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诊断价值。方法: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9例全部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观察并分析临床结果。结果: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诊断准确率、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诊断准确率、梗死PACI诊断准确率、后循环梗死POCI诊断准确率、腔隙性梗死LACI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81%、99.63%、99.90%、97.50%、77.78%、99.90%。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有助于引导早期疾病诊治。
关键词:脑梗死;核磁共振成像;后循环梗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每年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脑血管病疾病中占较大比例,具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预后较差,容易因疾病引起死亡,为此,早期准确诊治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脑梗死方面价值较大。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诊89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突出,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诊89例脑梗死患者,根据脑卒OCSP分型,将全部脑梗死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各为21例、27例、19例、22例。全部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男60例,女29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5.8±9.0)岁;合并高血压38例,合并冠心病27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11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12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17例,后循环梗死(POCI)18例,腔隙性梗死(LACI)20例。排除标准:脑外伤史者。
1.2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入院后接受对症治疗,同时实施MRI检查。取患者仰位,使用上海联影1.5T核磁共振,常规采用T1WI、T2WI、T2FLAIR、DWI及MRA检查。由OM线作基线扫面区域为颅底至颅顶,扫描9~12层,层距2 mm,层厚10 mm。同时使用SPSSS21.0进行相关统计学数据分析。
2结果
分析MRI对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效果发现,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诊断准确率99.81%、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诊断准确率99.63%,梗死PACI诊断准确率99.90%、后循环梗死POCI诊断准确率97.50%、腔隙性梗死LACI77.78%、诊断准确率99.90%。大脑前动脉闭塞占2.50%,大脑中动脉闭塞占4.3%,椎-基底动脉闭塞占4.5%.MRI对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效果如下表所示:
MRI对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效果(%)
Diagnostic effect of MRI on different 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3讨论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也被称之为缺血性卒中,中医将期称为中风或卒中。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受多种病因影响阻碍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而死,从而临床表现为对应神经功能缺失。动脉粥样硬化,为此,动脉粥样硬化因素是影响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最主要因素。临床医生需要采用辅助检查手段,切实了解相应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临床表现。核磁共振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运用核磁共振原理,使用常见1H、11B、13C等原子,普遍应用在物理、医疗等方面。
核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脑梗死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手段,其优势主要有下述几种:①将电磁波作为射频脉冲,尽量保护人体不受损害;②协同其余技术实施扫描,以多参数信息为技术生成诊断结果,具有可靠准确性;③核磁共振成像可实现任意层面扫描,能具体把握病变部位。另外,有关研究证实,核磁共振成像能清晰呈现后颅内凹部位病变状况,且具有非常高分辨率,相比CT诊断,效果更好[1],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使用能高度检测脑梗死,降低误诊及漏诊情况出现节省时间,临床实用价值高[2-4]。脑出血短时间而导致神经元细胞毒性水肿,而即刻采取降颅压及溶解等方式治疗,能缓解上述情况,继而起到修复作用,当发病大于6h,此时细胞毒性水肿多为无法逆转,经过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呈现T1W1低信号及T2W1高信号。
韩永来[5]研究,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352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扫描结果能清晰看到斑点状及云雾状信号,均确诊为脑梗死,总检测准确率为88.6%,其中病灶52个。在本次研究中,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病灶部位多集中于底节区、丘脑及尾状核,这点和国内学者报道观点一致。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的诊断准确率各为99.81%、99.63%、97.50%、77.78%,其中,诊断准确率99.90%。说明,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脑梗死诊断中,诊断效果突出,能准确诊断,值得推广使用。
总之,脑梗死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度高,可大力推广于临床当中。
参考文献:
[1]张伟.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41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9):162+164.
[2]张振宇.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7):1047-1048.
[3]高原福.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中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196-197.
[4]苏加运.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3):153,165.
[5]韩永来.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17-18.
论文作者:李英贤,高占路,杨永伟,李彤,董润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脑梗死论文; 准确率论文; 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效果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