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现阶段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关于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评估指标,以期促进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可靠性;分析
1导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量的工厂、企业、居民对电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那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电力工程中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系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研究工作,实际应用的保养和维修工作,遇到问题的处理更换处理工作等就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2 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特点
当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或者是过载运行的状态后,为了能够将对应的信号及时的发送出去,必须要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有着足够的可靠性,这样才能及时的将对应的信号发送出去。为了及时的切除故障点时,可以联合其它设备进行排除。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生故障时,包括两种形式,主要是拒动和误动故障。在出现拒动故障时,主要表现在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动作,从而不能及时的切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当继电保护出现严重的故障后,那么会导致电力系统崩溃的现象。继电保护的误动故障主要表现在电力系统没有发生故障后,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或者是自身特性不良,从而发生误动作,这时就会出现一定的经济损失。自动化装置主要是实时检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当自动化装置在出现故障后,在对电力系统运行测量、调节和控制参数时,其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3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标
3.1装置的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中有着重要意义,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排除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保养十分重要。
3.2装置的性能指标
继电保护装置因其构成原理不同而分为机电型和静态型两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取决于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受电力系统运作性能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指标的重要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成功率,即在规定条件下,继电保护装置完成指定任务的成功率。二是MTBF。MTBF又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主要评估继电保护装置在规定时间内能够保持某种功能的能力。三是MTTR。MTTR又称“平均修复时间”,主要是指继电保护装置从失效到恢复运行所需的平均时间。四是有效度。有效度是反映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最主要的指标,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有效度。
4 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
4.1冗余设计以及优化措施
增强继电保护工作的可靠性,减少继电保护装置的数目,压缩电力企业投资以及运营成本,离不开容错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又可以通过硬件冗余来完成。运用这一技术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设计并联电路,当部分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不至于产生粘连效应,破坏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另外,也可以采取备用装置切换技术,当某些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有足够的备用的和替补可以取而代之,完成规划电力系统功能作业。在采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也可以同时采用处于萌芽状态的误动率高频显示的技术手段,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拒动率和使用的全面改善。冗余技术的完成方法较多,我们应该以基础目标为前提,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全面预测和评估,选择合理、经济、适合的冗余设计实施技术手段,进而有效的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
4.2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当保护装置在发生故障时,依然是在规定的范围中,那么继电保护装置不应该出现拒动故障,当其他保护装置在对拒动进行保护时,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出现误动作,这就是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必须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确保可靠性指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工作的正确率进行有效的计算时,要排除不正确动作。在利用继电保护辅助配套装置时,主要是在二次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回路中进行利用。继电保护辅助配套装置具备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必须要提高继电保护辅助装置的可靠性。
4.3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名称、二次设备的零部件的标示、装置转换开关、操作按钮、以及连接装置、控制室的报警提示装置构成。在对其进行维护的时候,也应主要从以上方面进行进行检查,要检查装置标示是否明确,名称是否混乱、运行连接装置运行是否自如,警示红绿灯是否正常工作,整体保护装置是否缺少零部件等等。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确保电路电线的正常工作,要定期检查,绝缘皮是否老化,连接处是否有漏电的危险,对电路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测和排除,当发现有异常问题时,相关检修维护人员及时做好检查维护记录,通报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妥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使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将安全隐患症结扼杀在摇篮之中。
5 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5.1严把质量关
加大管理力度,在生产中尽量使用生命周期长的元件,防治次品元件的流入。比如,使用具有准确的轴尖锥度和良好的光洁度的电磁型继电器转动件,从各个零部件开始严格把关,提高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制造质量。同时,要协调安装各部件,保证电源插座具有良好的接触性。在生产晶体管保护装置时,要特别注意焊接的效果,严格筛选晶体管,保证使用的晶体管能在持续不断的高温作业环境下始终保持优良的性能。
5.2加强技术改造
一是在选择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时,选用两套生产厂家不同、同时原理也不同的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对线路、母线等进行有效的保护,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保护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同时也要注意,同一站内不应有太多的保护装置型号。二是重新选型、配置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时,把装置的可靠性、灵敏性、快速性等放在首位,然后在认真考虑其调试、统一管理及运行维护方面的问题。三是应把传统的保护和现代全数字化、广域保护等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综合运用。
5.3增强事故处理能力和效率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正常运行的前提是线路的正常,因此应对线路的稳定程度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将接触不良的故障彻底排除,同时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安装在变电所,经故障信号提示安装在线路上,从而帮助有关工作人员和设备及时将故障的源头找到。影响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用户的用电意识。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工作人员处理故障的水平,同时积极向用户宣传和介绍用电安全方面的常识和知识、新的电力技术和设备等,通过社会宣传的大力开展,使整个社会安全用电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将因用户原因引起的故障问题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6 结论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经过相关人员的长期努力,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还会不断提高,从而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为婷.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J].电子制作,2013(24):246.
[2]王翰,严进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161-162.
[3]刘智香,常勇.刍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J].科技风,2012(16):30.
[4]刘云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机电信息,2012(24):17+19.
[5]胥岱遐,韩天行,梁志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与评估[J].中国电力,2008(03):17-21.
[6]韩天行,梁志成,胥岱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试验及评估的研究[J].江苏电器,2008(02):49-54.
论文作者:王娜,杨东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保护装置论文; 装置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继电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