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图书出版业清册:静寂之春保湿之利_易中天品三国论文

2006年图书出版业清册:静寂之春保湿之利_易中天品三国论文

2006年图书出版业盘点:润物无声春好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好处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对于中国图书出版业来说,没有了2005年的躁动不安,没有了2005年的喧嚣热闹,也没有了2005年的轰轰烈烈;2006年的图书出版业尽管不如新媒体那般受到万众瞩目,也没有电视媒体那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更不用像传统报纸和杂志一样在新媒体的夹击下突出重围,但是,平淡中依然有着深藏在水面下的漩涡。图书行业变局局面尚未明晰,体制改革成效初显、民营书业依旧带着镣铐跳舞,内容方面继续了2005年的热点。

其实,2006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尽管整个图书出版行业大动作不多,但是却堪称亮点。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 之后承诺图书出版行业的发行完全向外资敞开的一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是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的一年,是数字出版发力的一年,是对2005年民营书业,“伪书”事件以及种种不完全疑问解答的一年。当图书出版业再次占据传媒业首席的时候,当新华传媒成为出版界首家上市公司的时候,当经管类励志图书再次热销的时候,我们继续相信,2006年的图书出版业依然走得很精彩。

当博客遇见电子杂志——新浪主流两相悦

事件:主流网和新浪网目前以电子杂志的形态合作了博客文集以及《新浪主流博客周刊》。

谈及数字出版,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子杂志。无论是传统杂志的数字版,还是彻头彻尾的全新电子杂志,在刚刚起步的数字出版行业已经开始向前迈步,但是都面临着“内容之困”。内容的匮乏没有办法带来注意力,在互联网这个喧嚣的地段也就等于没有存活力。巧妇无米之时,电子杂志遇见了博客。

博客可以说是2006年互联网上最具有活力的一个领域。每一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而读者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和作者针锋相对。博客在内容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庞大的原创性内容以及不受约束的链接可以使一个读者随意跳转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上去。然而内容精彩,博客却难主动推销自己,只有靠比较偶然的点击来形成后续的链接,人气飙升以后,形成商业模式的过程也有些蹒跚。另一方面,面对着点击量如此之多的某个博客,广告商却无法将注意力转化为广告力,只得一声叹息,毕竟目前投放在博客上的单纯的广告形式已经不能和发展了有十年之久的网页广告向抗衡。

电子杂志有多媒体展示形态,以及清晰的广告收入模式,将精华博客内容集成,可谓是现有博客应用的高级版本。内容上的丰富解决了电子杂志缺乏注意力的问题,而盈利模式以及杂志本身的特性,又是使博客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加便捷的方式。二者结合,对于数字出版行业和博客作者个人来说可谓是皆大欢喜。这样的出版可谓是取长补短,既为二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数字时代的数字出版发展规律。

电视节目和畅销书——谁动了谁的奶酪

事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讲成名,继而出书《易中天品三国》,在全国各地热销,同时引发文化和商业化的讨论。

将优秀电视栏目内容集结出版或书并不少见,因为电视节目好而带动图书热销也不奇怪,但是像易中天这样图书热销的同时还引发了一场文化和商业化的讨论,却是难得。

图书和电视节目,两种方式的结合是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表现。人们既要接近精英文化,又希望能够通过比较浅显的方式来了解或者学习它们。《百家讲坛》就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易中天借助这个平台向观众展示了原著书本后边的魅力。用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文学名著,使得观众对名著以及《易中天品三国》,或者说是易中天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成为出书的机会点。可以说《易中天品三国》的图书版是对电视节目版更加深入、更加彻底的交代。正如易中天和图书策划公司所说,其中加入了更新的内容,包括易中天本人对于学术的观点。

不能否认电视媒介将易中天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从商业角度来看,以电视节目为圆心,周边产生衍生品是必然也是必要的。然而,从图书出版的角度来看,作为出版人也许应该反思是什么制造了图书的热点。图书是和阅读息息相关的,阅读又是和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思考是人类吸收前代智慧和创造新的知识的重要方式,图书则是人类智慧栖息地。作为吸收和思考的阅读,在本质上是与电视创造的信息泛化效应以及感官娱乐效应相悖的。电视节目火爆固然可以带动相关书籍的出版发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电视内容出书并非对文化知识的重塑,而是对已有流行文化的再普及。图书的功能和电视的功能在本质上还是有不同之处的,电视的大众功能并不能取代书籍的精英情结。当既成的商业模式成为图书操作的潜规则,当商业化利润成为图书出版中的重要标准和驱动力,畅销当道,利润当前,作为文化基准积累的图书就只会越来越萎缩与凋零。

捆绑上市——民营书业融资春天

事件:2006年11月17日召开的中国书业金融创新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表示,有关民营书业捆绑上市和贷款等融资项目已经列入书业商会2007年的工作安排。

2006年11月17日召开的中国书业金融创新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表示,相关民营书业企业上市和贷款等融资项目已经列入书业商会2007年的工作安排。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在投融资方面找到了新的出路。

民营书店经过20年的发展,其图书发行市场已经初具规模。2006年是中国发行业完全对外资开发的元年,国家实行一系列促进民营书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正是希望我国民营书业和国营书业共同形成对抗外资的统一战线。降低外资对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的冲击。

然而,尽管政策当先,国家出台了有利于民营书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是不准涉及出版行业和教科书领域仍旧是民营行业之憾;同时,资金被看作是民营书业前进中的重中之重。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好解决民营书业资金问题的方法。图书出版行业本来就是一个产业链长,资金回报周期长的行业,一般投资下去以后经过5年才能收回投资,市场风险也是现实问题。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来说, 图书无法当作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这些问题都使资金之痛成为制约民营书业发展的镣铐。民营书店的捆绑上市融资无疑成为其解决资金问题最为可行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有民营书业负责人表示,进行信用贷款项目也可以解决融资瓶颈。尽管这两项解决方案具体要到2007年才开始执行,但是在2006年岁末,无疑给民营书业翻开了光明的一页,我国民营书业也可以期盼一个美丽的春天。

新华传媒——体制改革的微笑

事件:2006年4月14 日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发行集团核心业务成功借壳上市,成为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2005年我国出版行业最不能缺少的声音,就是文化体制改革之出版行业体制改革。包括南北两大出版集团在内的中国出版行业纷纷开始自身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型。如果说由集团改为公司,是转型的第一步的话,那么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则是我国出版行业在2006年迈出的可喜的第二步。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由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等5家国有独资单位持股, 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到国有多元投资、到混合所有制、再到核心业务整体上市的改造,企业在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资金实力、竞争能力、市场价值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上市可以说是树立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榜样。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是我国图书发行行业全面放开的一年, 深化体制改革以迎接入世,正在成为出版发行行业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和外资出版发行行业竞争,增强我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打造一个规模庞大的本国集团是势在必行的。其实,作为图书出版单位,集团化和上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上市只是改制的第二步,改制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我国图书出版行业良性循环,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打造自身核心竞争资源和产业链。体制改革还有多条路可以走,只要能够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带动和壮大我国图书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就都可以被看作成功的改制模式。

励志图书热销——下一站天后

事件:2006年1月开始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 经管类励志图书仍旧是各家出版社订购和展览的热门图书种类。

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厉追查各类“伪书”有49种之多,多为抄袭、盗版、拼凑、凭空捏造等手段,用所谓的国外成熟的管理,经济等理论加以虚构的国外作者名称出版成书。这些书可以看作是比盗版图书更加恶劣的文化垃圾,因为它不仅破坏了整个图书市场的正常运作, 同时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污染。2005年国家大力查处伪书,为2006年优秀的经管类励志图书扫清了一片乌烟瘴气。

2006年北京图书订购会上,经管类励志书仍然是各个出版社追捧的图书,而在图书销售终端,读者们也非常欢迎励志类图书的到来。相比较以前伪书充斥之时,现在的经管类励志图书在内容以及出版发行方面都更加完善。除了经济类出版社,其他如教育、综合类甚至是机械类出版社都开始涉足这类励志图书;另一方面,这类图书的内容也由完全引进国外内容转化为我国本土经管类励志图书渐渐崛起,这种完全本土化的经管类励志图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其范例也将具有更大的参考和学习价值。从维护版权内容的角度来说,本土经管类励志图书也更有利于防止“伪书”的出现。

尽管图书市场还会遭遇“伪书”、盗版的冲击,但是经过2005年“伪书”事件以后,出版社和读者们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而这类图书在2006年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更令出版、发行以及读者感到欣慰。我们在呼唤经管类励志图书精品出现的同时,也有理由认为这类图书的前途将更加明晰。

站在2006年的尾巴上回望,图书出版业已经开始逐渐成熟且理性地面对一些问题,即使身负重担,仍旧可以走出坚实的每一步,我们共同期盼着它能够在2007年舞出美好的天地!

标签:;  ;  

2006年图书出版业清册:静寂之春保湿之利_易中天品三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