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竞争优势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我们要谋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是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要通过努力创造出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1.资源禀赋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竞争劣势。长期以来,借以指导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
李嘉图界定: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界定: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上述比较优势界定都与一国的资源禀赋相关。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两个角度的考察:一是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二是资源禀赋成本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和资源的低成本优势。
我们发现已有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外向战略基本上是依据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研究此问题时先要作个限制。我国是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很大,不可能所有地区所有产业都是外向的。在国内分工中,经济落后地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可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是要说明,在国际分工中不能继续维持已有的比较优势,停留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上。
我国目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较低。因此外向战略基本上还是定位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热潮中,各地特别重视扩大出口,由于目前许多地区能够出口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各地竞相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引进外资也是缺乏产业选择,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状况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后果是:出口数量越多,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多。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还会进一步低级化,更谈不上创建世界工厂了。现在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是否继续维持这种比较优势格局。
在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建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因此比较优势突出在产品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践证明,现在凡是强调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突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结构的一定是缺乏竞争力的结构。基于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的主要缺陷是冻结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差距,外商进入我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果也是这样的。
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是比较优势界定的前提条件的变化。
第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两个国家,在两个国家之间各自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别提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多个国家,例如有多个发展中国家依据资源禀赋提供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之类的产品。我们将会发现,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竞争力是大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因其有较高的技术或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有较高的质量或知名的品牌。这实际上是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面对这种竞争,我国许多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品已经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第二,克鲁格分析了生产同种商品的要素替代问题:“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但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那么,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前者工资/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注:安妮.克鲁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就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可能性是,在各个国家要素租金存在差别的条件下,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租金比率偏低。问题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包含各个国家要素价格(包括劳动价格)出现均等化趋势。就像我国,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地区工资增长很快。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成本有提高的趋势,这时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进一步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基于劳动和资源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终结过程。李嘉图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和经济条件是完全静态的,其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当时贸易保护盛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问题是在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假定条件已经改变。首先,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资源、劳动可以被资本和技术所替代。就是说,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者,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表明,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各个国家特别重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其背景是存在严重的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的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比较优势对一国的意义明显衰减。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本土的资源,还包括外来的资源。就是说,包括国内的资源禀赋,从国外进入资本、技术和管理,在不少产业部门很有可能是从国外进入的资本和技术要素起主导作用。这时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已不像过去那么突出。或者说,比较优势在许多场合可能不是禀赋资源的比较优势,可能会是外来资源的比较优势。
2.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创造非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以上关于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提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劣势分析,目的是要明确外向产业需要升级。
研究竞争优势理论的专家波特用许多例证说明:“生产因素的比较利益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生产因素的比较利益法则对很多产业来说根本就不实际”。(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9~20页。)例如朝鲜战争后的韩国,资本奇缺,但建立了出口导向的钢铁、造船、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指出国际贸易的引擎作用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发现:“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为快一些”。(注:刘易斯:《增长引擎的减慢》,《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第25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就是说,如果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总是在技术层次上低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对增长的引擎作用总是慢于发达国家。
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以技术为导向?考虑到就业,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的竞争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开放型经济中,在外向产业中则不能以就业为导向,应该以技术为导向。
在产业经济理论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已经得到说明。同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现在搞外向型经济表面看来轰轰烈烈,但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投资在外商对华投资中占相当高的比重。这样利用外资不会优化我国的比较利益结构。在一些地区,利用的外资越多,产业结构的劣化可能越严重。因此,现在全球转移的制造业或者说转移的世界工厂,决不是低等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本来就在劳动和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也没有必要接受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阶段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制造业的全球转移也有创造新的比较优势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现代服务业更有竞争优势,而其在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也在衰减。其制造业转移可以有多种形式,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直接进入其他国家,还包括发达国家的资本退出制造业领域和市场。就后者来说,取决于其他国家相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制造业的全球转移的目的地与该地的产业等级密切相关。我国要能接受具有较高等级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或世界工厂的进入,所必须的条件是,自身要进行产业升级,实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波特所说的:“一国产业是否拥有可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7页。)这就有必要实施战略贸易政策。其依据是,一个国家能够在某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等产业中创造和提升比较利益结构。这些高技术产业一旦获得成功,就会产生广泛的外部经济,并促进本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并能先于其他国家占领国际市场。
虽然我们抛弃了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意义上的比较优势,但还要注意在新的层次上培植产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原因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每个产业中都具有竞争优势。在波特看来,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特定产品或产业的环节上。”(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6页。)于是有了不同于资源禀赋意义的比较优势概念:在特定产品和特定产品或产业环节上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是先天的资源禀赋,而是后天的,需要创造的。这就是波特所强调的创新,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培植产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不能封闭式进行,需要利用国际资源,特别是需要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就是说,中国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仅是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更要借助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
为了创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要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对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要逐步提高进入壁垒(主要是技术含量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中国。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一般是成熟产业,而不是在未来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意味着单纯靠引进外资和国外产业并不一定能培植战略产业。但是在我国创造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是没有机会和条件的。在我国,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是不一致的。由于高科技的研究没有国界,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掌握的高科技的国际差距相对来说要比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小。这就给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政府一方面扶持高科技研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接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并使之产业化。由此可以利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发展起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建立在各国产品差异基础上。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国际贸易将建立在产业差异基础上。具体地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相当快。而在国内则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层次的国际分工:有的国家以服务业为主,有的国家以制造业为主,还有的国家仍然停留在农业国。这种比较利益结构非常明显。同样,各国的竞争力水平差异也会明显扩大。基于这种格局,我们不能以为接受制造业全球移动就只是发展制造业。实际情况是世界工厂的形成必须要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持,特别是金融、物流、中介等生产者服务业。
3.创造资源禀赋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根据钱纳里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同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相联系,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又同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改变相联系。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
创造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面对着这样的矛盾:根据资源禀赋,我国目前确实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虽然基于这些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就资源禀赋要素的利用来说,还可能有竞争优势。
如果从投入要素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可以发现,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都有个成本优势问题。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劳动生产的,在发达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资本生产的。这反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因而可能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显然,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是,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因而具有低成本优势。就是说,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中国生产的劳动成本含量比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低,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就如某个国际品牌的高质量电子产品,可以在美国生产、日本生产,也可以在新加坡生产、在中国生产。在中国生产的相对优势在于,由于地域空间大,地价便宜,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价格便宜,因此在中国生产并出口的该种品牌的电子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对低劳动成本优势需要作两个规定:第一,低劳动成本要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注:实际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为基础的。)原因是在工资水平趋向提高时,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抵消劳动成本的提高。第二,低劳动成本不能建立在低素质劳动力基础上。我国过去的比较优势不是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时的低成本优势,而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劳动力要素质量则与此相适应。现在要转向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比较优势不具有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升比较优势的便捷路径是引入国外技术、管理、品牌等先进生产要素,使之利用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源与引进的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结合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这就提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密集程度的选择问题。
在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大国,是引进国外资金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业来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这是一种选择。前者考虑的是就业岗位,后者关心的是劳动的附加价值。在这里要指出生产加工贸易品出口的意义,加工贸易品即对进口的中间品和组装件加工组装后出口。其中的技术是国外提供的,我国企业附加的只是劳动价值。因此严格地说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但它是国外先进要素利用国内资源禀赋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可以成为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途径。
引入国外先进生产要素还涉及自身产业结构的吸引力。进入要素的先进性与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关。技术密集程度低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吸引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要素(特别是技术和人才)。就像国内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在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的同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完全在于物质待遇,更为重要的是其产业结构能否提供高科技人才的用武之地。因此,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进入本身要以产业升级为前提。
全球化意味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转向国内。外国资本进入意味着一国独有的劳动资源、自然资源可以被进入的外国资本所利用。这样,所谓的国际竞争也不完全是过去意义的民族产品的竞争,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外国品牌的产品与外国制造的外国品牌的竞争。在国内市场上也可能出现都是利用国内资源的外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在国内市场上出现进入的跨国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产生的积极效应可能是各自都要带进最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的结果是提升本国的比较优势。
突出低成本优势决不意味着片面降低劳动成本。这涉及对劳动和资源的价值评价。长期以来,我们说明自己的比较优势的一个主要理由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劳动成本低主要是就工资成本而言的。从国际竞争的现实来分析,这些理由是不充分的。首先,劳动是不均质的。在现代经济中,对劳动价值的评估已不是其数量,而是要看其含有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创造竞争优势的途径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以较高的报酬吸引更高的人力资本,可能是创建世界工厂的重要条件。
标签: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资源禀赋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禀赋效应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