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与建筑行业的融合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同时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行社会的大背景下,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我国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方法,对我国智能建筑领域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措施
引言
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属于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主要包含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等相关内容。因此,要想确保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就需要掌握各个专业的知识点,确保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此来设计出适宜智能绿色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以此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并确保建筑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智能建筑的楼宇自控技术概述
智能建筑由楼宇自控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通信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筑管理系统等组成,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是对建筑中的机电设备进行监管,它是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构成较为复杂,对施工要求也较高。该系统先进行数据收集,接着把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设备,并对智能建筑的实际运转情况进行分析,最后通过驱动执行器,实现对整个楼宇的自动化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供热系统、制冷系统、垂直监管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变配电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大多是由各种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监控工作站构成。控制器连接主线形成一个控制网络,并根据先前编好的程序来进行有效控制。传感器与执行器主要是采集数据,执行控制器发出的指令。监控工作站大多是由较多的服务器与工作站组成,属于计算机监控网络,通过它来对整个楼宇自控系统进行监测管理。
2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分析
2.1系统安全监控与先进的智能通讯
相较于人工形式的监控,智能建筑技术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含有的自动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发挥出24h全天连续的安全监控功能,确保建筑物处于可监控的范围之内,达到保护其安全的目的。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利用其平台资源,对于盗窃、火灾等突发情况,可以发挥出自动报警功能,使得建筑物的安全获得有效提升。针对很多高层建筑物而言,智能建筑技术中的火灾自动报警功能,是非常实用、高效的,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同时,智能通讯技术也为智能建筑技术的构成部分,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完成对相关建筑物与设施的自动化监测,将具体的状况予以实时反馈,达到及时处理危机的效果,完全符合目前建筑发展的安全与环保等需要。
2.2自动管控型电力设施与温度、湿度的高精调控
在建筑物中的智能建筑技术应用过程当中,依靠集中化的管控方式,有效管控其中相关电力设施的电路,尤其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实现系统、自动化的电力设施监管的效果。例如:利用智能建筑技术能够精准、合理地分析出电风扇以及空调等设施的有关数据信息,从而得到科学的开关时间,如此使电能的节约水平获得了提高,而且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形成较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温湿度的高精密调控也是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之一。运用此种技术,完全解决了以往建筑设计之中难以对湿温度进行针对性调控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往实施建筑物的湿温度的调控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以人工监管形式是最为常见的,由此形成一个问题,即当人体感知到不舒服的时候,方予以调控,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反观智能建筑技术则依靠其具有的智能感受装置与分析系统,通过根据人体的温湿度标准,自动予以调控,最终在满足人体舒适的同时,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节能成效。
3智能绿色建筑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分析
3.1模块化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智能绿色建筑系统在设计方面尤为重要,主要是由于其直接关系着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同时,因为智能绿色建筑的结构极其复杂,所以系统设计的规模也就十分的庞大。但若片面的增大规模,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极易出现控制不当的情况,同时还会对后期维修维护以及运行管理等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智能绿色建筑系统需避免统一管理,而是应结合不同楼层的实际情况来予以区分,将建筑物当成是一个整体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来对其予以拆分,将体系相似或相同的由一个统一的模块来予以管理。以此来缩减系统规模、降低资源投入以及减少后期维护花费在物力与人力等方面的资金,确保系统可靠性能够得到提升。
3.2总体系统结构设计
3.2.1集散式
集散式控制系统是楼宇自控系统当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可以运用两次网络结构形式来对三层级设备予以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采集、控制以及分析建筑现场的相关设备信息来对设备现场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设备现场当中的控制器主要由人机交互平台以及控制处理中心所组成,其中人机交互平台主要涉及计算机与操作台,而控制处理中心则可以实现系统的离线配置以及在线控制、监视等。因此,集散式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就算是受控设备产生问题其也可以维持独立控制与运行的状态。但由于楼宇自控系统的向前发展,现场总线式以其所具备的诸多优点,总归会逐渐代替集散式控制系统。
3.2.2现场总线式
就现场总线式结构而言,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属于该结构的核心,主要是由现场受控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以及现场总线等相关部分组成。和集散式相比之下,该结构拥有实时、价格低廉以及稳定便捷等优势,可以弥补集散式结构存在的缺陷,因此在智能绿色建筑的受控现场当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其次,现场总线式结构还可以结合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以及仪器仪表技术,属于智能建筑系统当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多适用于主流楼宇自动化系统当中。
3.3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物内的能源消耗是智能绿色建筑相关建筑商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除了要重视建筑质量之外,还应重视对建材的节约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楼宇建筑,其在智能化方面的需要较高,所以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较为巨大。这也使得延长智能系统的生命周期、节约能源、提升经济价值以及降低耗材成为了智能绿色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在设计方面的主要理念。在节能降耗方面,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对楼宇信息予以全面的收集,以此来构建出一个节能环保数据模型。同时,在运用新建筑技术的基础上,采取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选择可再生资源,以此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4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
火灾报警系统在智能绿色建筑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由于该系统可以确保建筑设施与人员的安全。尽管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楼宇自控系统当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其又和其它系统之间完全脱离,可以维持独立运行的状态,并独立的完成防灾和灭火等相关功能,同时其在各个系统当中的优先级最高。该系统主要是通过烟感和温度感应探测设备来检测危险信号,在经过确认之后就会实施报警操作,同时还会将火灾联动系统开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关闭空调、开启排烟装置、运转消防系统、运用广播向人群传达疏散的通告。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对绿色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脉楠.探析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环球市场,2017(28).31-32
[2]鲍晓宇.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11):99-100.
[3]赵耕.浅谈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28-28
论文作者:白向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系统论文; 楼宇论文; 建筑论文; 自控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