地阻碍了我 国经济的发展。发生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国情判断上脱离了实际,急于建 成“一大二公三纯”的发达社会主义,甚至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邓小平对这些曾经发 生的失误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长期的思考,他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 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他紧紧抓住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情及其最重要的 特点和最深层次的矛盾,即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生产力水 平低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然后在他的许多讲话中突出强调了经济建设及目标的 确定,一定要同国力相适应,既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又要兼顾眼前的人民生活;既要尽 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差距,又要从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出发,每隔几年上一个台 阶,稳步前进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构想。这种立足于国情的“求真务实”的科 学态度,可以说贯穿于邓小平的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改革开放思想及整个理 论创新过程的始终,为排除“左”和“右”的干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完成了工作重点的 转移,划清了社会主义时期同“过渡时期”的界限,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 认识。1980年,邓小平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 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意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 路线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国情最概括的表述,国情是制定党的路线 、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党的路线和政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的正确与否,是以是否有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根本的检验标准。但是,生产力发展又是分阶段的。很明显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已根本不同于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同于某 些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已经达到的较高阶段的发展水平,而是处于两者之间,即生产的社 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还很低,还未根本摆脱贫穷落后的水平。党的路线 和政策,必须符合并且有利于促进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 验反复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对本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正确、 清醒的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也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 线和基本政策的稳定性,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
再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对国情科学判断基础上求真务实的战略举措。
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 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是激励全 国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充分体现了从国情出发,既坚持实事求是,又 有雄心壮志的战略。过去,我们曾几度出现为了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并赶上和超过发 达国家,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超越实际的可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产值,使 国民经济发生大起大落,遭到巨大损失的惨痛教训。历史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 ,欲速则不达,制定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我们自身 的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根据现实情况 ,不断修正、调整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例如:把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调整为20世 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曾准备争取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 家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二大提出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 主义国家,十三大根据实际情况,去掉两个“高度”,定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等。由此不难看出,分“三步走 ”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最充分的体现了邓小平客观求实、从国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 睿智。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立足于国情,既稳妥,又积极,体现了良好愿望和科 学精神的高度统一。这是一个获得空前成功的战略。经过二十年的奋斗,我们已胜利地 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实现了由贫穷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全国人民正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信心百倍地向着第三步目标迈进。
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革命精神,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不 动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他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 的。”[2]
首先,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了理论根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脱离了中国发展的 实际,使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也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邓小平在反思和总结建 国后30年经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过去人们不大敢想的思想理论问题。他多次强 调指出,我们搞了多年社会主义,其实什么是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清楚,还在摸索之中 。因此,要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认为:第一, 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目的是为了真正坚 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 ,老祖宗不能丢,而且我们也没有丢。第二,根据历史经验,要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 解决两个“搞清楚”,要根据实际情况,说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能够回答新情况下 出现新问题的“新”话。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作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 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这一概括一是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发展公有制、正确理解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指明了 方向。纠正了我们过去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片面强调公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忽 略了生产力这一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的思维模式。二是本质论的概括使我们终于懂得社 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为我们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在 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们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规律,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三是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奠 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其次,以市场经济为突破口,为发展生产力注入生机和活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正确选择资源配置方式,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社 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的问题存在模糊认识。主要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的否定,西方经济学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以及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 略,要求原苏东国家搞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由于这些模糊认识,因而形成的传统 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本特征。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就必然是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市场经济 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 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 为辅”的思想。二是在此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 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三是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 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1992年南 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 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这就为进一步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正确认识和处 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一科学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 济的属性,它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 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 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伴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我国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等一系列重大的调整和改 革,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实际利 益。
再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使生产力获得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纵观中外历史,任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的自我更新,二是外力 的推动刺激,两者交互作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前进。邓小平也同样认为, 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内部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他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 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但改革又不同于狭义上的革命,它 是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下的自我变革,是革旧体制的命。这种变革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最 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要求来进行,而不是由主观臆想所决定。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改革的对象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中, 在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 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 脱离广大群众。”“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2]改革的对象 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具体做法,也就是以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方方面面的体制,而不 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当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表现这种制度的各种体制区分 开来,改革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对外开放也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多次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 重大意义,他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 放不行。过去二十多年的封闭状况必须改变。”[2]“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 一招。”[2]我们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在这样 的基础上搞经济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困难,一是各种体制特别是 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二是缺少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经 验。对于前一个困难我们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对于后一个困难虽然也可以通过体 制改革和内部挖潜来解决,但是这样不仅不能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会与世 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一日千里。如 果仅靠我们自己慢慢地摸索和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恐怕永远也赶不上世界 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步伐。而实行对外开放,大胆采取发达国家曾通行的也适合我国国情 的做法,不仅能够解决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困难,而且使我们在许多方 面不必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尽快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 的差距,争取在某些领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中国以自己经济的发展、 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在国际上赢得自己泱泱大国应有的地位和良好的国 际威望。今天的中国正以义无反顾的态势,行进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
最后,“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1992年初,邓小平针对当时人们因思想受到束缚而迈不开改革开放步子的状况,在南 方谈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 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这就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这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得出的重要结论。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因为现有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中存在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些环节和方 面,既有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也有超越了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的东西,不管是落 后还是超越,都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就是要消除这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环节和方面,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力摆脱各种羁绊,获 得迅速而更大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以及各项改革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都是从促进生 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制定的。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本身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但 实际上都是为了使各种生产关系获得一个最佳组合,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一个最佳环境 。所以,改革的得失成败,政策的是非对错,都要看它能否使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 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然也还包括其他的因素。中国按综合国力计算,在 世界上能够算是大国、强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按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排名,中国的位置更加靠后。因此,如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是否成功,就要看这个目的是否达到。综合 国力增强了,就证明我们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措施是正确的。相反,如果综合国力没有 增强,甚至国家变弱了,变穷了,那就证明我们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是错误的。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我们的一切制度 和政策,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服从人民的需要,为人民服务。一个制度、一项政策 措施的利弊得失,根本上都要看能否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 越,就是因为它保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改革开放是从根 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 多的实惠,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成。实践证明,无论任何改革措施,都要看 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乐意不乐意,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评价的标准。人民利益包括很多内容,生活水平 是最基本的利益。
“三个有利于”标准,将生产力标准作为基本内容,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咬定青山不 放松”,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建设的信念和决心。“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为我们如何评价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何评价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思想上拨开了重重迷雾,更加坚定 了全党、全国人民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保驾护航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发展的,是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提 出来的。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 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 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 设有一系列相关论述,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度概 括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构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系统理论,具体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明确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邓小平一贯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的关键时刻,避免了思想上的混乱,避免了在政治上迷失 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 本,规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 现实的道路。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内在 要求,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如果只讲改革开放,不讲四项基本原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 向。另一方面,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在改革开放中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广大 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如果只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不搞改革开放,就必然回到闭 关锁国、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不仅生产力得不到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 不到明显的改善,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会动摇人们对党的信任和对社会 主义的信念,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吸引力。邓小平还特别 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指导,整个社会才能具有思想上的统一意志,具有共同的理论信念;只有坚持社 会主义制度,全体人民才能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才能集中全国人民的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全社会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凝聚力,统一全国 人民的步调,万众一心促进社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协调与团结,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政治、思想的良性互动,必然会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 开放的顺利进行。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失误的成功实践,完全证明了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的正确性和重要意义。
其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的资产阶 级民主,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上层 建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中革除原有体制弊端的同时,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将得到坚持、发展和 完善。邓小平一方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倡导政治体制改革,另一方 面又特别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相当 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二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使这个社会的民主体制健全起来,使人民 的民主生活完善起来,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渐进性表现为 :民主政治的发展,一定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相适应。我国还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全面发展,全面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 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最终建立社会主义高度民主,需要具备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 ,需要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高度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特别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经 济的关键阶段,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 ,甚至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每一 个措施都涉及千万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1]
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手抓民主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的思 想,强调民主政治建设和加强法制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统一。把加强法制建 设,增强法制观念确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途径。
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和法制”[2]“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 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 的法制也是不行的。”[1]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 阐述,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 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 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方略是我们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发展,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新的里程碑,是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再次,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2]
人的素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十 分艰巨而宏伟的工程,它对投身于这一浩大工程的主体的人本身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为人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努力提高全体公 民的素质,才能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整个社 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功 能。如果说,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是人对物,对自然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必要 的物质生活资料,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则是以人为对象,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富自己 的主观世界,从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培育“四有”公民,我们党 还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 学等等,这一切都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今天,当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人的全面发展新理念的时候,重温邓小平关 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思想,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它丰富的时代内涵。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从实践和理论上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也为人类的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为我们今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的名字将同他的时代一 起,彪炳千秋,永载史册!
收稿日期:2004-03-21
标签: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