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论文_杨霞 张巧珍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论文_杨霞 张巧珍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随着改革自然更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全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改施行,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的老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错误的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并且目前受严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得学生上课打不起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主要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偶尔老师还会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教学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传授知识的方法过于单一了,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地位,还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在做习题方面老师往往布置很多的习题,留很多的作业,让学生反复的进行训练,这样虽然有效,但是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使得学生只能在文化素质上有所增加,使得小学生的其他素质发展方面受到严重的制约。再加上当今社会,应试教育如日中天,因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考核都是通过考试进行的,甚至在考试之后还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公布,这样就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在考核中还过于重视知识检查,而不重视学生学生能力的训练。

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

1、适应课改, 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总是教师以讲读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接受现成的结论,但是长久以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至于现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差,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第一个想到不是自己解决,而是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这种现象在新课改后应该被得到合理的制止。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提出对于教学方式做出合理的改变,课改要求教师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能否取得效果,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 课堂改革能否成功, 关键还在于导学案的设计。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 学生自然有优秀、学困之分, 教师在编写使用导学案时, 尽量做到优秀、学困兼顾, 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 还要避免千篇一律, 以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2、逐步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 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 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涉及广泛, 有的内容并不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探究, 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 引导、鼓励、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查阅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 让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 而是拓展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 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3、教师要强化教研, 注重教学反思

教师要强化教研, 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语文学科及自身实际, 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教师还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三、在新课改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小学的中段阶段,会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在满足新课改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创新,所以对于教师的任务是巨大的。

2、要正确处理好自主探究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本次课改从教材上看有一个亮点: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建立在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之上,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充分突现。提倡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学习的功效。同时,必须处理好自主探究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不能把探究学习看成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我们现在强调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应有位置.并非贬低、排斥接受性学习。

3、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探索过程的教学,我们用的新教材,一般都写得比较简洁,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叙述得并不多,这些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发展学生的素质是很重要的,有时它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很有必要的。

4、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想法,因为在语文的学习中,设计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并且毫无界限,语文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换句话说,积累的知识面越多,学生学语文就会越轻松,但是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并非一气呵成,而是一种需要从小就开始锻炼并且培养的。在三年级这个阶段,既没有一、二年级的孩子气,并且即将接触更高年级的知识,所以,是养成独立学习能力的黄金阶段。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教法单一性,充分的利用孩子的天真好动的特点来实施教学,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发觉新的教育方式,并在教无定法的原则下认真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之下做到对语文知识的最大限度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杜志红.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OL].学周刊,2020(03)

[2]王玉霞.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J/OL].学周刊,2020(03)

论文作者:杨霞 张巧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论文_杨霞 张巧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