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分析论文_张合建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分析论文_张合建

安徽茗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368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复杂性不断提高,在实际操作中受各因素影响非常容易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必定会产生更大损失。以提高建筑施工综合效果为目的,对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确定导致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以及特点对优化策略进行简单分析,争取通过专项改革后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面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可选择的技术工艺以及材料设备非常多,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也就要有所改变,以确保提供针对性管理,减少常见问题的产生。但是受传统思想限制,很多施工单位还未意识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创新的紧迫性,依然应用传统方法措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施工作业管理要求,不能够实时掌握施工状态,对存在的问题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这对于工程施工效果有着重大限制,必须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进行调整优化,争取为工程高效化施工提供更大保障。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要求

1.规范现场施工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均对施工工期有着严格要求,一旦超出合同规定期限就需要承受更大经济损失,因此很多工程单位为追赶工期就会降低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导致现场作业出现较多违规行为。建筑工程涉及到多个专业,且不同专业之间关联密切,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均会对最终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想要确保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落实均与设计一致,就需要严格落实现场管理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对施工作业进行实施监管,确认施工行为是否达到专业标准,对于违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改正,以此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性[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落实,可以从根本上来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可以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并且,保持较高的现场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来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将损失控制到最少。

2.提高施工安全

高层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使得高空作业量也更为集中,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一旦出现高空坠落等事故必定会产生重大损失,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着较大威胁。传统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意识并不高,大部分将重点放在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控制上,虽然采取了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但是执行力度并不强,无法有效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对自我行为约束力较差,很多情况下抱有侥幸心理,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作业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在把控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同时,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对每个施工步骤进行分析,提高施工过程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并排除,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控制到最低,为安全施工提供更大保障[2]。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1.安全意识不足

建筑工程如果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以往工程施工管理大部分的单位会将重点放在获取利益上,通过制定系列措施对质量、进度以及成本进行控制,反而因为受传统思想限制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调整思想态度,安全意识不足以支撑工程施工管理要求,对施工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敏锐度不足,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排除,而使得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较大。

2.管理经验较少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想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前提是要有专业人才支持,不仅要能够实时掌握施工状态,明确施工隐患,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技术以及作业要求有一个整体认知,能够通过对比确认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而才可以采取措施来不断的管理优化。但是目前很多现场管理人员实践经验比较少,或者是无法全面掌握施工信息以及管理要求,面对综合性非常强的施工内容,很多情况下分身乏术,无法灵活解决各类问题,这样就使得违规施工行为无法及时得到禁止,存在很多质量与安全问题[3]。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施工现场管理作业执行的根本,如果所选人员能力不足,即便是有更加完善的机制体系,也无法将其功效发挥出来,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3.管理体系缺失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众多工序,并且不同工序之间联系密切,在针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时,需要从整体出发,保证一个环节在整改时不会对后续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工艺与设备材料,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措施,必定无法满足应用需求。想要为施工作业提供可靠支持,必须要在实际需求上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并对原有管理机制进行补充,一方面可以为施工行为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解决突发事故提供支持,确保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处理掉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减少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产生。

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创新

1.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创新,首先需要对传统思想作出改变,提高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意识,将其融入到每一个施工环节,通过细节控制来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一方面,需要做好施工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正视安全控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使其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一切行为均以设计方案为主导,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尤其是对于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更是要做好对其的安全培训,在提高其技能水平的同时,可通过真实案例来提高其对安全作业的重视度,保证在日常施工中可以时刻保持谨慎,可以做到对自身行为负责。另一方面,应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机制,对现场施工行为做到明确规定,包括所有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必须要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需要按照要求穿戴安全护具,并且要悬挂警示标语,时刻提醒人员谨慎操作。另外,还应与责任制度联合,做到责任到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准确追责,以此来提高所有人的重视度,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完成安全控制,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2.施工变更控制

很多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发生均是因为施工变更导致,缺少相应的应对方法,导致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制止。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均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来进行,尽量不要出现变更行为,对于不得不变更的部分需要提前提交申请,待与设计单位商议确定可行后交由建设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可进行变更施工。其中,所有变更项目均需要对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调整,保证现场管理具有针对性,尤其是管理人员必须要详细了解变更要求与技术要点,以便于根据施工方案来对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确认,杜绝任何不规范、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证质量、进度以及安全不会因为变更产生问题[4]。

3.完善管理体系

针对工程建设要求与以往经验,组建完善的现场管理体系,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人员,且落实责任机制与奖惩制度,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以此来推动管理人员积极工作。其中,要格外注意施工技术管理,采取旁站方法来实时监督,比照设计方案确认每个阶段是否规范合理,如果因为监督不到位而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对相应管理人员进行追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高管理效率。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需要不断的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来进行调整优化,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问题,做到最高效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5):189-190.

[2]潘祖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137-138.

[3]韦筱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170-171.

[4]高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3):62-63.

论文作者:张合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分析论文_张合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