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新常态是指在市场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就经济结构稳定增长,不强调经济总量,也就是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率来推动经济发展,是一直平稳、和谐的经济增长态势。水利水电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推动水利水电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旨在推动水利水电行业平稳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完善
引言
经济新常态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突出“新”的理念那。其主要特征是关注经济增长、不过多关注经济总量。例如在经济结构下,虽然我国生产总量不断提高,但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却寥寥无几,但通过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能够让市场经济稳定增长,人均收入也呈现出逐渐增长形式,相比总量经济,经济发展形式更加务实。但从10年之后,我国GDP国模首次取代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受到美国经济危机、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国家政策等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水利水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必须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平稳发展、生态建设等层面发展,全面贯彻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理念。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现存问题
1.1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
水利水电工程存在规模大、消耗高、建设周期长、应用范围广、前期投资高等特点,这注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来说,特别是大型建设企业,具有后雄厚的资金、高素质人才队伍、技术设备先进、施工技术强、施工经验丰富等特点,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一定的之后性,无法充分发挥建设企业的优势,包括机制僵化、激励机制不足、包袱沉重等问题。由于建设企业更加注重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对建设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建设管理严重缺乏创新,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长足发展不利。
1.2市场恶劣竞争问题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在招投标机制中,很多建设企业由于自身的工程量不足,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很多建设企业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目的,其中,恶劣竞争就是最为严重的问题。通过在招投标市场中不断压价,甚至无线接近最低限价,一旦“价优”企业中标,为了能够不赔本或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如降低现场施工管理的投入、采购低价材料等。
1.3水利水电工程布局问题
从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趋势和项目建设实际分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正在逐渐朝向乡村发展,例如水利水田灌溉工程等,这一发展方向虽然正确,但是见效慢、业绩少,很多地方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支持资金,往往会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长期发展,从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困难重重,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非常严重,一系列农田水利问题也非常多。从本质上说,水利水电工程是否能够全面发挥其作用,选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只注重项目建设,而忽略了选址工作和长远发展战略,势必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不足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投资量大等问题,所建设的环境也比较复杂,这就对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要求。准备工作实施质量与水利水电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有着直接影响,但很多建设企业似乎并不注重前期勘察、论证工作。由于当今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都是采用PPP模式建设,部分地区将水利水电工程当做是政绩的一种体现,权利追赶工程建设进度,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就存在漏洞,在建设过程中耗费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经济新常态下,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提准备工作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包括加强工程招投标工作、制定前期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等。在项目准备阶段,必须要派专业队伍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掌握施工地的人文、地理信息,合理制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策略。同时,也要请当地的地质专家对建设场地进行勘测,全面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合理性。
2.2加强成本预算,立足于市场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设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全程成本管理工作,立足于建筑市场,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预算,根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制定招投标相关事项,注重施工设备、人工费、社会环境的成本问题,从多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全面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最大利润。根据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和企业自身内部条件,编制工程造价控制系统,保障定额的合理性。为了能够保障成本控制的合理性,造价控制系统需要包含日常询价、采购工作、变价管理等,从而规避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
2.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想要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加强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提高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构建现场管理质量,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施工技术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但由于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没有受到过安全教育、技术指导、质量教育,严重影响后续施工顺利开展。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对施工人员开展施工教育工作,包块技术施工、安全教育、质量教育等,保障施工的规范性。此外,施工材料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根本因素,在施工材料施工中,需要事先做好施工材料试验工作,保障施工材料满足实际要求才能够投入使用。再者,加强材料管理工作,避免部分材料受潮或材料混淆。
2.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作为施工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强化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为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制度支持。建设单位需要充分挖掘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时效性,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充分预测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各个环节可以引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隐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相关制度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聘请专业的现场管理队伍,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2.5保障工程布局的合理性
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下乡”进程,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这样能够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改善乡村的生存状态,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当今经济发展。投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以社会人民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建设地的河流与周边地区实际情况,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否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坚决杜绝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广建水利水电工程,要从生态环境和人们需求作为出发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实在必行,通过强化前期准备工作、选址工作、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等,从而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的内部资源优化,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推动水利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兰庭,高迪,李玉蕴,孙永明.论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完善[J].中国水利,2015,06:11-14.
[2]余厚军.论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完善[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9:221-223.
[3]贾粉玲.基于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完善[J].四川水泥,2016,06:145.
[4]胡丽贞.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16,12:174.
论文作者:陈杰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常态论文; 经济论文; 企业论文; 准备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