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论文_周超

浅析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论文_周超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233000

摘要:水利施工关系到国计民生,水利施工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城市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水利施工中需要兼顾效率和质量。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提升水利施工的质量,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要深入了解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才能在水利施工中针对问题,采用合适的技术,保证水利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简述

1.1特 征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灌注桩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灌注桩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钻孔灌注桩技术成为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此项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机械进行钻孔或者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在地基上打出桩孔,随后将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放置在桩孔中,待其凝固之后便会形成桩。与其他类型的灌注桩技术相比而言,钻孔灌注技术较为显著的特征如下:(1)与挤土桩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是较小的,对地表的破坏程度也远不及挤土桩,能够尽量避免大范围的地面震动,地表一般不会出现隆起或者侧移。(2)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桩内会放置钢筋笼以增强桩的承载能力,即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3)与其他灌注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技术对施工地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各类地形、地质都可以采用此项技术,施工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较破坏,突显其简介、方便的特点。(4)钻孔灌注技术是更为灵活的一种灌注技术,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化时,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和施工实际情况改变桩体,改善灌注桩使用性能。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种机械化的是施工过程,其所具备的特点和良好的应用效果决定了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际施工中还应更好发挥其优势,改善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足和缺点。

1.2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原理

钻孔灌注桩以机械为主要都动力,辅以人工力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选址、测量之后对水利工程的基础结构进行施工处理。钻孔尺寸需经过精准测量,且应于钢筋笼大小保持一致,在放入钢筋笼进行浇筑混凝土时要考虑所注入的水量,特别是遇到雨季时,应考虑到降雨量的影响,有效控制降雨的输入量和深度,避免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钻孔灌注的另一重要施工原理是施工中会在灌入混凝土时在混凝土中设置隔离层,如此是为避免灌注桩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桩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水利工程质量。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2.1 成孔技术

成孔技术主要用作护筒偏差的治理,造成护筒偏差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因此护筒偏差在水利施工中比较常见。成孔技术则可以减少护筒情况的出现,成孔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在工作开展时精确计算施工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不仅如此,成孔技术还要求施工人员对孔洞内的泥沙进行处理,为水利施工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2 钢筋笼新技术

钢筋笼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项目的稳定性。在制作钢筋笼时不仅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孔径,还需要对钢筋的材料进行选择,合理规划出钢筋的具体位置以及间距,这样可以计算出钢筋使用的数量,为水利施工的成本预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对钢筋进行焊接时,需要在钢筋上放置劲箍筋,劲箍筋的使用时为了增强钢筋笼的抗压性,避免钢筋笼在收到压力变形,对于已经变形的钢筋应予以剔除,保证钢筋笼的质量。

2.3 混凝土灌注技术

混凝土灌注技术也是钻孔灌注桩的重要技术。混凝土灌注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水利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在水利施工期间对工程进行审核,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运用混凝土灌注技术。混凝土灌注技术的核心在于混凝土的配置,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配比。混凝土灌注技术在使用时还需要进行检查,通过检查,保证混凝土的配比符合要求,同时对工程的各项工序进行检验,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水利施工项目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控制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策略

3.1严格控制好开钻成孔

在实施钻孔操作之前,应当将钻机放置于具有较好平稳性的需要开孔的四周,还应当将钻杆及钻头中心瞄准护简项面中心,并确保偏差不可超出 5cm。在实施钻孔操作的过程中,钻杆必须垂直于水平地面,以避免在钻孔施工期间出现倾斜现象,同时还应当对其多加留意。此外,在实施钻孔操作时,应当确保低匀速、低档,同时还应当特别留意护筒的出口处,以防止出现渗漏或失稳现象。针对软土层,在实施钻孔操作时,最好选用低档钻速,之后再依据进入的土层的软硬情况对恰当的钻速加以选用; 针对硬塑的黏土层,在实施钻孔操作时,最好选用中高档钻速;而针对那些容易出现缩径现象的土层,必要时可实施复钻。在地层变化处应当严格控制好钻压及钻速,以规避出现孔斜情况。

3.2严格控制好定位测量

首先,应当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随后再对初始的地形图进行全方位地测量,同时还应当在施工场地内修筑所必需的临时的排水沟和施工道路等,再将所必需的临时的水电气系统和施工器具布置好,然后再借助设计图纸,并利用 GPS 设备,将施工位置确立于高程测量放线处、灌注桩的桩号及轴线部分,再利用方木桩精确地标记出每个桩位的标高及中心,再埋设好护桩,并使用钢护筒定位架来固定深水桩基的定位,最后,还应当将基准点位、桩位横轴线以及桩位纵轴线的维护工作落实好。

3.3严格把控好垂直度偏差及桩位偏差

由于在钻孔桩施工成桩结束之后,倘若存在倾斜情况的话,将无法对其实施纠正施工,因此,在钻孔桩施工成桩的过程中,必须对桩位偏差及垂直度偏差进行严格的把控。垂直度偏差主要是由于轴心线与通过钻孔的垂直线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夹角,从而产生的偏差,这样便导致在实施桩位施工操作时,桩位与钻孔无法对接上。在形成偏差之后,倘若偏差太大,则唯有采取补桩操作来对其实施处理,而补桩施工存在较大的难度,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械施工仪器的移位、安置以及施工作业;而倘若偏差比较小,虽然只需通过相关的对策来对其实施处理即可,可也会浪费不必要的人才及物力。而桩位偏差主要是由于桩孔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达到原先设计好的施工要求所出现的偏差,可使用基坑开挖后量及前量来对桩中心及护筒中心进行检查与测量,以此来避免这一偏差的出现。因此,为了规避出现垂直度偏差及桩位偏差,应当将如下两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①在进行测放施工期间,应当对 GPS 设备加以充分地应用;②应当严格保证测量的精确性,并对各个桩位进行仔细的复核;③在安置钢筋笼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笼发生偏位现象,应当将砂浆垫块修筑于顶笼的周围。

3.4控制好护筒的埋设

在实施护筒埋设的过程中,最好选取钢护筒,底部及顶部的护筒应当选用由厚度为 14mm 的钢板做成的钢护筒,水上主墩的护筒应当采用由 12mm 厚的钢板制作而成的钢护筒,而其他部位的护筒只需选用由厚度为 10mm 的钢板做成的钢护筒即可。同时,钢护筒的内径必须比钻头直径大 200~400mm,并依据土质状况来对护筒的高低进行确立[4]。在布置钢护筒的过程中,应当确保钢护筒的顶部比最高施工水位高出 15~20mm,且至少高于地面 300mm。另外,还应当确保旱墩护筒四周的粘土的硬度足够大,能够固定住护筒内的水头。此外,还应当确保护筒安装的稳定性及正确性,并严格确保桩位中心及护筒中心的偏差不可超出 5cm,这样才能使施工的设计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同时还应当高度重视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唯有做好以上各点,才能有效的控制好护筒的埋设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在使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我们应当不断地对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探索与研究,以保障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2:137.

[2]陈钢.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6:131.

[3]王兴.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45:292-293.

论文作者:周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论文_周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