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发现阅读的考点和写作技巧基本吻合,甚至彼此一致,看似“读写”分开,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是写作技巧(即评分标准)的展示。尤其是2015年的“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题”,“读与写”的关系更突出。
关键词:语言与文字 读与写 阅读的考点
【主体内容】
独居讲台一方,始终有着“语文”的陪伴。“语文”即“语言文字”,再细思又是“说与写”的关系。思绪萦绕,似雾似雨又似风,如何理清这其中的深意,我从未停下寻觅的脚步。
语言学家吕叔湘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课”,“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教学”。这种认识,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本认识。
他的话如雾里的灯塔,如雨中的彩虹,更像是风中的彩铃,让我寻找到了方向。回归文本,回归语文最初的历史使命,我要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语言与文字”的课堂,即“读与写”的融汇贯通,就算是分离也要不分家。
【思考与探索】
为了更好地展开“读与写”的实践活动,我对阅读考点与写作技巧做了以下归纳:
从上表的项目中,我发现阅读的考点和写作技巧基本吻合,甚至彼此一致,看似“读写”分开,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是写作技巧(即评分标准)的展示。尤其是2015年的“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题”,“读与写”的关系更突出。
我在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渗透这个思想理念,让他们意识到阅读和作文是不分家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一样。“阅读”是文字完美地加工组合后形成的一定篇幅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眼看、心细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目的、写作方法、情感抒发等,从而形成完整、流畅的答案呈现在卷面上。反之,“作文”是学生将所思所感用文字完美地加工组合后形成一定篇幅的文章呈现在卷面上,是逆向的思维过程。
如2015年的“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题”中的“散文(小说)的考题《集中营的课堂》”和“作文评分标准”对照,得出下表:
对照两处的要求,让人不觉惊讶,文字表述不一样,实际内容是一致的,阅读他人的文章后做阅读题,是学生对外的思路展示;而作文是学生内化了的日常文字,再稍加润色,就形成了一篇完美的小创作。
常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我常鼓励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阅读”与“作文”是紧密相连的一家人。
【措施与对策】
语言学家吕叔湘还说到:语文课,教学的是语言(口头语言)和文字(书面语言),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班学生读书时,我指导学生读好书更能写好作文。
“读”与“写”是不分家的,也是循环的,彼此相辅相成。如下图示:
一、朗读,培养语感
学习外语特色方法之一是读,原因是培养语感,目的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学习汉语,不例外也要多读,培养语感,不仅能说而且能写,正如苏轼话说作文之道:“无它本,唯勤读书,而写为之,字工。”通过朗读准确优美的文段,学生让自己的头脑潜移默化成思维的语言组织结构,可以很好地去除口头禅的坏习惯。
在我的班中曾有五个学生,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常用口头禅或地方方言进行书面表达。
例如:
“这是什么来的?”
“这是船来的。”
无形中多了两个口头语“来的”,这就是因为学生把口头禅和普通话混淆了,句子显得哆嗦不准确。
又如:“等我一会儿才。”这一句书面表达是:“等我一会儿。”口头禅习惯则多了一个“才”字。还有的常把“了”放在句中、句后,也不管该不该有“了”。如:“妈妈说了,我不该出去玩了,要留在家里做作业了。”这一句的表达显得很累赘,准确简洁的表达应是:“妈妈说了我不该出去玩,要留在家里做作业。”
类似这样的语言表达还有很多。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在批改讲评中引导学生多朗读、背诵好的文段,甚至做摘抄。现在的孩子被先进的媒体缠绕,多了画面感的认知,看课外读物少,语感就少了。针对这种现状,我就以教材为朗读重点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朗读的文段,如《背影》《羚羊木雕》等等。
同时,我还在课外指导学生朗读,培养他们多读书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地扎实“读与写”的基本功。一个学期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比刚入学时提高了,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口头禅的学生也减少了大半。看来,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提高书面表达的准确性这一途径是可行的。“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乎自然,事半而功倍。”
二、默读,在于积累
学会默读是新教材指出的教学目的之一。刚升入中学的学生,对默读比较陌生,这是一个动口读到用心读的过程。“用心”去读一篇文章没有声音,但脑子不停地运作——接收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发出信息等一系列思维内化过程,最终达到了“积累于我心”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分配信息”的过程,接受了如此多的文字、句段,要在脑海中进行分配、协调,哪些该留下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哪些是马上要用的、哪些该放弃等等都要进行合理安排。接着进行信息处理,就是对所接受的信息作出反应,哪些该动手记下来、哪些该圈点勾划等等,而此时“处理信息”的过程正是积累的一种形式。
默读需要动脑、动手、动笔,更要用心体会。比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等,这些课文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句、恰如其分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等。教学中要求学生先默读,并圈点勾划出认为好的词句,再加以朗读品味,课后把这些词句段适当摘录下来,为以后写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学生在这种教学思路的启发下,有意识地去模仿训练,纵使写出来的句段让人感到不那么自然甚至于刻意追求,但他们已有了这种意识,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也就是夯实基础的过程。
有以上的语言文字基本功,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不难了。一篇文章理清思路、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后,学生解答阅读题就轻松多了,而作文在模仿训练语段中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品析,美化文字
“作文——精神产品的独创”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练习,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对初中学生而言,受其阅历、学历、知识水平的限制,要求学生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文尚比较困难;学生作文除了语句流畅、优美,还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根据新大纲,分析初中语文课本阅读部分的课后练习,特别是讲读课课后练习,许多练习属于让学生细读体会下面的句子(词语),理解其含义(表达作用),学生多做这样的练习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同时,让学生感知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在品析中美化文字,这是对提升作文的语言表现力最好的训练,“读”与“写”此时无形中重合而不分家。
如魏魏写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就有这样一道习题:
“阅读下面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那么的依恋!”就这一句话,通过平实的语言、人称的改变,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云芸老师至今仍有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理解文字表达的魅力,再让学生做片段训练《我的老师》,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感悟作文不是文字的拼凑,而是有思想、有意义的结合体。打好这一基础,就为下阶段的作文提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中践行“语言与文字”的课堂,即“读与写”的课堂融会贯通,就算是分离也要不分家。培根告诉我们:“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参考文献
[1]邱学华 著《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朱慕菊 主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组,湖北教育出版社。
[4]孙建龙 主编《语文教学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汤国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文字论文; 语言论文; 这一论文; 语感论文; 口头禅论文; 思想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