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复苏的前景仍然不明朗--200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_世界经济论文

尽管复苏的前景仍然不明朗--200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_世界经济论文

纵然复苏有望 前景依然未卜——200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上半年论文,前景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年初,经济学家纷纷调高对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从2002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在今年由衰退转入复苏大有可能。但如果我们把目光看得更远,那么即使2002年出现了世界经济的强劲反弹,这就足以奠定世界经济在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吗?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世界经济已经像是快要跑完马拉松赛跑的选手,在最后冲剌的一刻可能会突然加速,但事实上已经是体力透支、精疲力竭了。

美国经济:回光返照还是凤凰涅槃

在遭受"9·11"袭击之前,美国经济就已经处在衰退的边缘。恐怖袭击只不过从后面轻轻地将美国经济推下了山崖。花钱一向大手大脚的美国消费者仍然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角。2001年第四季度消费支出增长了6.1%。消费支出的增长如此强劲,一是因为减税和退税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是美联储降低利率刺激了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据估计,消费增长中90%是由于这种提前购买带动的。在实际收入和收入预期没有改善的条件下,消费支出的增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实际上,2002年第一季度消费支出尽管仍然有3.5%的增幅,但是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回落。目前,增加消费支出主要靠消费信贷这种“寅吃卯粮”的方式,从长期来看,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许多经济学家相信,2002年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或许我们更应该把这种不正常的高速增长视为一个坏消息。库存投资的增加是推动美国此季度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但是,一旦商家重新将货架填满,上半年由存货增加带来的增长就会停止。第一季度过于强劲的经济增长反而会损害到以后的增长潜力。

上半年美国经济形势的一个有趣之处是经济学家大都非常乐观,而企业家和投资者却依然忧心忡忡。就在商务部公布了首季经济增长数据后,纽约股市不升反降,道琼斯指数当天跌幅达1.2%,下降了124.34点,是2002年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万点。美国公司的利润状况仍未改善,令企业家看不到隧道尽头的光明,加之安然破产事件揭示出原本被奉为圭臬的美国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和证券监管其实漏洞百出、黑幕重重,令投资者进入美国股市之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忧虑还包括:第一,美国的投资需求基本上没有改善。有的地区报告显示,计划增加投资和减少投资的企业几乎各占一半。从企业投资的角度看,第一季度的下降幅度仍高达5.7%。第二,就业状况没有明显的好转。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表明,从2月份失业率就一直在攀升,4月份的失业率达到6%,创造了8年来的最高水平,5月份的失业率仍然高达5.8%。第三,美元的潜在风险。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增长过快,净外债对GDP之比正在不断上升,持有美元的债权风险越来越高,可能会触发美元的贬值。

美国经济复苏的脆弱基础、美国积累的巨额贸易赤字、美元贬值的潜在风险、逐渐凸现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头,都说明美国经济不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救命稻草,而是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根源。

日本经济:是否已经走到了衰退的尽头

20世纪的最后十年被称为是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经济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反而沿着经济衰退的轨迹越滑越远。2001年日本的实际GDP的增长率由2000年的0.3%下降到-0.5%。

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的下降以及对外出口的减少。2000年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极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2001年3月日本银行再次采取了零同业拆借利率的政策,向同业拆借市场注入远大于实际需求的流动性,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国债和其他金融工具。同时,日本银行还宣布,只要物价不恢复到正增长的水平,就一直将短期利息率控制在零的水平。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使国民减少储蓄,增加对商品和股票的购买。然而,在日本银行系统仍然存在大量不良债权和惜贷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能否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刺激实物经济的增长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说货币政策在日本已经失效,财政政策可能更加无力回天。如今日本的国债余额对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30%,巨额的国债负担使得日本政府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几乎荡然无存。更令人担心的是,债务负担将导致长期利息率上升,最终的结果是深刻的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只得借助日元贬值刺激本国经济。但是,日元贬值对促进日本出口的作用并不大,而且会损害到日本金融业的利益。一旦日本政府加快不良债权的处理,日本的银行可能被迫从海外撤回资金,这将带来日元升值的压力。同时,由于日本的利率水平已经降低到零,利率对汇率起不到调整作用,所以只能任凭汇率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当前日元的波动更多地只是噪音而已。

从目前公布的一些统计资料来看,日本的宏观经济形势似乎比年初有所改善。但是,除了出口激增带来的经济增长短期反弹之外,我们看不出拉动日本经济的强大动力在哪里。决定日本经济能否真正振兴的关键在于结构性改革。考虑到日本经济中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即竞争力很强的出口部门和受到长期保护、效益低下的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考虑到日本政治经济中的“铁三角”,即政府,议会和寻求保护的国内利益集团紧密勾结,形成对结构性改革的巨大阻力;考虑到日本政治体制中的“党政不分”和各种政治丑闻,日本究竟能不能大刀阔斧地推进结构性改革,非常值得怀疑。也许,只有爆发一场经济危机,才能坚定日本政府背水一战、加快结构性改革的决心。

欧洲经济:老树难开新花

2002年的欧洲经济将会略有起色。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一季度GDP较上季上升0.2%,较上年同期上升0.1%。这可能预示着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已经开始,当然与美国相比仍然呈现疲弱状态。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支出增长、出口增长以及工业生产和建筑业的逐渐好转。

欧洲经济中另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是欧元逐渐走出了前两年持续走低的阴影,对美元的汇率逐步回升。欧元在过去两三个月中升值幅度超过8%,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攀升到0.94美元的水平。欧洲央行公布欧元区第一季度的3月份的经常项目盈余为43亿欧元,去年同期为105亿赤字,这恰与美国居高不下的贸易逆差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推动欧元涨势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中,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央行规定的2%的上限,如果欧洲央行为稳定物价而提高利率,势必损害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初步估计欧元区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为2.0%,虽低于4月份的2.4%,但已经位于欧洲央行通货膨胀率2%目标值的上限。通货膨胀率重新冲破2%的目标上限是很有可能的:劳动者工资和服务业价格水平的显著上升使得核心通胀率超过了整体通胀率的水平;过去一年中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也让欧洲央行非常担忧;当前德国工人罢工争取到加薪的和解方案以及今年石油价格可能上涨,都会对未来的价格水平构成压力,通货膨胀率将重新超过目前水平。

欧元区还有许多慢性病:尽管欧洲的联合非常令世人瞩目,但是在商品市场上,竞争仍有障碍,特别是在公共市场上,各国都继续扶持本国企业;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依然需要改革,扩大就业仍需努力;欧元的问世尽管标志着欧洲货币联盟的突飞猛进,但金融市场一体化在许多方面并不完善;欧元区内各主权国家经济形势的差异和政策偏好的分歧仍然是欧洲“永远的痛”。

东亚经济:最有希望的地区

世界银行预测,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2002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2003年将达到5.6%。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2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4.8%,2003年将达到5.8%。

2001年中国经济逆风飞扬,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在7%以上。韩国在出口、建筑投资、设备投资、民间消费以及吸引外资等多个方面也表现出强劲复苏的态势。韩国中央银行最近预测,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6%至7%,大大超过政府原来制定的4%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指出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世界经济增长从2000年的3.8%下降到1.3%,贸易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使整个发展中国家在2000年获得的经常账户盈余大部分化为乌有。但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衰退不同,发达国家放松货币政策的行动并未导致大量资本移向新兴市场。报告担心,发展中国家90年代的快速增长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若要使复苏获得强劲势头,使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其增长和发展目标方面避免困难,所有工业化国家均须对需求给予强有力的刺激。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必须尽快恢复到3%,这样才能容许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收入保持有力的增长势头。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大幅度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需求,需要初级商品的价格大幅度回升,需要资本流动明显地增加。

站在太平洋的这边隔岸观察,我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世界经济的风向正在转变,21世纪上半叶可能将是一个高科技制造的时代。就在世界杯开幕式的当天,东亚各国的信息部部长到了韩国,讨论各国间加强合作,在亚洲创建IT制造中心的宏伟设想,我猜想他们感受到了与窗外球迷们同样的激动、活力和信心:东亚经济已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背景下,东亚经济正面临着一个崛起的绝好时机。

标签:;  ;  ;  ;  ;  

尽管复苏的前景仍然不明朗--200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