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黄艳云

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对其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在肺癌手术患者,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是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2.1±10.6)毫升、住院时间为(6.2±2.4)天;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46.2±11.2)毫升、住院时间为(8.5±3.1)天,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2.2±3.2)、SDS评分为(43.1±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3.2±2.8)、SDS评分(32.5±3.6),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17%显著低于观察组95.83%,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对其通过舒适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还可以使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还可以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很好的缓解,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必要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肺癌手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

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肺癌手术患者,旨在观察分析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对其通过舒适护理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是48例。观察组中的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区间39~65岁,平均年龄(62.8±2.9)岁;组中的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区间42~68岁,平均年龄(64.2±4.1)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有关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对其进行良好的药物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第一,术前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其进行鼓励,树立起对治疗的信心,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清理和训练,并对其讲解有手术的有关知识;第二,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将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整到最适合患者的状态,要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患者能够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术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开展快速、柔和的手术治疗,避免出现各种不必要的牵拉;第三,术后观察患者的整体生命体征,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还要对其引流管道进行正确的放置,并使其能够保持通畅,尽量避免出现牵拉问题。由于手术的影响,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的现象,医护人员就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并引导其保持正确体位或者转移其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采用SDS(抑郁量表)和SAS(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越高。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试验所产生的各种数据资料通过SPSS2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2.1±10.6)毫升、住院时间为(6.2±2.4)天;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46.2±11.2)毫升、住院时间为(8.5±3.1)天,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2.2±3.2)、SDS评分为(43.1±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3.2±2.8)、SDS评分(32.5±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17显著低于观察组95.8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 .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能够对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让患者能够心理和生理上都能够处于愉快、放松的精神状态下,有效的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尤其是肺癌这种疾病有着致死率高的特点,患者对其通常都会十分恐惧,导致其心理压力很大,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会极大的影响到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2.1±10.6)毫升、住院时间为(6.2±2.4)天;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46.2±11.2)毫升、住院时间为(8.5±3.1)天,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2.2±3.2)、SDS评分为(43.1±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3.2±2.8)、SDS评分(32.5±3.6),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17显著低于观察组95.83%,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对其通过舒适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还可以使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还可以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很好的缓解,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必要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晓霖.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肺癌患者焦虑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49-249.

[2]朱佳英. 舒适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手术期间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37-38.

[3]马丽,夏岩. 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200-201.

[4]曾秀莲. 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55-56.

论文作者:黄艳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黄艳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