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探讨论文_蔡玉书

贵阳妇幼保健院 蔡玉书

摘要:目的:评价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孕产妇共有100例,按照孕产妇参与的自愿结果,将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50例孕产妇视为观察组,将未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50例孕产妇视为对照组,分别监测两组的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与妊娠期并发症反应几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45例,早产2例,剖宫产3例,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40例,早产5例,剖宫产5例,观察组新生儿低体重5例,巨大儿0例,畸形1例,对照组新生儿低体重12例,巨大儿2例,畸形1例。观察组7例发生并发症反应,占比14%,对照组12例发生并发症反应,占比24%。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最终对孕产妇的各项护理评价结果较高,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产科门诊;孕期营养指导;方法;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CR

引言:孕产妇对于孕期自身的营养供给方式通常了解的不够全面,尤其是初产妈妈,他们对于怎样补充营养,还处于一个模棱两可的认知状态中,家属非科学性的营养补充,反而会成为孕产妇的负累,在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通过医学的视角展开营养的相应问题分析,与孕产妇与家属沟通,可协助孕产妇获得应有的营养,并避免营养过量造成的分娩危害,可提高分娩结局的安全性,本文据此展开调查分析,在孕产妇与家属自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对孕产妇的检测与观察,取得了以下结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孕产妇共有100例,按照孕产妇参与的自愿结果,将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50例孕产妇视为观察组,孕产妇的年龄为21~40间,平均年龄为(22.58±3.69)岁,其中26例为初产、24例为经产。将未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50例孕产妇视为对照组,孕产妇的年龄为22~38间,平均年龄为(29.58±4.25)岁,其中29例为初产、21例为经产。两组孕产妇的体重、产程、产次、年龄、文化差异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另外在营养指导中,鼓励孕产妇进行胎教,通过温馨的环境影响,可通过轻柔的胎教歌曲缓解孕产妇的心理压力,给予婴幼儿早期的艺术教育,针对孕产妇的体重、贫血等问题分别给予营养的指导。

蛋白质:孕早期增加5g/d,孕中期增加15g/d,孕后期增加20g/d。脂肪:孕期约需3-4kg的脂肪积累,磷脂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对脑及视网膜的发育至关重要;孕期脂肪摄入应占总能量的20-30%。

3.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的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与妊娠期并发症反应几率。

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系统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45例,早产2例,剖宫产3例,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40例,早产5例,剖宫产5例,观察组新生儿低体重5例,巨大儿0例,畸形1例,对照组新生儿低体重12例,巨大儿2例,畸形1例。观察组7例发生并发症反应,占比14%,对照组12例发生并发症反应,占比24%。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三、讨论

观察组经过产科门诊孕期营养指导,整体的分娩结果与新生儿结局较好,且后续的并发症产生几率降低,经过临床的调查与观察分析,新生儿与分娩前后的不良情况,均与孕期营养不充分或者营养过量补充有关,通过科学的营养指导,合理的展开孕期营养补充,摄入足够的营养,促使孕产妇与婴幼儿充分吸收,可辅助分娩顺利进行,减少了孕期烦恼,同时给予了孕产妇更强的分娩信心,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撑,取得了良好的分娩结果,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获得了孕产妇与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尹俊花.产科护理门诊开展个体化孕期营养指导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6):457-459.

[2]梅盛前.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法治疗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3):502-503.

[3]王苓,李春,宋志娇.产科门诊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50-52.

论文作者:蔡玉书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探讨论文_蔡玉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