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亚太地区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东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亚太地区论文,战后论文,格局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盟的崛起是在过去的30年间逐步实现的;如今的东盟在国际事务特别是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拟对东盟在冷战后亚太地区多极化政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作一基本分析,以加深我们对东盟这个区域合作组织的认识。
一、冷战后亚太地区政治力量格局变化的基本态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90年代初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世界形势的发展总体上来讲受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所左右,前期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后期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因而,人们将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称之为“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形势进入了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时期。苏联的解体,自然地消除了一个能与美国相匹敌的竞争对手。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俄罗斯虽然是前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但其实力和地位已严重削弱,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二流国家”。因此,世界两极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至于当前正在形成的到底是什么格局,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
受世界格局剧变的影响,冷战后亚太地区的政治力量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前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总体框架之下,亚太地区格局也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对此学术界看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亚太地区格局是三极格局,即美、日、中这个不等边大三角关系支配了当前亚太地区局势的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当前的亚太地区格局是美、日、中、俄“四极格局”。第三种观点认为,当前的亚太地区格局是美、日、中、东盟“四极格局”。东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一极,它在美、日、中大三角关系中起着“砝码”的作用。第四种观点认为,当前的亚太地区格局是美、日、中、俄、东盟“五极格局”。这五大力量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依存和合作,又相互排斥和竞争。在这种“复合式关系形态”中,美、日、中三角关系又处于五极格局的核心。
笔者的观点与上述四种观点均不同,认为,目前亚太地区正处于三极格局向四极格局过渡的时期。这个正在崛起的“第四极力量”就是东盟。此外,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这些正在崛起的国家将来也有可能成为亚太的一极。因而,未来的亚太地区将是“群雄并存”的地区。
东盟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在地区事务乃至世界事务中争取更大发言权的欲望日益迫切。在1992年的新加坡峰会上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以及在1995年提出并开始实施十国大东盟的战略构想,使东盟“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的目的更加凸显。
俄罗斯虽然由于国内事务缠身以及国力所限,目前外交战略的重点仍然在欧洲,但是,俄罗斯在其推行向西方“一面倒”的战略碰壁以后,不得不提出东西方并举的“双头鹰战略”,把亚太外交提上重要地位。近年来,为了重振其大国地位,俄罗斯一方面对西方态度逐渐强硬,抗争多于妥协。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重视同亚太国家发展关系,以此作为抗衡西方的筹码。这些都是为了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推出了近期亚太战略,总体框架是:发展亚太外交,营造和巩固东北亚“睦邻地带”,全面改善或发展俄日、俄朝、俄韩、俄中关系,随着其外交战略的调整,未来俄罗斯无疑将增加在亚太地区的份量,其影响将从东北亚扩展到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俄罗斯有可能成为未来亚太地区重要的一极。
澳大利亚自战后以来一直是稳定发展的世界中等强国。它虽然地处澳洲,但却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近在咫尺, 是亚太地区的一员。 8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局势的急剧动荡,澳大利亚谋求亚太大国地位的心情更加迫切。正是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积极倡导下,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正式宣告成立,澳大利亚也作为APEC的第一创始国而大获赞赏,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强。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谋求亚太一极的地位,是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在追求的战略目标,其成为未来亚太一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印度作为一个约有10亿人口,经济规模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中国的地区强国,迄今为止在亚太事务中的发言权并不很大。印度似乎至今仍被排斥于亚太地区“主流社会”之外。对这种被“边缘化”了的状态,不甘寂寞的印度领导人们一直愤愤不平。争当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是印度第一代领导人尼赫鲁早在印度独立前就为印度定下的外交战略目标。(注:见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第57页。)印度独立以来的历代领导人都持尼赫鲁的这一主张,一直在寻找机会显示自己,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谋求作为一个“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瓦杰帕伊政府不顾一切后果,于1998年5月接连进行5次核爆炸,事实上就是企图向国际社会宣示印度是一个世界大国。因此,在未来亚太地区事务中,印度成为亚太一极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笔者认为,在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印度这四股力量中,近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亚太第四极”的应当是东盟。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声望和影响,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印度都不能企及的。东盟的影响已超出了东南亚地区,波及亚太并且正走向世界。亚太地区的许多事情已越来越离不开东盟。东盟在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影响,目前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
美国把东盟看成其推行亚洲战略的第二个重要帮手(第一个重要帮手是日本),尽管美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人权、文化价值观以及双边贸易上存在着矛盾,但其战略利益是一致的,美国需要东盟,东盟更需要美国。(注:Sheldon W.Simon,U.S. Strategy aud SoutheastAsian Security:Issues of Compatility.Contemporary SoutheastAsia,Nmnber 4.March 1993,P.301—312.)因此, 美国对大东盟的形成持积极态度,认为大东盟的形成符合美国利益。总之,美国是承认东盟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对于东盟在推进亚欧合作,东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以及在APEC中所起的作用,美国是不敢小视的。
东盟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也是日本所看中的。日本近年来越来越把东盟视为其实现“政治大国梦”的重要依托,历届日本首相上台伊始都忘不了亲临东南亚国家交友叙情,以赢得东盟国家的好感就是明显的一例。从70年代期间鼓吹要在“心心相印的基础上建立日本与东盟的相互信任关系”的“福田主义”, (注:Alison Broimowski, Understanding ASEAN,The Macnrillan press LTD.1983, P.189 —190.)到1991年4月海部俊树鼓吹“日本以东盟作为日本整个外交政策的核心”,(注:转引自 Toshiki kaifu,Japan and ASEAN:Seeking a mature partnership for the New Era,ASEAN Economic Bulletin,1991,8(1).)再到1994年8月村山富市对东盟各国所开展的“谢罪外交”,再到桥本龙太郎首相于1997年1 月“政治色彩”很浓的东南亚之行,(注:《人民日报》,1997年1月18日。 )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日本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说明东盟在日本的亚太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明日本早已承认东盟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基本事实。
中国作为一个亚太大国,近年来在许多场合都对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作了积极的评价。例如,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1997年7 月底在“中国与东盟对话会议”上就对东盟的作用作了这样的评价:“东盟已经成长为具有独特影响力的组织,成为在国际舞台上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注:《人民日报》,1997年7 月30 日。 )江泽民主席在1997年底出席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期间,也多次高度赞扬了东盟在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东南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已取得的巨大成就。(注:《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7日。)
欧盟是最早承认东盟在国际事务特别是亚太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全面合作关系的国家集团之一。正是由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增强,才使得欧盟近年来更加积极地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公平地、对等地与东盟商谈跨世纪的合作大业。
总之,东盟的作用正逐渐为世界所认识。上述几大政治力量,总体来讲都一致认为,东盟在亚太地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杠杆作用”。(注:尚前宏《亚太背景下的大东盟》,载《世界知识》,1998年第2 期,第5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导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亚太地区事务的,是美、日、中三极力量,而东盟则是正在兴起的“亚太第四极”,它是美、日、中大三角关系的平衡与补充。
二、东盟作为“亚太第四极”政治力量的崛起
学术界一般认为,东盟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大舞台虽然起始于1967年8月8日东盟宣告成立,但是,东盟主导东南亚地区事务的意识则是萌发于1971年底《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的签署,而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则是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后。正是从70年代初起,东盟正式启动了实施“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这一政治战略目标的漫漫征程。
众所周知,出于种种考虑,东盟宣告成立时有意淡化了政治合作而突出了经济合作,政治合作被放到东盟框架之外来安排。但不久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东盟决策者们便把东盟正式引向了政治合作的轨道。1971年11月26—27日,东盟在吉隆坡举行外长特别会议,采纳了马来西亚关于“东南亚中立化”的主张,通过签署《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公开宣布“将进行必要的努力,以便使东南亚作为一个不受外部强国的任何形式和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得到承认与尊重。”(注:Visu Sinnadurai,Multilateral Treaties Between Asean Countries,Butterworth,1986,P.18。)该宣言的签署,是东盟的政治合作由暗而明,由口头转向实际的标志,也是东盟启动其“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政治战略目标的重要标志。
东南亚地区中立化的主张,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本地区国家实现中立化,既不与地区外大国结盟,也不与它们为敌;二是要求美国、苏联和中国保证不在东南亚角逐,不卷入东南亚国家的内部事务;三是要求东南亚国家相互合作,消除引起紧张局势的根源。(注:拉扎克《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马来西亚政府出版社,吉隆坡,1971年版。)其根本目的在于:由东盟来主导东南亚地区事务。因而,《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的发表,可说是东盟要求主导东南亚事务的第一声呐喊。它表明东盟已不再满足于充当美国和西方的“小伙伴”角色、围绕美国的指挥棒转的现状。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得到苏联支持的越南大规模出兵柬埔寨,引发了长达13年的柬埔寨战争。柬埔寨问题的产生,为东盟实现其“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的国际政治战略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围绕着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东盟组织及其领导人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柬埔寨问题通过政治途径最终得以解决,事实上使东盟获得了双丰收:一是消除了其自身所感受到的安全威胁,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二是使东盟声名鹊起,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注:王士录、王国平合著:《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30年发展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4页。)走近了其“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的国际政治战略目标。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已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体制最终被彻底打破,世界形势进入了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的转换期,这又为东盟实现其“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的国际战略目标提供了另一次更为有利的机遇。
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的短短10年间,东盟在实施其“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的国际政治战略目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大地扩大了东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力地加重了东盟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事务中的份量,使其初步形成了亚太地区新的一极力量,甚至是连美、日都不敢小视的一极。
(一)实施“大东盟”战略,主导东南亚事务
东盟的扩大化,是东盟在成立之时就定下的一个战略目标。东盟成立之前,东盟的5个发起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菲律宾和新加坡就曾打算将东盟建成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主权国在内的区域合作组织。为此,他们专门派出印尼外长马立克去劝说缅甸和柬埔寨加入东盟,但是,被奉行独立、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缅甸和柬埔寨领导人婉言谢绝。(注:Amfinn Jorgensen-Dahl,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Order inSouth-East Asia.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P.34。 )在东盟成立之时,又在《曼谷宣言》第四条明文规定:“联盟对赞成上述原则和宗旨的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欢迎参加”。(注: Visu Sinnadurai,Multilateral Treaties Between Asean Countries,Butterworth,1986,P.18。)时隔约10年,在1976年的巴厘首脑会议上,东盟又在其《协调一致宣言》中再一次强调要建立强大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共同体”。此后,1987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三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再一次公开表达了要进一步扩大东盟组织的愿望。根据上述原则,东盟于1984年1月7日接纳文莱入盟,使其成为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此后近10年,由于战乱及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东盟没有接纳新成员。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使得意识形态信仰不再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障碍,从而为东盟组织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机遇。1994年5 月30—31日,在东盟的主导下,在马尼拉举行了东南亚10国非正式会议,会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一项声明,决定用10—25年的时间实现东南亚一体化的目标,建成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的“大东盟”。会后不久,越南率先提出加入东盟的申请,并于1995年7月28日经第28 届东盟外长会议批准,正式加入东盟。在1997年7月的第30 届东盟外长会议上,老挝和缅甸也同时被批准加入东盟,东盟成员国增加到9个。 在1998年12月底于河内举行的第六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由于1997年7 月发生内部动乱而被推迟吸收入盟的柬埔寨被原则上同意吸收入盟,“十国大东盟”初步建成。
关于东盟实施“大东盟”战略的目的,正如日本《东京新闻》载文指出的,“战略意图大于经济考虑”。香港《东方快讯》的文章说得更为直接:东盟接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入盟,“不会给它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好处,但从长远战略来说,(这将使东盟)有能力同本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野心相抗衡”。(注:香港《东方快讯》,1995年7 月29日。)可见,东盟实施大东盟战略的目的早已是昭然若揭,这就是:排斥外部势力,主导东南亚事务。按照东盟的设想,其大东盟战略实现以后,东南亚地区就将彻底改变冷战时期受美国和西方支持的东盟和受苏联支持的印支两个集团在东南亚对峙的总体格局,实现东南亚政治版图的“一元化”,从而也就能完全排除外部大国干预、主导东南亚地区事务的局面,实现由东盟主导东南亚事务的夙愿。
(二)在PMC、ARF和APEC中扮演重要角色,争当亚太一极
东盟的国际战略目标不仅仅是要主导东南亚事务,而且还要争当亚太一极。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彻底打破后,东盟争当亚太一极的心情更加迫切,而且这一目标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在亚太地区当前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多边合作事务中,东盟极其活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杠杆’作用,而且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其特殊地位是任何大国都难以取代的”。东盟之所以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一种“杠杆”作用,正如中国学者尚前宏先生所指出的,“其原因在于:在新旧格局的转换过程中,大国的政策调整与最终定位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东盟作为中小国家的合作组织,利用这一‘空档’在大国之间积极穿梭,发挥其协调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自身的主导地位,能够为有关大国所接受”。(注:尚前宏《亚太背景下的大东盟》,载《世界知识》,1998年第2期,第5页。)
目前,东盟赖以发挥其在亚太地区特殊作用,争当亚太一极的机制,主要是它一手创立和参与创立的“东盟外长后续会议”(PMC)、 “东盟地区论坛”(ARF)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东盟外长后续会议(the Post Ministeral Conference )简称PMC,亦即“东盟与对话伙伴会议”,是东盟于70年代创立的, 以东盟为核心、东盟与其“对话伙伴”讨论经济合作问题的会议。它通常在每届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从1981年的第14届东盟外长会议起,东盟外长后续会议被制度化。其对话伙伴主要是与东盟关系密切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欧盟。截至1997年7月第30届东盟外长会议召开,东盟的正式对话伙伴有10方共24国,其中欧盟15国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对话的。随着对话国数量的增加,对话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从以往的经济合作问题逐渐扩展到经济、政治、安全、社会、环保等更加广泛的领域,涉及的地域范围也已超出东南亚,扩展到整个亚太乃至世界其它地区。
“东盟地区论坛”(ARF)是由东盟于1993年7月创立的,是迄今亚太地区唯一成型的多边安全合作会议,其成员大体与东盟外长后续会议相同,即东盟9国、2个观察员国(柬埔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东盟创立ARF 的目的,正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科学学者Shaun Narine博士所指出的,是“试图主导后冷战时代亚太的安全事务”。 (注:ShaunNarine,ASEAN and the ARF:The Limits of the "ASEAN way",Asian Survey (U.S.A),October,1997,P.961。)它在每届东盟外长后续会议之后紧接着举行,至1998年底已举行了6次会议, 其议题最初集中在东南亚的安全问题方面,近来逐渐扩大到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乃至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积极倡导下成立的。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的APEC第一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APEC正式成立,按照其第一届部长级会议文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APEC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官方的松散的经济组织,是亚太国家和地区商讨经济合作事宜的一个场所。
东盟积极参与APEC的初始意图,显然是想凭借其作为一个日臻成熟的区域合作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为在冷战后国际政治力量的重组中争当亚太一极奠定基础。而在APEC创立初期,东盟在其中的整体优势也确实相当突出,但在1993年西雅图会议后,美国逐渐掌握了APEC的发展方向,再加之APEC规模不断扩大, (注:TheAsian Wall Street Jounmal,Nov.24,1997。 )使东盟的优势大大削弱,东盟对APEC的热情也有所下降。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APEC中的影响,东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是对美国把持APEC的企图不时进行抨击;二是努力争取中国、日本、韩国的合作和支持;三是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建立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设想,意欲在APEC中同美国对抗。这一倡议最终获东盟同意而成为东盟的一个集体行动议程。
(三)在亚欧首脑会议中唱主角,努力跻身国际大舞台
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ASEM)是在东盟的积极倡导下产生的。其设想最初是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94年10月提出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东亚特别是东盟与欧盟之间高层的沟通,促进双方经济关系的发展;二是通过与欧盟发展关系,扩大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抵消美国对东盟的遏制,争当亚太一极。
正是在东盟的积极倡导下,亚欧两大洲之间共有25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参加的第一次洲际会议于1996年3月1—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 这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威望,为其争当亚太一极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8年4月4—5日,第二届亚欧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由于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东盟在此次会议上的地位明显受挫,姿态显著降低。但是,其意义仍然不同凡响。国际评论家们普遍认为,通过主办亚欧会议并将其制度化,东盟成功地把美国排除在会议之外,大大凸显了东盟在亚洲的地位并借此增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今后,东盟仍将不遗余力地继续促进历届亚欧会议,将其作为一个同美国分庭抗礼,实现其“争当亚太一极”,跻身国际大舞台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阵地。
三、对东盟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定位:当前和未来
冷战体制瓦解以来,东盟在实施“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战略目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也应看到,东盟要想扩大在亚太的战略影响仍有先天不足之处。首先是难以彻底摆脱大国角逐的影响。各大国重新争夺亚太主导权的竞争刚刚拉开序幕,相互矛盾必将进一步发展,而东盟作出任何有倾向性的选择都将对自身不利。其次是东盟尚未形成自身定位的最终共识,“面向东亚”与“面向亚太”的矛盾难以调和。 马来西亚倾向于前者, 极力推动EAEC(即“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发展;印尼作为地区大国,谋求发挥作用的范围大大超出东南亚区域;而越南作为东盟的新成员,虽然经济落后,但在印支地区仍有较大政治影响,未来发展后也将不会甘心于目前的地位。(注:尚前宏《亚太背景下的大东盟》,载《世界知识》,1998年第2期,第5页。)上述对东盟在未来亚太地区政治影响的前景的分析,总体来讲是深刻的而且也是符合逻辑的。看来,自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虽然由于其经济影响的扩大已经大大增强,但要彻底实现其“主导东南亚事务,争当亚太一极”的国际政治战略目标,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
(一)对当前东盟在亚太地区政治影响力的基本定位
实事求是地讲,东盟当前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仍是有限的。按综合实力来排序,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当前最有影响的几大力量,一是中国,二是日本,三是东盟,四是印度,五是韩国。而人们通常所谈论的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虽然都属于亚太国家,但却不是亚洲国家。从亚洲这一地理范围来排序,在最有影响的五大力量中,东盟可以坐第三把交椅,而且事实上它还不仅仅满足于坐第三把交椅。从形式上来讲,目前它已经主导了东南亚事务。它通过东盟首脑会议后续会议的“9+3”会议和“9+1”会议,已经将中、日、韩纳入由它作为东道主的对话机制之内;它还通过东盟外长后续会议和东盟地区论坛,将区域外所有大国纳入了由它作为东道主的对话机制之内。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倡导和主办亚欧首脑会议,成功地将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几大主要政治力量排斥在外,在会议上事实上充当了亚洲的“代言人”,与欧盟平起平坐地进行讨价还价。
但是,在亚太地区的范围内,东盟却无这样的地位,至少美国和日本都还未承认它有这样的地位。
在美国的新亚洲战略中,日本和中国被作为其未来亚太格局中第一位重要的国家来打交道。“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核心伙伴’,而中国是朝着朋友方向发展的在亚洲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注:李正言《看重中国——美国亚洲战略调整之我见》,载《世界知识》,1998年第10期,第5页。)也就是说,在未来美国的亚洲战略中, 中美关系虽达不到日美关系那样的亲密程度,然而就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重大事务而言,中美关系的份量又较日美关系重要。美国仍把美、日、中大三角关系视为维持亚太地区稳定的基本力量格局。而另一方面,在美国的新亚洲战略中,东盟充其量也仍然只处于同韩国一样的地位,也就是“二流角色”的地位。明摆着的事实是:当印巴两国相继试爆核武器,南亚的核竞赛不断升级并对亚太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之时,美国要找中国而不是找东盟进行磋商,共同探讨遏制核竞赛的势头,这足以说明东盟的地位至今尚未得到提升。
在日本的亚洲战略中,东盟实际上也被放在较次要的位置。日本人认为,今后的国际格局将是“美、欧、日三极结构”,(注:孙承主编:《日本与亚太:世纪之交的分析与展望》,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第116页。)而在亚太地区, 美日中三角关系对于该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安全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美中三国关系中,日美关系处于头等重要的位置,它是“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柱”;美日两国是“同盟关系”,是“命运共同体”。(注:孙承主编:《日本与亚太:世纪之交的分析与展望》,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第113页。 )日本人还认为,日本、中国和东盟三角关系是亚太地区美、日、中这个大三角关系中的一个“小三角关系”。(注:日本前外相1995年2月语。 )可见,在日本的亚洲战略中,东盟也同样被置于次要地位。
因而,从亚太地区这个层面来讲,目前东盟充其量也只能称为正在崛起的“亚太第四极力量”,而如果把俄罗斯也算作亚太地区的一极力量,则东盟就只能是“第五极力量”了。它所能起的作用,大体是对美、日、中三角关系的平衡与补充,也就是“杠杆”的作用。
(二)对未来东盟在亚太地区政治影响的基本预测
东盟在未来亚太地区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到底能产生多大影响则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果必须对其作出定位的话,其地位大致与目前相当,即“亚太地区继美、日、中之后正在崛起的第四极力量”。但是,这除了要看美日两国到底能让东盟发挥多大影响外,还要看未来东盟的综合实力。如果由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从此使东盟经济一蹶不振,综合实力大幅度下降,如果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将来的综合实力和介入亚太事务的兴趣胜过东盟,则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还将后移。也就是说,以当前东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而言,东盟在未来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要依据其综合实力的变化来确定。如果实力上升,则可保住其“亚太第四极”的地位;反之,如果实力下降,则其在亚太格局的地位也将下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无论其实力怎样上升,在今后相当的历史时期内,东盟都不可能超过美国、日本和中国,因而其在亚太格局中的地位也不可能超过美、日、中三国,这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东盟的崛起及其在亚太地区所造成的影响已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对此,我们又必须予以正视。
随着东盟的崛起,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三角四边”关系政治格局的基本轮廓,这一基本轮廓日渐清晰。“三角”即美、日、中,“四边”即美国、日本、中国和东盟。正在形成中的新“三角”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矛盾的非均等关系。新三角关系的力量对比及构成状况,将对亚太地区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而这个“新三角”关系的平衡又需要东盟充当“砝码”。“四边”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它对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由此产生了纵横交错的关系,构成了亚太地区未来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三角四边”格局的出现,为维护亚太地区相对和平与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持久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而东盟在这一“三角四边”格局中,是“四边”中的一条边。
标签: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世界格局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apec论文;