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具有地域广且分布在穷乡僻壤地区,数量品种多且文物价值高,历史资源深厚且开发文化旅游前景好等特点。保护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必须认识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文物特性,完善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实施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损毁追究。对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需要原生态多样性开发,从而走出一条保护性开发红色旅游的良性发展之路。
关键词:军事文化遗产 保护 红色旅游 原生态开发
中国共产党从1927年到1934年,举行了百余次武装起义,期间起义部队先后转入农村,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央苏区、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左右江、陕甘宁等十几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惊恐。于是开始了连续不断的“进剿”、“会剿”,1930年10月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各根据地红军长征前夕的数次反“围剿”,这一时期红军频繁的军事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军事文化遗产。如何认识和保护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怎样实施红色旅游原生态多样性开发?应该而且必须引起每一位史学工作者,特别是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下面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文化遗产为: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或碑画、具有考古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群、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研地址等地方。文化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是人类文明的浓厚积淀,文化遗产则是先辈前贤留下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军事文化遗产也是如此。
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从特定狭义讲,指1930年10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起始至各根据地红军长征出发时,从延伸广义讲,包括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前,从长征到陕北的每一个时段,国共两军始终都处在“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势态。在此,我们用特定概念范畴。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丰富广博,既有革命文物、规章文献、图表票证,又有建筑群、旧址居、战地遗址、会议会址,还有领袖们、三军将帅、战斗英雄、先烈模范的史迹,既反映了武器装备发展,也体现了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等建设,这些军事文化遗产见证了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印记了失败与胜利、挫折与奋斗的光辉岁月。、
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有如下特点:
1、地域广且分布在穷乡僻壤地区。由于敌强我弱,敌追我跑,红军每天应对的是数倍于已的敌人,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红军依靠偏远的农村生存发展壮大,所以这一时期的军事活动区域大多在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穷乡山村。于是也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诸多反“围剿”战争的军事文化遗产。
2、数量品种多且文物价值高。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涉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国将帅、重要战役战斗、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军事文献、经典著述、文艺作品、战斗英雄、模范、革命先烈的事迹遗存等等,涵盖面极其广泛,数量品种极其丰富,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军事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遗迹,它形成于过去,也影响着当代和未来,具有很高的文物典藏价值。
3、历史资源深厚且开发文化旅游前景好。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地丰厚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可以成为遗产所在地。特别是革命老区开发红色旅游的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红色、绿色、古色和民族文化特色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和新模式,创造新型城镇化的新业态,从而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二、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1、认识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文物特性。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人们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把有形文化遗产称为文物,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文物范围应属于革命文物。早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为征集革命文物令中规定;“凡一切有关革命之文献与实物,如:秘密和公开时期之报章、杂志、图画、档案、货币、邮票、印花、土地证、路条、粮票、摄影图片、表册、宣言、标语、文告、年画、木刻、雕像、传记、墓表;革命先辈和烈士的文稿、墨迹及用品,如兵器、旗帜、证章、符号、印信、照相、衣服、日常用具等;以及在革命战争中所缴获的反革命文献和实物等,均在征集之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上征集令中,这些文献和实物系可移动文物,革命旧址旧居、战地遗址、建筑物等系不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都具有物质性、历史性、时代性、不可替代性、价值的客观性和作用的永续性,我们必须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2、完善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
首先,按照法律程序分级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是根据它本身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和作用(影响)的大小来确定。近年来,全国进行了党史文物的普查工作,这项工作为我们完善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史实依据。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是一项很重要的保护制度,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其次,划定保护范围,做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立保管机构。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点多线广,人力物力有限,其所处地区的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尤其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第三,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各地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房地产投资等,一些当年反“围剿”的战场,老一辈革命家、开国将帅的旧址旧居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有的为了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渔农乐、牧家乐等,使不少军事文化遗产可移动或不可移动的文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这一方面反映了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反映了保护制度有待完善。一些军事文化遗产保护在划出建设控制地带的前提下,更应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要贯彻保护文物原状原则,注重原址保护和迁移保护,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科学确定建设开发项目,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避免过度开发对军事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损坏,做到前人之赠,后人之承,朴素实用,功能完善。
3、实施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损毁追究。
《文物保护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有了明确条文,内容涉及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以及民事法律责任等,以行政法律责任内容为最多,从而为保护军事文化遗产的文物,处理违法行为、打击文物犯罪,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文物具有促进科学研究的证史、正史、补史及史料的功能作用,有利于公民教育和促进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保护文物作用是其立法宗旨。对于禁止买卖的文物进行交易,对于出土、馆藏、不可移动文物构件或可移动文物的损毁,给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
三、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资源特色与红色旅游原生态多样性开发
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的资源特色:
其一,军事特色。“围剿”与反“围剿”自始自终表现两军对垒、你死我活、胜利与失败、生与死、荣与辱、斗智斗勇等对抗性的冲杀。这些军事文化遗产,有许多是红军在英勇御敌、浴血奋战中创造的。这些遗产不仅是当年红军无数事迹的见证,更是传播人民战争思想,增加国防意识的永恒教材。突出军事文化特色,开发红色旅游是大有可为的。
其二,山区特色。山区特色一方面表现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特色;另一方面表现的是地域资源特色。山沟里出马列主义,山沟里出红色政权,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历史依据、真理依据。山区特色发展旅游的最新表达是原生态,当城市化、工业化重度污染环境与社会生活时,当年的反“围剿”战地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自然生态保护较好,这些元素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三,点散特色。当年的根据地如星火燎原,现在的遗址珍迹星罗棋布,点散面广路遥远。这样的资源特色,是不太适合搞大规模高规格洋装饰旅游项目的,而应以“原生态、本土化、小型化、特色化”为主,贴近环境切合实际进行投资建设开发旅游。如中央苏区的红色旅游,主要应注重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遗址遗迹的保护,无论是赣南的广昌战役,闽西的松毛岭战役,还是宁都、瑞金等地的山川桥梁、村庄农舍、宗祠古庙等大都与反“围剿”战争相关,要将其原始状态保护好。因为这里的每一件物品,每一栋建筑,每一处遗址,从历史、审美、艺术或科学的角度都是独具魅力的,都具有极高历史和文化旅游价值,时间年代越久远,越有份量。越具有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其四,精神文化品质特色。
反“围剿”战争军事文化遗产,最具价值的是其精神文化品质。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苏区扩红运动、支前运动,红军的作战原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反“围剿”战争的经验与教训,赣南人民对反“围剿”战争的巨大贡献,以及这一时期形成的苏区精神,乃至从反“围剿”战争诸多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名将,开国元勋的亮剑精神,无不与此紧密相连。红军的一顶斗笠,一件军装,一把冲锋号,一双草鞋,一支梭标,一个竹筒饭盒,一张军用地图等把它复制成红色旅游产品,形成多样化的文化旅游纪念元素,或者红军的一次操练,一次反“围剿”胜利的苏区军民联欢晚会,如此重现革命斗争的历史,重现革命斗争的历史场景,重温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重忆创业之苦,重走胜利之路,这对于今人是具有重要影响的。这种影响,更多的就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人们认识历史,总结历史,从而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今天的社会。不仅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能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红军魂为什么依然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走进苏区反“围剿”战地,感悟战火硝烟历史,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老区人民生活,同时更好地加强和促进军事文化遗产保护,从而走出一条保护性开发红色旅游的良性发展之路。
论文作者:苏卫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文化遗产论文; 军事论文; 文物论文; 战争论文; 苏区论文; 特色论文; 历史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