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引发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和人才标准的提高。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环境设计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制定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规范,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技能标准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室内设计借由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顺应人居需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布局。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实践性强,交叉知识点多,小到设计方案的制订,大到装修设计工程的实施,对设计师而言,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熟悉,做到专业。
1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完成一定任务需要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专业能力。环境设计专业综合性、交叉性、开放性强,通过什么样的标准统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规格和考核标准,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尚未涉及。建立相对独立的环境设计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制定环境设计专业系统的技能规范,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包括透视技能、制图技能、手绘技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装饰工程预决算、室内空间设计等在内的7项基本技能,32项子技能。通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能力、表达技能、设计技能、职业技能,培养成为能在建筑室内装饰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2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及创新人才目标定位
当前,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如在室内设计特色教学上,所讲授的课程与行业衔接不畅,未能体现人才职业竞争力优势。学生看似学了很多课程,但专业优势不明显,开放性、创新性思维不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首先需要确立室内设计创新人才目标。总体来讲,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归结为五点:一是具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要融入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具备较高的室内设计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要参与项目实训,并进入企业参加实际设计工作,拥有相应的职业经验;三是要在职业素能上体现与社会的对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中要强调学生为本、全人教育、个性化培养思路,突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四是具备较宽的择业面,在学科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率;五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现学校教育、企业实践、个人成长三方共赢。
3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技能创新点与措施
3.1人才培养角度要有针对性
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发挥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要有针对性。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积极与教育机构展开实验性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设置了“生态建筑设计实验班”、“主题环境设计实验班”,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担任相关主要职务。另外,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注重“课程群”前后内容的连贯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眼界,积极开设与国外高校进行专业性学习交流的平台,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新生进校时候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个人发展愿景与想法,专业教师结合学生相关看法给出恰当的建议与学习意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时,实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与社会发展趋势,关注市场导向,充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中关于设计学类培养目标,努力践行学校“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董文化、明是非、有担当”的人才培养要求,积极邀请校外经验丰富、业绩突出、个人能力强的设计专家来院讲座或授课,形成课程群关系,每个专业教师都需要了解相关课程前后关系与内容衔接方式。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根本,注重发挥校外资源,结合国家政策,形成如“乡村文化”等具备竞争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2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依托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定位上要立足市场需求,突出室内设计人才的专业素质。高职院校要树立人才的市场意识,要整合校内育人资源,优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对市场所需人才职业技能的调查与分析,以革新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如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必要的美学基础,能够对室内空间进行创新设计,特别是室内造型、色彩视觉、物件设计等方面,要把握整体美感。所以,对于室内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要融入美学课程,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升室内空间设计思维与想象力。同时,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要培养能够解决室内设计实际问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从学生的实践能力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体现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与素养。显然,传统的理论讲授是难以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项目任务贯穿职业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应用水平。另外,在创新教学模式上,还要体现真实性、开放性。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围绕真实的实践情境展开,导入具体的真实问题,构建开放性课堂。如,拓宽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路径,引入企业教育资源,共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弥补学校教学存在的不足。
3.3完善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深化教学、教改工作,更要构建有力的保障体系,推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实施。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上,成立由院系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学科专业负责人为领导的项目化小组,负责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开展制度建设,特别是围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完善企业调研制度、教学改进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毕业生调研跟踪制度等。另外,要加强资金保障,特别是通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优化资金供给,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结语
我国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的发展基本同步。到目前为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研究、国外环境设计类人才培养比较研究、不同地区及专业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研究、环境设计人才供需研究等方面,而关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化的研究很少见到。为加快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帮助高校完善人才技能评价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开展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标准研究与评价考核工作,让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标准更科学更完善,更加有利于全面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学知识、钻技能、争先进的积极性,营造以标准促学习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刘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培养[J].设计,2012(2):252-253.
[2]陈卫增,胡永举,李凝.应用型本科专业技能标准开发技术探索[J].高教论坛,2013(5):52-54.
[3]张平青,王洋.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新生年学习兴趣与接受心理研究[J].设计,2017,30(15):82-83.
[4]焦凤.基于企业标准的环境设计SBMF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7,17(7):6-8.
[5]张平青,王洋.基于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思路与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01.
论文作者:刘润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环境设计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专业论文; 室内设计论文; 技能论文; 人才论文; 学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