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排便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胡金梅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作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由于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代谢水平较低,容易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2],而排便是新生儿排泄胆红素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研究也指出由于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以及胃肠蠕动较差,极易出现胎便排出延迟和困难等现象[3]。临床针对新生儿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来促进其早期排便,能够有效避免胆红素因肠肝循环的再吸收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的现象,避免或减轻了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机率,提高和促进新生儿身心的健康发育[4]。因此我院于2017年开展了新生儿早期排便干预及其对黄疸指数影响的临床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我院6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正常足月阴道顺产;②产妇均为正常健康初产妇;③所有新生儿均为母乳喂养;④入院时经皮胆红素测定值范围在350~420umol/L之间;⑤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排除标准:①孕期产妇出现并发症导致肝功能损伤;②新生儿窒息、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时间、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以及经皮胆红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所有新生儿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的同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并且利用8502型婴儿光疗暖箱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12h/次,1次/d,治疗2~5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进行早期排便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腹部按摩 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将适量的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婴儿润滑油均匀涂抹于新生儿腹部,由专业护理人员用右手手掌以及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顺时针方向以肚脐为中心依次从右结肠、中结肠、左结肠和乙状结肠进行按摩。动作需要缓慢温柔、力度适中,每次时间控制在3~5min为宜。后续按摩每日2次直至患儿出院,均在新生儿沐浴或哺乳1h后进行。

1.2.2 新生儿扩肛 由专业护理人员将婴儿润滑油均匀涂抹在无菌橡胶尿管前端,将婴儿双腿弯曲后,尿管轻轻插入肛门2~3cm并轻轻沿着肛门壁转动10min即可;3次/d,10min/次,持续2~3d[5]。

1.2.3 游泳训练 新生儿哺乳1h后将其置于专用的四周透明的游泳池内,控制室温28℃,水温38℃,水深不宜少于60cm。使用防水护脐贴将新生儿脐部进行保护,并选择安全、合适的新生儿颈部游泳圈,由专业护理人员将新生儿轻轻放入水中。1次/日,10~20min/次。

1.3 评价指标 记录2组新生儿的每日排便次数以及黄疸消退时间。所有新生儿均在干预前和干预5d后进行黄疸指数和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测定,其中黄疸指数的测定是利用经皮测黄疸仪置于新生儿眉弓上方1cm处紧贴皮肤后垂直测定3次后取其平均值;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测定为干预5d后抽取新生儿静脉血利用酶法进行测定。以上测定工作均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相关使用说明及步骤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干预前后黄疸指数和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2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和血清间接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新生儿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其中干预后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效果更优(P<0.05)(见表2)。

注,*表示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2组新生儿的每日排便次数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显著增加,而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新生儿黄疸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 新生儿黄疸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以及肠肝循环增加[6]。后者主要原因包括[7-8]:胆红素生成过多,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无论是哪一种胆红素升高若长时间存在则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受到破坏而造成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异常,进而造成组织损伤和器官障碍[9]。研究[10]指出新生儿胎便中血清胆红素是新生儿体内每天正常产量的6倍,因此一旦新生儿发生排便延迟或排便次数减少便会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负担,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和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程度;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其血清胆红素长期高于正常值则会导致神经功能的损伤[11]。

3. 2新生儿早期排便干预有利于降低黄疸指数的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加,而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虽然临床研究指出通过换血、光照以及给予肝酶诱导剂等方式也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但上述方法并发症较多,对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和发育均会造成不利影响[12-13]。朱媛媛[14]等在研究中提出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联合腹部按摩,以达到早期排便干预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新生儿黄疸的持续时间和发生程度。而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腹部的按摩和抚触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胃肠活动,尤其是护理人员通过正常胃肠活动规律和顺序对新生儿腹部进行按摩,不仅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而且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胆红素的排泄[15]。另外本研究还开展了早期扩肛,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有效的操作,对新生儿肛门及其直肠壁的刺激,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发射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新生儿排便次数的增加[16]。此外本研究还对新生儿进行游泳训练,通过游泳能够大量消耗其体能,有助于其胃肠蠕动活动的发生、胃泌素分泌的增加以及消化和吸收能力的改善,增加了排便的次数[17]。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排便干预,能有效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增加每日排便次数,降低黄疸指数和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晓鋆, 陈伟. 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疗效观察[J]. 安徽医学, 2015, 36(6):693.

[2] 吴恩莲, 刘琴, 冯国莲. 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4):126.

[3] Sauvanet A, Boher J M, Paye F, et al. Severe Jaundice Increases Early Severe Morbidity and Decreases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for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015, 221(2):380.

[4] 王小凤, 贲国平. 皮肤抚触和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及预后的影响[J]. 肝脏, 2017, 22(9):861.

[5] 赵欣. 腹部环形按摩与扩肛法促进排便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17):2228.

[6] Lain S J, Roberts C L, Bowen J R, et al. Early discharge of infants and risk of readmission for jaundice.[J]. Pediatrics, 2015, 135(2):314.

[7] 杨继英, 蔡琳. 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及白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7):89.

[8] 李敏, 苗桂杰, 陈娜,等. 预警机制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20(7):850.

[9] 张雷, 董巧丽. 胆红素的变化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程度的相关性[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29(6):738.

[10] 王晓娇, 王亚娟, 邵芳,等. 新生儿黄疸换血疗法对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2):136.

[11] 刘小舟, 郑珊. 胆道闭锁婴儿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现状与治疗[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33(9):718.

[12]Sukkayanudit N.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Re-admission for Phototherapy in Early Neonatal Jaundice in Thatoom Hospital, Surin Provi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013, 67(9):843.

[13] 张苏红, 徐晓妮, 王亚萍,等. 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17):161.

[14] 朱媛媛, 刘颖. 蓝光照射结合腹部环形按摩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和黄疸消退情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21):133.

[15] Seyyedrasooli A, Valizadeh L, Hosseini M B, et al. Effect of vimala massage on physiological jaundice in infa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 2014, 3(3):165.

[16] 朱晓萍, 凌静, 何晓英. 腹部环形按摩联合扩肛法促进排便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30(3):278.

[17] 沈彬, 陈凌霄, 纪秀君,等. 新生儿智护训练联合游泳对黄疸指数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7,42(12):1343.

论文作者:胡金梅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早期排便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胡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